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 期 2004-12-09

健康知識
幫助健保永續經營 -- 從健保實施前後民眾就醫習性談起

全民健保自1995年3月實施以來已近十年,為瞭解健保實施前後民眾就醫習性是否改變,研究人員利用1994年由江東亮教授與當時的台灣省家庭計畫研究所執行的「國民醫療保健調查」,以及2001年由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國民健康局共同執行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兩項國民健康調查資料,分別針對二十歲以上成年人之門診醫療利用情形與影響醫療利用的因素進行分析。由於此兩項國民健康調查不論在樣本抽選或問卷結構上均十分近似,故可客觀比較全健保實施前後之民眾就醫習性。

研究結果顯示,當民眾被問及覺得身體不舒服時最常之處理方式,回答「會去看醫生」的百分比從1994年的66%上升到2001年的74%,「去藥房買藥」的人則從16%大幅下降至5%。統計分析結果也發現,65歲以上有慢性病者、非原住民、居住在鄉村地區、曾結過婚、目前無工作的人,以及較注重自身健康者,在全民健保實施以後的門診利用率,明顯較全民健保實施前高。

從兩項國民健康調查資料比較分析結果,可以看到國內一些弱勢族群在全民健保實行後就醫機會增加,但怎樣有效使用全民健保資源,則成為另一項重要的議題。建議民眾可以找一位可信賴的家庭醫師,一旦身體不舒服,家庭醫師可以對病人做出第一步的處置,若需要轉診,再由家庭醫師介紹(或建議)適當的醫療院所接受進一步的治療,如此一來家庭醫師跟民眾有密切的接觸,能根據病情做出最適合的建議,而民眾不但不會浪費時間和金錢,也可以接受合適的診治。此外,民眾可以透過許多資訊提供管道,吸收更多正確的保健知識,不隨便吃藥打針,養成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以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費用。

全民健保是國人共有的社會資源,珍惜它、善用它,幫助其永續生存是一項重要的認知。就本次國人就診行為之調查,在瞭解國人就診習性後,更重要的是加強民眾正確認知,大家一起來幫助健保永續經營。
《文/圖:陳迺聖;本文原刊載於2004/10/9自由時報保健觀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