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期 2004-07-02

健康知識
勤洗手 遠離腸病毒

1998 年台灣地區爆發嚴重腸病毒大流行,估計該年有一百多萬人感染,奪走七十四名兒童珍貴的性命,腸病毒感染症的嚴重性,令醫衛單位十分警惕。

腸病毒是腸內病毒的總稱,共計七十二種不同之病毒,一般人其症狀輕微,感染後有50%至80%,不會有特殊症狀,這即是所謂的無症狀感染,所以大部分的腸病毒都會自然康復。但是在 1998 年肆虐的腸病毒71型,再加上與其他病毒交互感染,方引爆嚴重傷亡。腸病毒71型可導致突發性的休克、肺水腫與猝死,值得注意得是,腸病毒71型大多發生在五歲以下的幼童身上,家長與幼稚園老師們必須非常小心。

腸病毒以飛沫、糞口與接觸等途徑傳染他人。腸病毒71型於發病初期在咽喉部病毒量最高,只要病人周遭一、二公尺內,都可能藉飛沫傳染,所以托兒所、幼稚園等地成為最容易群聚的流行場所。因之,萬一兒童感染腸病毒必須及早就醫,然後在家多休息、少運動,因為過度運動會造成口腔內病毒擴散的機會。

腸病毒通常在夏季、初秋流行,由於台灣地處亞熱帶,所以全年都會出現感染的病例,夏天是最重要的感染季節。初感染的一週內其傳染力最強,尤其是咽喉與排出的糞便都有大量病毒存在,這段時間是最需小心的感染期間;除了飛沫之外,經由糞便污染的雙手或是食物,都是傳染的媒介,尤其是絨毛玩具,因為清洗不易,幼兒又喜歡以口或手親吻把玩,最容易帶有大量病毒,家長必須謹慎防範。

感染腸病毒71型後,出現嚴重併發症之前,會有類似腦炎不尋常症狀,如嗜睡、跳躍性肌肉抽搐、持續發燒、呼吸急速、全身無力,心跳加快或心率不整等先兆發生;大部分腸病毒患者手腳會長出疹子,也就是俗稱手足口病,此刻必須儘速送醫,以免危及性命。

目前腸病毒尚無疫苗可以預防,由於其透過糞便及飛沫傳染,防杜最佳之道為勤加洗手,洗手除了必須用肥皂之外,還要遵守疾病管制局之正確洗手五步驟「濕」、「搓」、「沖」、「捧」、「擦」。務必將腸病毒與我們手部之間吸附性的物理關連,徹底打斷,方能達到洗手的目的。

自 1998 年台灣大流行之後,每年感染的人數雖不言多,2002 年與今年還是有死亡的病例,由此可知,腸病毒每年均會來襲,有幼童的家庭,更應謹慎注意個人衛生。
《文:周文祥;攝影:陳麗秋;圖:1998年最早分離出腸病毒71型之成大醫學院一景;本文轉載自2004/6/23自由時報專欄健康小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