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期 2004-07-20

院務紀事
「子宮頸癌篩檢、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及上皮性卵巢癌」臨床指引手冊發表記者會

子宮頸癌的發生率為我國女性癌症排名第一,為提高相關婦癌的診斷及治療水準,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組「台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婦癌研究委員會於民國93年7月9日下午假行政院衛生署公關室,發佈首次供醫師參考的「子宮頸癌篩檢、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及上皮性卵巢癌」臨床指引手冊。

這項統整國內外專家經驗的臨床指引,是由編撰小組累積參考國內、外已發表的實證醫學證據及美國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的建議內容,經過數十次反覆討論修正,率先提出台灣女性生殖道癌症中發生率排名前三位的子宮頸癌、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之臨床指引,針對子宮頸癌篩檢的程序與評估流程、子宮頸癌前病變的處理,以及不同期別的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上皮性卵巢癌的診斷治療及追蹤,提出目前公認的標準作業準則,做為醫師照顧病人之參考,期望藉由標準化的醫療準則,提昇國內相關婦癌的醫療品質。

在子宮頸癌的篩檢方面,臨床指引指出,有性行為的婦女,無論有無危險因子,均應每年接受抹片檢查,65歲以上的婦女仍應繼續抹片。而高風險性人類乳突病毒的感染是子宮頸癌形成的重要因子,幾乎所有的子宮頸癌組織中都可以發現此一病毒的存在,在子宮頸癌發生率高的國家,此病毒的盛行率約10-20%,高於低發生率的5-10%,顯示出兩者之間的關聯。

而對於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的使用,臨床指引指出,雖然手術療法是早期子宮頸癌的標準治療,但 FIGO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ists and Obstetricians) 臨床分期IB-11A的子宮頸癌,放射線治療也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至於晚期則以放射線治療為主,根據數個隨機分配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接受同時合併放射及cisplatin化學治療的局部晚期病患,其存活率較僅單獨接受放射線治療者顯著提高,接受合併治療者,治療後的復發率及總體死亡率較僅接受放射線者降低約50%。

值得注意的是,先化學治療再放射線治療的效果並不等同於同時合併放射線及化學治療;MRC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對國際18個隨機分配臨床試驗,2074進案個案逐例的總和分析發現,放射前每回化學治療間隔14天內,或治療使用的cisplatin劑量強度每週不小於25mg/m2時,放射治療前的化療與單純放射治療相較,可以提高病患的總體存活率,其死亡風險分別為0.76及0.91;反之,超過14天的化學治療間隔或cisplatin劑量強度每週小於25mg/m2時,反而對治療效果有不利的影響。

婦癌研究委員會係國衛院「台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十六個疾病委員會之一,由台大醫院謝長堯教授擔任主任委員、台大婦產科陳祈安副教授擔任總幹事,集合國內各大教學醫院的資深婦癌醫師、病理醫師及放射線治療醫師共29位所組成。為了出版本手冊特於年前組成婦癌指引編撰小組,成員包括榮總婦科顏明賢醫師、馬偕婦產科王功亮醫師、林口長庚婦癌科張廷彰及吳姿宜、馬偕婦產科陳子健、基隆長庚婦產科吳彥靜與羅東博愛醫院婦產科林錦洲醫師。

子宮頸癌的罹患率是一個國家醫療水準和預防保健品質的指標,我國在世界的排名仍屬相當落後的國家。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統計,我國2000年共有6,276例子宮頸癌新病例,包括侵襲癌症2,720例及原位癌3,556例,為排名第一的女性癌症。2002年因子宮頸癌死亡人數941例,為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五名。儘管子宮頸癌之死亡率逐年降低,但發生率仍高居婦女癌症之首位。

事實上大部分的子宮頸癌,是由其癌前病變演變而來,已開發國家子宮頸癌死亡率的顯著下降,被認為是有效篩檢的結果。因此本次臨床指引特別將子宮頸癌篩檢的程序與評估流程、子宮頸癌前病變的處理獨立成冊,即是希望加強有效篩檢,以有效降低子宮頸癌的死亡率。而標準化的治療流程更讓國內醫師可依據國內外過往的經驗,提供病患最有效的治療、減少不必要的摸索,對提昇婦癌的治療水準有相當大的幫助。

至於子宮內膜癌是台灣女性生殖道癌症中發生率排名第三位的惡性腫瘤,僅次於子宮頸癌及卵巢癌。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近十年來子宮內膜癌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在女性癌症中,由第十三位上升至第十位的排名,年齡標準化後的發生率由1996年之每十萬名婦女2.5人,到2000年的5.13人。

台灣大部分子宮內膜癌發生在停經後之女性,其好發的年齡中位值是在52-54歲,大部分病人其年齡在45-59歲之間。雖然60%的病例發生在50歲之後,但仍有15%的病例出現在40歲之前。子宮內膜癌可以發生在生育年齡及其後的任何一個年齡層,但比較好發於更年期或停經後的婦女。70-80%的子宮內膜癌診斷時僅侷限在子宮,其早期症狀主要為停經後之陰道出血,病患會因此早期就醫,與其他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比較,有較高的存活率,因此有很多的醫師抱持子宮內膜癌是相較之下較為良性的疾病。不過,在嚴謹客觀評估治療後,存活結果明確指出這種觀念並不正確,也就是說,死亡率並沒有減少,其潛在的原因很多,因此臨床醫師必須分辨那些具高危險預後因子的病人,給予充分治療極為重要,俾以提供病人最佳的長期存活機會。

過去二十年來的經驗,子宮內膜癌的治療改變很多,由以前先放射線治療後加手術治療的方式,因為無法反應正確的疾病程度,現在已經改為手術分期方式,包括全子宮及兩側輸卵管卵巢摘除術、骨盆腔淋巴摘除術以及腹腔內細胞學檢查,來分辯多重的預後因子包括:淋巴結轉移、子宮基層侵襲深度、腹腔內轉移、子宮附件轉移、以及淋巴管腔侵襲、和評估子宮外擴散的程度和位置,以及後腹腔淋巴結轉移,可以更準確的評估疾病的預後,來決定是否手術後補助性放射線治療,至於晚期子宮內膜癌手術後補助性化學治療,在國際的臨床試驗上其角色逐漸受到重視。

這本已出刊的「臨床指引」,除了透過各相關醫學會提供有需要醫師參考之外,本冊全文並刊載於國家衛生研究院網站(網址: http://www.nhri.org.tw),有興趣醫師或民眾可上網查詢。
《文:張廷彰醫師;王功亮醫師;顏明賢醫師;攝影:劉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