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 期 2005-12-09

會議報導
2005 年致病性黴菌研討會

由國家衛生研究院與疾病管制局主辦,謝維詮基金會協辦的2005年致病性黴菌研討會,於11月18日假國家衛生研究院竹南院區舉行。首先由University of Aberdeen的Dr. Frank Odds開啟一天的學術交流,帶給這研討會一個精湛的演講。Dr. Frank Odds強調若只靠單一個致病因子,恐怕是很難完成複雜的步驟而造成感染,因此,他強調了一個概念,黴菌應有不只一個重要致病因子,在它們入侵過程中的不同階段,應有不同相對應的主要致病因子。他同時發現人體免疫細胞對白色念珠菌中不同型態的mannans有不同的受體(receptor)。最後他藉由7個不同基因的序列相似性來將其所收集約500株白色念珠菌加以分類,再針對不同族群的菌(Clade)在動物試驗中檢測它們的致病力,初步結果顯示不同族群有不同因子來調控它們的致病力,他希望能由此法找出一個能預測各種不同因子在造成不同疾病所扮演的角色。

疾病管制局李淑英博士介紹其實驗室近年來所發展的各式分子快速鑑定方法。同時她實驗室以PFGE研究菌株由不同的HIV感染病患分離而得的親源性,結果顯示同一菌株可長期存在於在同一病患。最近李淑英實驗室以Dr. Odds的方法比較台灣白色念珠菌和世界其它地區所分離的菌株的親源性,結果顯示台灣有專屬的菌株,下一步即是探討台灣菌株和世界其它地區所分離的菌株在致病力上的分析。

成功大學張長泉博士的研究是利用rRNA的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在演化上高度保留的特徵,將之應用於黴菌的快速鑑定。目前他實驗室已發展出一個DNA chip來鑑定32屬共64種致病性菌絲型黴菌(Mold),希望以此DNA chip來解決菌絲型黴菌培養不易與生長緩慢的限制,而縮短鑑定時間。藉由測試397不同病株證實此DNA chip的敏感性及專一性分別高達98.3%及98.1%。目前張長泉實驗室正積極設計酵母菌型黴菌(yeast)的DNA chip。

台大醫院陳宜君醫師指出在醫院治療黴菌可分幾個不同階段,分別是預防性的(prophylactic)治療、經驗性的(empirical)治療,及先發性的(pre-emptive)治療,若經培養或病理切片證實,則對病菌進行專一性的(specific)治療。由於在臨床上若能把握治療的黃金時間,是可能提高治療效果的;因此,將來若與李淑英及張長泉博士所正在發展的快速分子鑑定法配合,將可提升醫療品質。另外陳醫師也指出高危險群病患是需要預防性治療,但絕非所有加護病房內的病患都需要接受預防性的治療。重要的是醫師需要有”病患可能是被黴菌感染”的危機意識,提高警覺,及早治療,即可挽救不少因黴菌感染而喪失生命的病患。

國家衛生研究院羅秀容博士報告台灣黴菌抗藥性監測計晝(Taiwan Surveillance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Yeasts)的結果,這是一個針對致病性酵母菌所做的研究。整體而言,念珠菌的分佈及其好發部位在此兩次監測期間並沒有明顯的改變。對amphotericin B有抗藥性的菌株由1999年的0.5% 升為2002年的2.5%,對flconazole有抗藥性的菌株則由1999年的8.4% 明顯地降為2002年的1.9%。不過,她呼籲研究者也不可因此而掉以輕心,因為,Candida glabrata對flconazole有感受性的菌株由1999年的77.6%顯著地降為2002年的49.7%。同時念珠菌對amphotericin B 與fluconazole有共同抗藥性(co-resistance)的問題更是需要密切關注。她也強調持續定期進行台灣黴菌抗藥性的監測計畫不但可充分掌握本土黴菌抗藥性的變遷,亦可早日偵測黴菌抗藥性的問題。

最後由成功大學張珍琦博士及交通大學楊昀良博士以基礎研究的豐碩成果為此研討會畫下句點。張珍琦博士的研究項目是造成皮癬的Trichophyton violaceum的一個奇特現象,稱之為NTS heterogeneity,這現象是因為一個 171 bp的重複序列,以不同套數(copy number)出現而產生;至於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及這NTS heterogeneity在此菌扮演的角色是未來研究方向。楊昀良博士報告他實驗室以比較基因轉錄組(transcriptome)的方式找出在有致病力及無致病力的cph1/cph1 efg1/efg1雙突變白色念珠菌中表現不同的基因。其中一個產生enolase的CaENO1, 其研究證實白色念珠菌和啤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不同,啤酒酵母菌有兩個基因序列產生enolase,彼此有互補的功能。而白色念珠菌卻只有一個基因序列產生enolase,更有趣的是CaENO1也和白色念珠菌型態變化有關。另一個基因是ERG3,楊博士實驗結論認為EFG1不但與致病力有關,它也負向調控ERG3而與抗藥性有關,菌株如何經一個因子而同時調節致病力與抗藥性的訊息傳遞將開展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在國家衛生研究院臨床組蘇益仁組主任的鼓勵下,筆者與疾病管制局李淑英博士合力在2002年成立台灣黴菌研究團隊(Taiwan Mycology Group),進行相關的研究及推廣工作,很高興這幾年來台灣對致病性黴菌研究有興趣的醫師及研究員的人數有增加的趨勢。由台灣大學主辦及許多單位協辦的2006黴菌研討會將在明年五月登場,希望藉由大家的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資訊,使我們更有信心的對抗黴菌感染。
《文:羅秀容;攝影:陳逢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