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9 期 2006-12-08

會議報導
亞太肺癌研討會暨第十屆台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年會

國家衛生研究院台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簡稱TCOG)於12月2日及3日,邀集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及新加坡等國際肺癌專家,及國內相關領域醫師學者,假福華國際文教會館一樓前瞻廳(臺北市新生南路三段30號),舉辦為期2天的「亞太肺癌研討會暨第十屆台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年會」,提出目前各種治療方式的革新及未來治療方式的取向。數百位國內胸腔內外科、腫瘤科、放射科醫師及基礎醫學研究學者將齊聚共襄盛會。

此次大會規劃安排肺癌系列研討會,邀請到加拿大安大略癌症研究中心教授Ming-Sound Tsao、日本名古屋大學愛知癌症研究中心教授Tetsuya Mitsudomi、日本近磯醫學大學教授Masahiro Fukuoka、日本名古屋醫學大學教授Takashi Takahashi、韓國高陽國家癌症研究中心所長 Jin-Soo Lee、新加坡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國際醫學中心教授Alex Yuang-Chi Chang、美國范德堡醫學大學教授 David P. Carbone、美國丹佛大學腫瘤中心教授 Paul A. Bunn, Jr.及美國約翰霍普金斯Dr. James Herman等國際專家做專題演講。演講主題包含肺癌基因體及蛋白質體,尤其是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EGFR)之基因突變及肺癌基因外顯性改變研究。在臨床研究方面則有肺癌創新臨床試驗及治療的新策略。

國內方面則請到肺癌基因體醫學國家型科技計畫召集人吳成文及人楊泮池院士率同研究計畫下的黃奇英博士、黃秀芬醫師、王憶卿教授、楊志新醫師等人報告肺癌基因研究成果;各醫院的胸腔外科醫師包括許文虎醫師、李元麒醫師、劉會平醫師、吳明和醫師、許南榮醫師、黃炳勳醫師等人,則分別報告各院外科肺癌治療成果;第二天早上並安排肺癌專家座談會,讓與會者有機會與專家學者面對面溝通提問。

為期2天的研討會,在肺癌基因醫學國家型計畫之研究概況報告方面,探討的主題包括「基因體醫學國家型科技計畫-肺癌轉移及惡化之機轉研究」、「以蛋白質交互作用網狀系統及磷酸化監測肺癌細胞細胞質分裂完成之CRMP-1調控」、「非小細胞肺癌病患對Gefitinib治療的各種反應與EGFR基因複合突變型態的關聯」、「早期非小細胞肺癌輔助治療之預後及預測分子標記」、「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EGFR) 之基因突變及EGFR之酪胺酸激酶抑制劑療法在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之預測標記」、「以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之酪胺酸激酶抑制劑 (TKI)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之種族差異」等。

國內各醫院外科肺癌治療成果,則包括「非小細胞肺癌病理分期第一期病人完全根治手術之成果-20年分析」、「多重原發性肺癌之外科療法」、「影像輔助式胸腔手術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簡稱VATS) 在肺癌外科手術之角色」、「肺癌外科手術之特別情況」、「31例肺癌病患再次手術之經驗分享」。

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病理分期第一期病人完全根治手術之成果-20年分析」主要係針對第一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在台北榮總過去20年來,接受完全外科手術治療的971位病患進行分析。其5年整體存活率為52.5﹪,5年無疾病存活率為68.4﹪,研究並推論病患在手術中至少需摘除15顆淋巴結,才能有較好之病理診斷率。

而「31例肺癌病患再次手術之經驗分享」,則追蹤自1999年至2006年,31個接受外科手術超過2次者,其中3位病人再次手術與癌症本身無關,餘下28位病人分成二組,第一組(14名)為局部復發,術後平均存活率6-21個月。第二組為新長出之肺癌,平均存活率45-91個月,術後死亡率3.2﹪。因此推論如果無證據顯示遠端轉移且病人情況良好,應考慮再次手術。為早期診斷復發病患,術後2年應每3個月追蹤,之後為每6個月。

肺癌近年來成為世界上許多先進國家,發生率及死亡率皆居高不下之疾病。如何提高癌症早期診斷率及提昇治療水準,是很重要的國家醫藥衛生課題。此次研討會的召開,不僅希望藉由基礎研究及治療方式新進展的交流,提昇肺癌治療的品質,更期盼讓民眾瞭解肺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重要性,以減低肺癌造成個人與家庭的傷害。
《文:賴瑨萱,張治會,劉湫美;攝影:公共事務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