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2 期 2006-10-18

人事動態
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研究組陳豐奇助研究員到職

陳豐奇博士於95年6月起任職國家衛生研究院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研究組助研究員,其研究領域與研究專長為比較基因體學、分子演化,及基因變異切割(Alternative splicing)等。加入國衛院這個大家庭,陳豐奇希望從比較基因體的角度,以生物資訊學的方法來探索人類特有疾病的分子機制,從而發掘治療或診斷的線索。

陳豐奇博士於1992年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系畢業,隨即服務於台中市東山國中,曾獲傑出教師獎。喜愛接受挑戰的陳豐奇,固然於教學生涯中得以發揮所長,與學生互動愉快,卻感覺於中學較難接觸尖端科技,乃計劃繼續進修,並於1996年考取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班。博士生涯的最後二年,陳豐奇以優秀成績申請獲得金車教育文教基金會一百萬元獎學金的補助,前往芝加哥大學成為交換學生,師事基因演化論先驅李文雄院士,日後並接受其推薦進入中央研究院資訊所擔任博士後研究。在回台進行博士後研究之前,陳豐奇先後於Sinotek Venture Group,AnaSpec Inc.兩家公司擔任財務工程規劃及創投分析等工作,開啟其對生物醫學產業另一層面的理解。

陳博士的研究主題以人類與巨猿間之遺傳距離為主。黑猩猩是自然界中最接近人類的物種,兩者之間的遺傳距離,以核苷酸變異 (nucleotide substitution) 而言,估計僅有1.23%,若考慮插入/缺失事件(insertion/deletion),也僅有大約4%的距離。雖然這兩個物種的遺傳距離如此接近,彼此之間的表現型(phenotype) 卻有相當的差異,其中尤以人類特有的疾病具研究價值。過去的研究顯示,黑猩猩能夠避免B/C型肝炎後期的嚴重併發症(late complications),並且即使感染人類免疫不全病毒(HIV),也不易發展成為愛滋病;除此之外,人類阿茲海默病患腦中特有的神經纖維團(neurofibrillary tangles)也未曾在黑猩猩腦中發現過。因此,黑猩猩與人類之間的比較基因體研究,對於瞭解人類特有疾病的分子機制具有重要的意義。

人類與黑猩猩之間的差異可能來自於下列遺傳差異:核苷酸序列、轉位子(transposon)造成的基因失效(inactivation)、變異切割(alternative splicing)、基因表現的調控、轉譯後修飾、RNA之間與蛋白質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表現型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藉由最近發表的黑猩猩基因體序列,以及豐富的人類遺傳訊息,可以運用比較基因體的方式來尋找造成人類特有疾病的遺傳變異。因此,陳博士將會聚焦於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相關基因,以及B/C型肝炎與阿茲海默症的相關基因。使用老鼠(mouse)的基因體序列作為外群(outgroup),針對上述基因進行以下三點研究:(1)尋找人類特有的,非多樣性的(non-polymorphic)核苷酸變異;(2)尋找插入/缺失引起的基因新增或遺失事件;(3)尋找基因轉換 (gene conversion)事件。此研究或能幫助釐清人類特有疾病的演化起源,其中某些機制或許也能夠適用於其他人類特徵的演化,以及種化的一般原則。甚者,本研究所發現的人類特有疾病相關的遺傳變異也許能夠協助發展針對這些疾病的新治療方法。

從教育到生命科學,並跨足金融及管理,閱歷豐富的陳豐奇博士對國衛院充滿信心,他直言「雖然發展生技醫藥產業需要龐大資金及時間,但國衛院擁有完整的研究資源及優良的研究環境,絕對是台灣發展生物科技最重要的中心之一」。身為生統生資組中唯一生物資訊背景的研究人員,陳豐奇博士也談到縱使生物資訊目前仍處於提供研究、尚未普及至大眾市場的階段,然已有部分先進國家正運用生物資訊,朝向促進健康、預防疾病的目標邁進,例如「營養基因體學」即嘗試針對特有的個人體質進行營養管理,而基因體藥物學更是針對個人遺傳上的差異,施予不同藥物治療的重要概念,雖然這些領域目前仍屬於實驗性質,但可以預見未來將成為治療與預防醫學中重要的領域。以陳豐奇博士的經歷及比較基因體與生物資訊學等研究專長,加入生統組研究團隊,必能協助加強本院於生物資訊研究及應用之實力。
《文 :沈世華整理;攝影:沈世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