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6 期 2017-05-05

健康知識
保護聲音
How to prevent and avoid voice problems

每個人的聲音跟指紋一樣,獨一無二。聲音除了幫助與他人溝通外,也能反應出說話者的個性,傳達喜怒哀樂,好比嬰兒在牙牙學語時,就能以不同的音調來表達情緒,聲音亦能反映出說話者的健康狀態。然而,一些從事與聲音相關的專業人士如教師、律師、歌手或政治人物,都有可能過度使用聲帶而造成傷害。根據美國國家聽障和溝通障礙研究院(NIDCD)的統計,美國約有一千八百萬人出現聲帶問題,近期的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通訊特別提出預防及保健方法。

聲音是由位於喉部的兩瓣左右對稱的膜狀物體(聲帶)發出,當我們說話時,腦部會傳達一系列指令關閉聲帶讓空氣進入肺部進而使聲帶產生震動,而這些震動所造成的聲波會經由喉嚨、鼻腔及口腔產生共鳴而放大聲量。聲帶的長短、形狀及共鳴腔影響聲音的音高、音質及聲音大小,因此每人的聲音各有不同。當出現聲音沙啞、喉嚨疼痛、反覆清喉嚨、聲音突然低沉或無法像平時一樣唱高音時,都可能是聲帶出現異狀。多數的聲音出現狀況與錯誤使用聲帶或過度使用聲帶,如大聲尖叫、歡呼、在吵雜的環境中提高聲調、說悄悄話等有關,但某些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胃酸逆流、聲帶結節、喉頭癌、神經系統問題如痙攣性發聲障礙、聲帶麻痺及心理創傷也會導致聲音的疾病。〈更多內容〉
《文:編輯中心張喬菀編譯;圖:NIH News in Health April 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