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1 期 2006-08-02

研究發展
台灣沙門氏菌血清型與其抗藥性

沙門氏菌(Salmonella spp.)是藉由食物感染傳播至人類的主要人畜共通細菌,可引起輕微或嚴重的腸胃炎,亦可造成侵犯性威脅生命的敗血症,尤其是免疫系統不足,及年紀較小或較大之病人。在可引起人類感染之不同沙門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血清型中,除了Salmonella Typhi及Paratyphi是由人類互相感染,其他的1,400多種血清型大多是因不小心吃到帶有沙門氏菌污染的食物或跟帶沙門氏菌之動物接觸,而引起感染生病。一般沙門氏菌感染所引起的腸胃炎不需使用抗生素治療,但如需要使用抗生素時,安平西林(ampicillin)或複方璜胺劑(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SXT)為治療腸胃炎之第一線抗生素主要選擇;而較後線之氟化恩菎類(fluoroquinolones),及第三代頭孢子素(extended spectrum cephalosporins)類抗生素,為治療侵犯性及嚴重沙門氏菌感染之選擇。但近幾年來因沙門氏菌對第一線抗生素之抗藥性逐漸增高,使用後線抗生素之需求逐漸增加。

本院臨床研究組由1998、2000、2002年「全國微生物抗藥性監測計劃(TSAR)」所收集的798株臨床沙門氏菌研究發現,這些沙門氏菌平均幾乎一半(48%)已對ampicillin具抗性,三分之一以上(36%)對SXT已具抗性,而有26%之菌對此兩種藥皆具抗性。另外,具五重抗藥性之菌,即對ampicillin,chloramphenicol,streptomycin,sulfamethoxazole及tetracycline (ACSSuT-R)五種抗生素皆具抗性的,則佔41%;此ACSSuT-R五重抗藥性之重要性是因其抗藥基因群可經由崁入子(integron)在不同血清型間互相傳播。

國內最常見的沙門氏菌血清型為Salmonella Typhimurium,佔由糞便及血液檢體來源沙門氏菌各約30%。Salmonella Enteritidis為第二常見之血清型,佔由糞便及血液檢體來源之沙門氏菌各約10%及20%。此兩種血清型在歐美亦常見,台灣臨床沙門氏之抗藥性與歐洲(十個國家)及美國比較高出許多,舉例來說,台灣的Salmonella Typhimurium菌株對ampicillin具抗藥性之比率是76%,歐美則各為59%及34%;而其對SXT之抗藥性,台灣與美國之菌比率則各為17%及2%。

而最值得注意的一抗藥問題是氟化恩菎類,我們所研究的這些TSAR近800株沙門氏菌中,已有約30%對氟化恩菎類感受性有降低的現象,歐美則各為14%及2%。國際上的研究文獻指出,在有選擇性條件的壓力下,例如使用氟化恩菎類治療對其感受性已降低之致病菌,可引起這些菌再突變而演變成對氟化恩菎類完全具抗藥性之菌,導致治療失敗,故對氟化恩菎類感受性降低,是細菌對氟化恩菎類具抗藥性的前兆警惕。另外,這些沙門氏菌中,對氟化恩菎類完全具抗藥性之菌佔2%,但這些菌大多是從一個具高度侵犯性之血清型Salmonella Choleraesuis而來,這是一個國內較常見但國外較少見的血清型,是引起敗血症之常見沙門氏菌,佔此研究由血液分離出之沙門氏菌的9%。Salmonella Choleraesuis對氟化恩菎類完全具抗藥性之比率逐年增加,在2000及2002年已高達50%。而且,國內已有不同血清型之沙門氏菌亦開始對第三代頭孢子素類抗生素具抗藥性,故可造成治療嚴重沙門氏菌感染病人時用藥選擇有限或治療失敗的情況。

抗生素使用越多,細菌抗藥性越高。根據台大醫院張上淳主任等之調查,國內近年來所進口及製造的抗生素,至少50%是使用於農業與動物界(感控雜誌,2003)。在食品動物界內,抗生素不只是用於治療與預防疾病,亦用來促進動物的生長。食品動物界使用抗生素為飼料添加物與社區中抗藥菌產生或增加之關聯是國際學者多年來持續探討的問題。我們自2004年起亦開始與疾病管制局合作,持續調查不同年度台灣地區臨床沙門氏菌各主要血清型的抗藥趨勢及演變。這些監測結果,是做為推動國內醫界、農業及畜牧界謹慎使用抗生素之依據。

註:此報告中之TSAR結果已於2006年發表於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文/圖:臨床研究組楊采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