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9 期 2013-04-10

會議報導
台灣年輕世代愛滋病來勢洶洶 — HIV暴露前與暴露後預防性投藥與年輕族群愛滋病防治國際論壇紀實
Upsurge of HIV infection in the youth, Taiwan -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2013 International Forum on HIV Biomed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Young Population: Roles of Pre- and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台灣2004-2007年爆發之注射藥癮者(injection drug users, IDU)愛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的疫情,在2005-2006年行政院推動針具交換、美沙冬替代療法等明確措施後成功的控制住,顯見當時以實證醫學為本政策立定之效果。但同時愛滋疫情在男男性行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間持續蔓延,2008年後該感染途徑新案年增率曾高達30%;當中25歲以下的年增率為15%,近五年共新增兩千多例,為各年齡中最明顯的。年輕時感染HIV意味著將來更長時間使用抗愛滋病毒藥物(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同時有更長的可傳染期,對個人與國家都是沉重負擔。在非洲已推出年輕世代不再感染愛滋的運動,更何況台灣。如何治療感染者以降低傳播出去的風險,甚至預防性投藥來獲得更大突破,不僅是公衛或研究上重要課題,也關係到國家重要政策之制定。本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回應衛生署與疾病管制局(疾管局)之邀請,強化愛滋相關研究討論及資源投入,故於2013年3月16日與疾管局、成大醫學院等共同舉辦「HIV暴露前與暴露後預防性投藥與年輕族群愛滋病防治國際論壇」。邀請7位國內專家就台灣愛滋目前疫情趨勢及青少年防治上所遭遇到的問題專題演講,並討論可思考的相關政策建議;也特別邀請專門研究以ART作為預防HIV感染的兩位國際知名學者:美國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 Seattle的Dr. Deborah Donnell著重在以ART於異性性伴侶間避免傳染的研究,而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的Dr. Ian McGowan研發最新的抗病毒肛門塗抹劑(rectal microbicide),希望可作為MSM間預防愛滋之新方式。〈更多內容〉
《文/圖: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曾凡真助研究員、蘇益仁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