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3 期 2007-01-04

研究發展
簡介肺炎雙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肺炎雙球菌是最常引起社區肺炎、兒童中耳炎及鼻竇炎之細菌,亦可能造成侵襲性疾病如:菌血症(如圖)及腦膜炎,甚而導至死亡。肺炎雙球菌可存在於健康人鼻咽內,尤其是學齡前的小孩,有時會引起帶菌者疾病,而帶菌者也可能將所帶之菌傳給其周圍的人。國內過去的研究顯示,托兒所及幼稚園的小朋友鼻咽帶菌率高至30%至40%。治療肺炎雙球菌過去是以青黴素盤尼西林(Penicillin G)為主,然而近年來因肺炎雙球菌對盤尼西林抗藥性逐年增加,尤其是亞洲國家,包括台灣,故小兒肺炎雙球菌疫苗之研發已受醫藥界極度重視。

肺炎雙球菌是一種革蘭式陽性的雙球菌,細菌表面的多醣莢膜是其一主要毒性因子,按照多醣莢膜間之不同結構可將肺炎雙球菌分類為90種血清型。不同國家及地區的肺炎雙球菌血清型流行病學有差異,而鼻咽帶之菌與引起不同疾病之血清型之盛行率也不一定相同。開發國家已上市之小兒肺炎雙球菌疫苗(簡稱PCV7)包含了其最常見的7種小兒科血清型(4、 6B、9V、 14、18C、19F、23F),涵蓋歐美國家中85%至90%左右的侵襲性菌種,國內近期亦開始推廣此疫苗。

因此本院臨床研究組與高雄榮總小兒科感染症邱貞嘉醫師及其同仁合作進行了一項研究,調查台灣小孩肺炎雙球菌血清型之分佈及抗藥性,並評估PCV7疫苗涵蓋多少台灣小孩肺炎雙球菌種。此研究結果已於95年12月發表於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調查的菌種來源包含邱貞嘉醫師從托兒所健康小孩跟非呼吸道感染住院小孩之鼻咽中分離出的肺炎雙球菌(鼻咽菌-752株),以及因肺炎雙球菌感染住院小孩不同檢體分離出之菌(臨床菌-144株)。研究結果顯示這些菌種間最常見的六種血清型依序為23F、19F、6B、14、6A、3,佔了鼻咽菌及臨床菌各91%其中23F及19F合起來佔此研究菌種一半。血清型4, 9及18C則佔此研究菌種約2%。

這些菌種中最常見的兩種血清型23F及19F,對青黴素盤尼西林之抗藥性皆超過90%,對紅黴素之抗藥性亦各為97%及74%。血清型23F之多重抗藥性(對三種抗生素具抗性,含盤尼西林及紅黴素)亦高至71%,而最常引起菌血症之血清型14之多重抗藥性也高至30%。此研究結果亦顯示台灣小孩最常見的肺炎雙球菌種的前五種血清型(23F、19F、6B、14、6A)皆涵括於PCV7疫苗中,加上血清型4, 9及18,此七種血清型佔了鼻咽菌之81%及臨床菌之92%。希望小兒肺炎雙球菌疫苗可減少此菌之羅病率,進而減少抗生素使用之需求,降低抗藥菌之產生機會,而同時改善國內細菌抗藥性。
《文/圖:臨床研究組楊采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