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期 2005-09-29

健康知識
認識抗藥菌,避免禍上身

1928年弗萊明發明了青黴素,就是大多數人熟知的盤尼西林,只是很少民眾知道青黴素對許多細菌失效,像日前在澳洲醫院肆虐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就是其一。全世界科學家都在擔心細菌抗藥性演變的速度,遠超過新藥的研發,可能有一天抗藥性細菌會全面反撲,導致人類感染疾病無藥治療。

根據國衛院長期監測,及其他研究發現,由國內醫院的加護病房、非加護病房及門急診病人所分離出之臨床常見的致病細菌,前五種分別是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及鮑氏不動桿菌,這些細菌對國內幾種常用的抗生素都已具抗藥性。

MRSA指的是對甲氧苯青黴素(一種半合成青黴素)有抗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遍佈在醫院及社區裡,會引起皮膚、傷口、肺炎和菌血症等各種感染。MRSA過去主要與住院病人在院內發生感染有關,但近幾年在社區現蹤,包括美國、澳洲、南美國家等,發現社區感染的個案遽增,且有群聚突發案例,如美式足球隊員、監獄犯人等群体感染的案件,且曾造成社區小孩感染MRSA死亡個案。過去幾年,國內幾家大型醫院也曾陸續發生過院內感染MRSA的事件,最近有調查顯示在社區健康民眾的鼻腔內,和從事醫療照護的人員身上,發現了MRSA的蹤跡,形成社區感染的潛在風險。

統計發現,在醫院分離出的MRSA菌株,佔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比率,在一般病房為五成八,門診為四成二,加護病房則高達七成一。因許多MRSA對紅黴素、 四環黴素、克林達黴素、及紫菌素等抗生素亦具多重抗藥性,而在日本及美國也已經發現對最後一線抗生素萬古黴素具抗藥性的MRSA,是舉世重視的「超級抗藥菌」。

普遍存在哺乳類動物體內的大腸桿菌,是引起尿道感染最常見的細菌,可導致菌血症,而一些特殊的大腸桿菌種,可引起帶血腹瀉、發燒、腹絞痛及嘔吐,嚴重時更可能併發急性腎病。所幸2001年起,限制門診使用抗生素,透過監測發現大腸桿菌對胺青黴素、四環黴素、紫菌素等抗藥性有下降的趨勢。

抗生素使用越多,細菌抗藥性越高。要降低抗藥菌對國人健康的威脅,除了有效管制抗生素合理使用,也需加強院內感染控制措施,和社區群聚環境的公衛措施。
《文/圖:楊采菱;本文原刊載於2005/9/7自由時報健康小雷達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