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7 期 2017-10-26

研究發展
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終止型突變之偵測技術
NHRI researcher identifies oncogenic nonsense mutations of HBV S gene in HBV-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肝細胞癌已成為全球男性癌症死亡人數第二高者(僅次於肺癌),每年死亡人數達52萬人以上。而慢性B型肝炎病毒導致發炎及肝硬化,是造成肝細胞癌之主因之一,台灣是B型肝炎病毒流行區,因此B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台灣肝癌發生之重要因子,惟B型肝炎病毒是否直接致癌則仍未有定論。本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黃秀芬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及其研究團隊以B型肝炎患者之肝癌腫瘤組織為樣本,找到數個與肝癌發生有關聯之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終止型突變,並已在動物實驗證實表面抗原基因終止型突變具有致癌性,可作為肝癌之預測因子以運用於篩檢,尤其是肝硬化患者。

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終止型突變種類眾多,若以基因定序逐一判定,不僅耗時費力且不易判讀。黃醫師研究團隊發明設計了一個運用關鍵引子組合,可直接判定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是否有終止型突變之方法,不僅縮短檢驗的時間,亦容易判讀;以下簡述黃醫師的發明。〈更多內容〉
《文:編輯中心陳筱蕾整理/資料來源:技轉及育成中心/審校: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黃秀芬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