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期 2004-09-02

健康知識
面對恐慌症 -- 藥物搭配認知行為治療

屬於精神官能症之一的恐慌症(panic disorder)是一般民眾較少聽到的名詞,據估算人一生約有1.5%的比例會經歷類似這種令人驚慌的「恐慌症」。恐慌症好發於二十餘歲晚期,但是根據台灣的臨床實例,目前也有部分的病患屬於退休老年病例。

恐慌症病因不明,除了生活環境因素,可能也與生理上某些生物機能失調相關。恐慌症的發作幾乎沒有特殊的預警,因此一旦發作時,那種無法克服的恐懼障礙,比一般人強烈;更因為沒有預警,也不知如何停止,這是患者在初次發作時,最無助的心理恐懼壓力,嚴重者甚而有頻死的感覺。恐慌症發作時症狀包括:心跳加速、心悸、出汗發抖或戰慄、呼吸困難有窒息感、噁心或反胃,害怕失去控制或即將發狂、胸痛、冷顫、臉潮紅等,而失去自我以及即將死亡的感覺更是恐慌症的特殊病徵。

即令恐慌症發作時產生難以言喻的恐懼感,但對身體而言並不會有傷害,由於患者發作時對此並不完全瞭解,因之伴隨症狀而來的失去控制或是即將死亡的感覺,是最難克服的障礙,所以有些病患會引發畏懼、憂鬱、自殺等行為。雖然恐慌症的發作時間不長,大約數分鐘到十分鐘左右;但是,因為會有無法預估的身體調適以及負面思考發生,因此病況發生時最適當的處理方式還是要求助精神科醫師。

恐慌症的治療除了藥物之外,最佳的方式為配合認知行為治療。藥物治療的效果佳,約有80%以上的患者可以達到病狀完全消失,療程約八到十二個月。由於療期較長,國內有些患者常不遵守醫師指示用藥,甚而排斥用藥,對於精神疾病的治療可謂十分可惜。而認知行為的治療,則是矯正患者將身體的錯誤訊息詮釋為快要死亡,訓練患者告知自己這是錯誤訊息,以度過極為惶恐的發作期;同時藉助呼吸訓練或是肌肉放鬆方式,幫助患者於病發時轉移注意力,並緩解身心不當反應。在藥物與認知行為方法雙管齊下,恐慌症的治癒機會非常之高。當然家屬在面對病患時,必須給予情緒上的支持,鼓勵病患,並且協助其持續就醫,方為對患者最佳的支持。
《文:林克明;攝影:沈世華;圖:精神醫學與藥物濫用研究組林克明組主任;本文改寫自2004/7/21自由時報專欄健康小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