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 期 2006-01-26

人事動態
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組林嬪嬪副研究員到職

林嬪嬪教授自民國95/1/25起就任本院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組副研究員。

林嬪嬪博士1987年畢業於台灣大學醫學院生化所碩士,1994年取得美國密西根大學毒理學博士學位,隨後於密西根大學醫學院擔任博士後研究員。1996年至中山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擔任副教授,2003年起榮升中山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

林嬪嬪博士的專長領域為細胞毒理學,國內外毒理研究工作成果傑出,尤其在環境基因研究領域中有獨特研究創見,其中對多環芳香烴受器的調控機制及其環境醫學意義有多篇重要論文發表,獲國內外學者專家重視。

林嬪嬪博士分別於89-90年執行「探討CYTOCHROME P4501A1被誘導性作為台灣女性肺癌易感性因子之可能性及其機轉」;89-93年執行「多環芳香烴類受器與台灣肺癌發生之相關性研究」;91-92年執行「探討cytochrome P4501B1作為肺癌易感性生物指標之可能性」;90-93年執行「台灣肺癌基因體研究及臨床應用:著重於女性肺腺癌-分項計畫五:肺腺炎之環境因子及基因體毒理研究-油煙與二手煙在基因表現、荷爾蒙及AhR與癌症之關係(子計畫二)」;94-96年執行「台灣女性肺腺癌之環境毒理基因研究-著重於疾病預防-環境因子(烹調油煙)致女性肺腺癌之基因體毒理與蛋白質體學研究」。基於林博士在細胞毒理方面有豐碩的研究經驗,尤其在探討戴奧辛受器與肺癌之相關性,目前已進行戴奧辛受器蛋白在肺腫瘤組織及肺細胞株中表現情形之研究,及被戴奧辛受器調控之cytochrome P450 1A1及1B1的表現情形,將進一步探討戴奧辛受器與肺癌感受性之關係,及在肺細胞株中戴奧辛等環境污染物的毒性。

近兩年來戴奧辛的污染問題逐漸在台灣被報導並重視,但是在台灣地區戴奧辛的健康效應並不清楚。衛生署調查顯示,肺癌高居台灣地區女性癌症死因之首位,已知女性肺癌的發生與吸煙無關,其環境危險因子目前尚不清楚。其他國家的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暴露高濃度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 (TCDD)(毒性最強的一種戴奧辛)會增加罹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降低肺功能及罹患肺癌之危險性。動物實驗顯示,TCDD主要在母鼠引起肺泡及細支氣管上皮 metaplasia,而且TCDD 所誘導之cytochrome P4501A1也表現於細支氣管上皮細胞,因此TCDD的標的細胞可能是細支氣管上皮(bronchiolar)細胞,而不是支氣管上皮(bronchial)細胞,但是細支氣管上皮含有多種細胞,究竟哪種細胞對TCDD較敏感並不清楚。先前我們證實在人類支氣管上皮細胞(bronchial)中TCDD會促進雌性素代謝為氫氧代謝物,此類代謝物已被證實為致癌物,但是氫氧代謝物很快被甲基化而造成methoxyestardiols的累積,尤其是4-methoxyestradiols(4ME),所以研究計畫繼續探討4ME在肺細胞的生物作用。目前發現4ME於肺癌細胞會抑制細胞生長,增加細胞內氧化緊迫,抑制細胞分裂,但是4ME抑制細胞生長及分裂之作用與氧化緊迫無關。為探討人類細支氣管上皮中哪種細胞對TCDD較敏感,本計畫中以高鈣培養基,促使原代人類細支氣管上皮細胞進行分化後,主要形成表現Clara cell specific protein (CCSP)的上皮細胞,這種細胞經TCDD處理後CYP1A1 and CYP1B1被誘導程度大增,接著以TCDD處理大鼠肺組織切片培養後發現,CYP1A1 and CYP1B1蛋白主要表現於Clara cells,因此推測細支氣管上皮組織中的Clara cells對TCDD較敏感。Clara cells於人類與大鼠的肺臟中分布情形類似-主要位於細支氣管上皮組織,很少出現於支氣管上皮組織。因此TCDD所誘發的肺部病變可能主要位於細支氣管上皮組織。

由於戴奧辛與肺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於2000年才發表,目前全世界探討戴奧辛與女性肺癌相關性之研究並不多,而台灣女性肺癌之環境因子尚未被釐清,相信本組自林嬪嬪副研究員加入研究團隊後,由本組提供台灣唯一的組織切片培養之設備及技術,並與中山醫學大學的原代支氣管上皮細胞之培養互相呼應,將有助於將來探討暴露戴奧辛是否為台灣女性肺癌的環境因子之一作更具突破性的研究証明。
《文:鄭美玲,林嬪嬪;圖:林嬪嬪;攝影:沈世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