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5 期 2006-11-09

研究發展
家庭及學校的社會資本與國小學童內化行為問題之關係--兒童及青少年行為長期發展研究(簡稱CABLE計畫)成果之一

兒童及青少年行為長期發展研究(Child and Adolescent Behaviors in Long-term Evolution: A School-based Health Lifestyle Study,簡稱CABLE計畫)發現,國小學童缺乏來自家庭和學校之社會資本時,易衍生出內化行為問題。

所謂「內化行為問題」,是指一個人的自我內在衝突或因過度控制而產生的行為問題,例如退縮、焦慮、憂鬱或孤單等。若內化行為問題未能及早於兒童時期發現並予以處理的話,有可能隨日後成長而發展為心理困擾或精神疾病。從心理健康促進的觀點,本研究選取「憂鬱傾向」、「社交焦慮」和「社交孤寂」當作測量學童內化行為問題的指標。

「社會資本」是指個人與他人或組織建立關係所形成的資源;也就是說,團體認同、行為規範、人際網絡等,對於個人和社區具有影響力。因此,社會資本是由網絡關係、人際信任、社會規範等特質所構成,可當作個人的資源,亦有利於團體的行動。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社會因素對心理健康造成的影響,已逐漸超越生理因素的影響。對學童而言,「家庭」和「學校」是其重要的生活場域,因此這兩個場域所能提供的社會資本,對學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響。

家庭的社會資本在本研究中的定義是,家庭成員間的互動程度和衝突程度。「互動程度」是指父母與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共同從事活動的頻率,以及父母對子女提供照顧、關懷、鼓勵等支持行為的頻率;「衝突程度」是指父母之間、親子之間、或兄弟姊妹之間產生衝突的頻率。學校的社會資本則定義為,學童對學校的認同感及師生間互動的程度。「對學校認同感」是指學童喜愛其就讀學校、級任老師和同班同學的程度;「師生間互動程度」則指學童主動尋求師長協助、和同學分享或討論功課等的頻率。為釐清家庭及學校的社會資本對學童內化行為的影響,本研究另將居住地、性別、家庭收入、母親教育程度等背景因素也納入考慮,並在多變項統計分析時當作控制變項。

利用CABLE計畫於2003年從台北市及新竹縣之國小六年級學童樣本所收集的資料,選取其中有與雙親共同生活之學童計2,247人,作為本研究的分析樣本。根據複迴歸分析的結果(表1),女生的內化行為問題比男生嚴重;在控制背景因素的影響後,「家庭的社會資本」及「學校的社會資本」均可以預測學童的內化行為問題。前者的可解釋率為15.6%(模式二的Adjusted R2減去模式一的Adjusted R2);後者的可解釋率為2.8%(模式三的Adjusted R2減去模式二的Adjusted R2)。換句話說,對學童內化行為的影響力而言,家庭的社會資本高於學校的社會資本。另外,比較標準化迴歸係數後發現,對學童內化行為最具影響力的預測因子是家庭衝突(0.28),然後是學校認同感(-0.18)。

本研究證實,不論是來自家庭或學校的社會資本,確實會影響學童的心理健康。因此,建議家長及教師特別重視女生比男生容易產生內化行為的問題;適時提供學童有關心理健康之教育或諮商。本研究另發現,家庭的社經因素對學童的心理健康並未呈現顯著的影響力。此結果顯示,即使生長在家庭經濟較弱勢之學童,若能從家庭和學校的場域中建構良好的社會資本,其心理健康仍能得到保護。反之,當學童的社會資本不足時,即使生長在經濟狀況較好的家庭,仍有可能產生內化行為問題。總之,為預防學童產生內化行為問題,提升家庭及學校的社會資本乃當務之急。
《文:李蘭、吳文琪、張弘潔、李思賢、CABLE研究群;圖:與國小六年級學童之內化行為問題有關之因素以複迴歸分析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