第 101 期 2005-06-01

健康知識
新型流感防治 高峰論壇

主辦單位:聯合報系/經濟日報
時 間:94 年 4 月 27 日
地 點:聯合報系第一大樓8樓第二會議室
主 持 人:趙志中/經濟日報工商服務部主任
與 談 人:
郭旭崧/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局長;
李慶雲/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小兒科名譽教授;
何美鄉/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莊再成/國家衛生研究院疫苗研發中心主任;
蕭美玲/行政院衛生署參事
記 錄:記者張承運

■前言
「新型流感防治」是人類和禽流感變種病毒間的戰役,有全球化、國際分工、高難度等特色,它改變了台灣疫苗政策,也令政府主管部門、公共衛生體系和疫苗研產領域展現團結氛圍,台灣在WHO全球大戰略號召下,積極與國際接軌,與開發國家同步,就為了做好防疫工作,它考驗政府部門、民意機關、產業界、學者專家的智慧。期許本論壇凝聚各界共識,實現台灣在10年內成為世界前十大疫苗生產國的願景。

■疾病管制局 因應新型流感 推動疫苗研發自製 以國際接軌策略與世界同步建構應變機制

郭:新型流感大流行(Pandemic Flu)影響層面涵蓋衛生、國家安全和經濟等領域,一旦爆發,其衝擊更甚SARS。新型流感不僅改變了台灣過去以進口為主的疫苗政策,朝疫苗研發和流感疫苗自製的政策進行,讓台灣免於屆時有錢買不到新型流感疫苗的窘境,並具備參與國際共同防治新型流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新型流感及其疫苗自製計畫不僅促進國內疫苗產業的發展,亦使我們的生技產業多一個著力點來開創產業新機。
就新型流感防治和啟動機制而言,疾病管制局採取與國際接軌的原則。首先,WHO早在SARS之前,於1999年就提出
Pandemic Flu的因應計畫,並呼籲所有會員國據此擬定各自因應計畫。台灣疾管局也擬定了因應計畫,並分別於2004年年底至2005年4月底由經建會討論通過了60億元的流感疫苗自製計畫和後續的44億元抗病毒藥物的購置及其他因應計畫等二項預算案。俟今年底預算於立法院通過後,於2006年1月正式執行。其次,就分級啟動的機制來說,目前是在零級,一旦WHO正式宣布有第一例人傳人時,就進入至為A級動員,當國內產生新型流感時則升級在B級。所幸由於在SARS期 間國家的動員經驗,因此現在做流感動員計畫也比較能得到共識,局裡在近期開始做演習,模擬一些狀況來讓應變機制可以運作得相當順暢。

傳染病防治法第49條的精神是「防疫視同作戰」概念的衍申,當緊急狀況時要保持法規面和制度面上彈性作法及有相應的配套措施。就新型流感疫苗來說,它是全球性的任務,非一個國家的問題,為解決各國藥品查驗登記壁壘,需透過先行進行協調(early harmonization)過程,如此疫苗製作出來後,當在某個地區發生新型流感時,就可較順利的將疫苗集中在一起進去該國,免除查驗登記的繁文褥節。另外,疫苗研發出來仍是不夠的,必須想出如何在短時間大量施打的方法,包括人員訓練、施打方式、運送、針劑數量、施打優先順序等環節都要通盤考量的,像以往小兒麻痺以免針頭的方式施打、蘇聯以大型帳蓬噴灑(spread)的方式等都是相應的配套措施的例子,這些都說明了因應新型流感時有許多困難的地方是在需事先做好準備規劃及為什麼需視防疫為作戰的原因。

■新型流感大流行會不會發生?何時發生?機率多少?

