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由於免疫系統功能缺陷患者的壽命延長,使得遭受伺機型病原菌感染患者大量的增加,及各種侵入性醫療器材和抗黴菌藥物的使用,再加上抗生素的不當使用,導致黴菌感染在院內感染中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以美國為例,自1989年起,念珠菌(Candida)已晉升為院內感染病原菌的第四位。在國內也不例外,根據某醫學中心之研究,念珠菌自1993年起已為該院最常見的院內感染致病原。因此,國家衛生研究院臨床研究組羅秀容博士與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李淑英博士在2002年攜手成立台灣致病性黴菌研究團隊 (Taiwan Mycology Group),希望結合台灣黴菌專家共同努力,致力於黴菌防治與研究。
此研究團隊定期討論實驗的方針及困難與分享實驗的結果。亦決定每年舉辦研討會,將研究心得分享給國內研究者及提昇全國對致病性黴菌的認識與研究興趣。
今年 致病性黴菌研討會( 2003 Symposium of Medical Mycology )為第二次舉行,10月15日研討會特別邀請美國明尼蘇達大學 Dr. Paul Magee 主講 從基因體研究洞悉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他深入淺出地介紹白色念珠菌基因體計劃的工作程序及其應用,最後比較白色念珠菌與啤酒酵母菌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及人類基因的相異性。中研院生化所王廷方博士主講如何以功能基因體的研究和蛋白複合體的結構來研究啤酒酵母菌減數分裂中染色體的重組。這實驗設計與技術更可用在研究目前未知的白色念珠菌的減數分裂,以加速白色念珠菌在遺傳學研究上的可能性。
交大生物科技系的楊昀良博士說明如何用非晶片廉價的方式比較有致病力 (virulent) 的菌株與失去致病力 (avirulent) 的菌株不同基因的表現。並分析基因突變對可觀察型態的影響,初步鑑定白色念珠菌的致病因子。鑑定致病因子是尋找新的抗黴菌藥物的標的方法之一。國衛院臨床組羅秀容博士以遺傳學概念設計找出控制抗黴菌藥物的基因,進而了解抗藥機制訊息傳遞途徑。了解抗藥性的訊息傳遞途徑可提供新藥的設計及延長現有抗黴菌藥物的使用期限。
在臨床上,把握治療的黃金時間是第一要件。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快速分子鑑定已是臨床治療上的重要一環。 疾病管制局李淑英博士報告其所建立的分子生物方法快速鑑定念珠菌種別,並辨別菌株的親緣性。新型隱球菌是造成愛滋病患感染的常見病原菌,台大植病與微生物學系的沈偉強博士以遺傳學的方法來研究此菌的費洛蒙的反應及G-蛋白的訊息傳導。不少黴菌是伺機型的病原菌,因此要了解黴菌致病機制就必須先對寄主免疫系統作一番研究。台大免疫所伍安怡博士對TH1及TH2反應之間的互相影響做了一個詳盡的說明。基礎研究最後必須在臨床上落實,臺大醫院感染科陳宜君醫師則以臨床醫師的經驗,說明現有抗黴菌藥的功能及限制。亦使我們瞭解黴菌感染治療上的一些困難,提供研究同仁參考方針。
國家衛生研究院 EQ運動會 攝影比賽作品於2003-10-06 經由福利委員會評審票選完畢,結果公布如下:
金牌:
秘書室何書賢,作品:一擲萬金
銀牌:
醫保組蘇文川,作品:衝刺、接棒、再出發
銅牌三名:
院內處賴芸,作品:爸爸,跑!
研資處資訊組楊建良,作品:逐漸萌芽的希望種子
院長室實驗室林凱君,作品:熱情奔放
佳作五名:
生藥組伍素瑩,基因組黃秀芬,秘書室林聖玉,院外處葉志新,癌症組TCOG浦冠君
會議名稱: 2003 生物製藥銜接性試驗之統計評估方法新知研討會 (2003 Symposium on Statistical Methodology for Evaluation of Bridging Evidence)
時間: 2003-11-15 09:00-17: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活動介紹:
配合行政院衛生署於 2003-11-17日及18日在台北舉辦 APEC 製藥規範科學會議 (The 2003 Symposium on APEC Network of Pharmaceutical Regulatory Science) , 有鑒於統計評估方法論在銜接性試驗扮演重要之角色,本院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研究組特別針對銜接性試驗之統計評估方法論方面,舉辦此項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發表相關研究成果並分享研究經驗。
會議語言: 英語
線上報名截止日期: 2003-11-03
主辦單位: 國家衛生研究院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研究組
網址: http://www.nhri.org.tw/nhri_org/bs/biostat/workshop/bridgeWeb/index_2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