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5 期 2009-08-13

會議報導
2009年致病性黴菌研討會紀事(二)
Summary of Symposium of Medical Mycology(Part II)

三、抗黴菌藥物臨床實驗之歷程
一個新的藥物正式上市之前需要數十年以上的時間,經由漫長的動物實驗以及人體實驗後,才能正式用來使用在臨床治療。Dr. Edwards說明進行抗黴菌藥物臨床試驗艱鉅和複雜的過程,因為缺乏感染的替代標誌物,如何準確地定義感染型式與利用診斷工具,以及雙盲實驗的進行,都使臨床試驗複雜化,也降低了製藥公司加入研發的興趣。然而在2007年合併使用Caspofungin/posaconazole藥物成功治癒C. krusei的感染病例,使得製藥公司開始有興趣再度投入研發抗黴菌藥物的市場。因為研發抗黴菌藥物費時耗錢,Dr. Edwards建議應以合作的方式共同開法與制訂研發策略,以期達到最大的效應。

在進入臨床試驗階段,藥物劑量的正確估算與使用,是另一個需要關注的焦點。因Amphotericin B是一很強之殺菌劑,但本身亦具有高度毒性,何時該使用較低毒性改變劑型之Amphotericin B是臨床醫師的考驗。再者,減緩抗黴菌藥物與其他藥物的交互作用,也是在研發上值得探討並改進的部分。台大醫院孔祥琪醫師以其整理1975到2009年文獻及其實際經驗,提出了抗黴菌藥物在臨床試驗所面臨的許多挑戰,包括進行臨床試驗的病人通常已經由層層條件篩選,而所得的結果又容易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因而降低其代表性。基礎研究和藥物臨床試驗的相互合作,雖已有努力和共識,但如何能夠做出好的決策,以及如何在老藥中找到新的用途,是一個艱深但卻又不能忽視的課題。〈更多內容〉
《文: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研究組張德斌博士後研究員、羅秀容副研究員;圖:林志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