李:流感雖是很普遍的疾病,但其每隔10-30年就有新的變種病毒出現導致大流行,在1918年、1957年、1968年就有三次新型流感大流行發生,影響家庭及社會甚巨,距1968年已37年了,超過我們預期的時間,隨時都可能發生。尤其自 1997 年香港禽流感發生後,許多專家都很擔心這是爆發新型流感前兆,人的禽流感病例多發生在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等地,台灣尚無病例。禽流感病毒株H5N1為首、H7N1、H9N1都有機會演變成pandemic strain,因為不知道何時會發生 ,所以,世界各國現階段都以禽流感病毒為對象,以研發新型流感疫苗為首要急迫之務,H5N1疫苗株的儲備已在世界各國進行了。

何: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是候鳥、水鳥,不同血清型病毒可在候鳥群傳播。其中某些型亦可在家禽、人及其他動物間傳播繁殖,病毒就是在不斷傳播的過程中,選殖出毒性超強的病毒株,H5N1就是相當高毒性的禽流感病毒,H5N1在1996年源於南中國沿海地區,1997年於香港造成人的感染,而後從未消失,且數年來已持續演化。禽流感病毒感染到人,再經由人與人間密切的接觸,就有機會演變成具有人傳人能力的病毒。自1996至2003間,仍然沒有造成大規模感染,可歸因於人類公共衛生體系的相關措施與檢驗能力和對整件事件的瞭解,我們的措施,如撲殺感染家禽,隔離病人等,對病毒的自然演化會有影響的。我們很難知道一株可人傳人的病毒是否已存在世上,因為我們並無法及時追蹤越南、高棉和中國現在發生了什麼,每天禽流感病毒都在進行著變異,所以最有效的監測病毒的演變,就是加強監測家庭聚集式感染,可以預期新型人傳人流感病毒產生在農村、鄉下的機會是最大的,經由公共衛生體系的有效監測管理,若發現得早,還是可以控制的。由於人的禽流感尚未發生在台灣,所以我們無法參與研究。只能根據流行病現象、網路資料做分析,研究等。去年底,我們的公共衛生體系就有針對嚴重肺炎感染的患者做追蹤。我們的困難在於禽病毒所造成的臨床現象,不完全是呼吸道,就會造成追蹤上的盲點,對於腦膜炎和結膜炎患者,也該列入追蹤對象,新型流感病毒會在許多出其不意的地方出現,就看我們的公共衛生體是否抓得住它。

郭:我想,沒有人能明確回答,但警戒心絕不能放鬆,尤其台灣承受的威脅較其他地區大,因為我們在南中國和東南亞等流感震央周圍。新型流感大流行在過去100年間來了三次,未來100年一定會來,所有跡象顯示新種病毒變異的腳步 正加快中。造成新型流感大流行需有三個條件,需出現一株病毒夠強的病毒、該病毒可在人類身上存續、可造成人傳人等,前二項條件都已看到,只是人傳人的能力尚未發展出來,因病毒每天進行著變異,感染著雞、鴨、人,隨時可能產生一株可人傳人的變種病毒引發大流行。

■台灣CDC以國際接軌策略,與世界開發國家同步防治新型流感,其可能遭遇的問題為何?

何:我始終認為台灣不能等WHO或美國他們宣布再行動,台灣不是國際監測的對象之一,但台灣絕對是第一波受到影響的國家和土地,所以等到發布時多為時已晚,個人是認為,從WHO到美國,這些有能力主導全世界公共衛生政策的族群 ,並未仔細的把疫情較嚴重的國家區隔開,假定今天在越南發生的事情也出現在台灣,我們的公衛醫療措施絕對不同於越南現在的作法。台灣的腳步應在他們之前,舉例而言,我們不能待其宣布第一例的人傳人時,才開始儲備疫苗或抗病毒藥物。

郭:我們是在等,一旦WHO宣布第一例人傳人病例時,就進入A級動員,而不是待其宣布才儲備疫苗或抗病毒藥物。我認為,什麼是適當的快,目前CDC是與國際接軌,我也同意我們的威脅比美國大,但與國際接軌還是最好的策略;否則,造成的問題恐怕更大。 ... 《詳全文》
《文:經濟日報記者張承運(本文業經授權轉載自94/5/16經濟日報);上圖:國家衛生研究院疫苗研發中心莊再成主任(右)與周文祥副主任(攝影:沈世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