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2 期 2008-12-18

健康知識
藻類毒素簡介與醫療發展價值
Algal toxins and their potential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藻類的研究與運用已經進展到精緻微量化學物質的時代,精緻微量代表的就是高技術與高單價(圖一),其中藻螢光蛋白及藻毒活性物質每年的全球市場約有100億元台幣以上商機。過去20-30年台灣的藻類產業一直處於代工角色與微利狀況,近10-15年來,透過現代化的分析與純化技術,藻類產物的運用,已能從藻類食品的層次,拓展至蛋白質標準品,甚至達到法定標準品的層次(certified reference standards),其中藻類毒素等生物活性成分,也從提供藻毒檢測標準品的階段,發展至作為研究探針及治療性藥物等生物醫學功能。

藻類種類的岐異度很大,從單細胞(例如單細胞綠藻)至多細胞葉狀結構體(例如昆布),其中會產生藻毒的種類多屬於單細胞的種類,例如部分藍綠藻(又稱藍綠細菌cyanobacteria,包括Microcystis spp.)、部分矽藻類(diatoms,例如Pseudo-nitzschia spp.等)以及部分渦鞭毛藻類(dinoflagellates,例如Alexandrium spp., Dinophysis spp., Gyrodiunium spp., Prorocentrum spp. 等)。〈更多內容〉
《文/圖:台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周宏農教授演講;編輯中心吳萃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