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0 期 2010-09-09

知識產權
專利權利耗盡理論對基因改良種子產業之影響—從廣達對樂金案談起
Patent exhaustion doctrine and its possible influence to transgenic seed industry after Quanta v. LG

美國最高法院於2008年就廣達對樂金案(Quanta Computer, Inc., et al. Petitioners v. LG Electronics, Inc)做出有利於廣達判決,全案推翻過去聯邦巡迴法院長期以來的看法,影響權利耗盡理論甚鉅。所謂權利耗盡理論係指專利產品在第一次合法販賣後就不再受專利權的約束。廣達對樂金案之判決見解,預期將影響相關產業長期以來的專利授權模式,甚至包括基因改良種子產業。

廣達對樂金案概要

樂金於1999年購買有關記憶體的三項專利組合,屬於電腦微處理器與其他零組件組合的方法,其專利請求範圍包含該零組件之組裝與組裝方法。樂金將此專利組合及樂金本身之專利交互授權給英代爾(Intel),在該交互授權合約中廣泛允許英代爾「製造、使用、(直接或間接)銷售、邀約銷售、進口、或以其他方式釋出」有實施樂金專利的微處理器和晶片組,但限制英代爾不得授權第三者將該專利零件組合於非雙方的產品,並提到該授權合約內容不改變權利耗盡的規定。在另一主契約,英代爾同意於販售時須書面通知客戶該產品已獲授權不會侵害樂金專利,但該授權不論明示或暗示均不可將英代爾產品用到非英代爾產品上。但此主契約也寫明,違反此合約協定並不構成原交互授權契約失效。 〈更多內容〉
《文/圖:編輯中心陳麗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