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期 2004-08-19

健康知識
「認識精神性疾病」-- 現代人健康新概念

在生活步調頻繁、變遷快速的現代社會中,諸如憂鬱症等精神性疾病已經不知不覺地侵蝕現代人的健康,而多數人因為傳統的就醫觀念或對精神性疾病的誤解,經常忽視病況的存在。常見的精神疾病分為兩個範疇,一是精神病(psychosis);一是精神官能症(neurosis);前者如精神分裂症、情感型精神病、妄想症等,後者如精神官能性憂鬱症、廣泛性焦慮症、畏懼症等。

精神疾病類別中的「精神官能症」,主要是指病人於心理、社會適應上的障礙,過去曾被誤稱為神經病,因為醫學家認為此病會出現神經細胞功能的障礙所致。但是爾後醫學研究發現,精神官能症有其生物性、社會性以及心理上的因素,發病的因素並非一端,因此,為了強調精神心理的因素,將之命名「精神官能症」。

精神官能症包括下列多種不同類型的疾病,如:焦慮症、恐慌症、強迫症、慮病症、畏懼症等多種。此類病患擁有之共同病況意識,為極度感覺身心不舒服,尤其身體不適的困擾促使自己問診,常因此延誤多時才至精神科門診就診。

精神官能症由於類別之不同,會產生有不同之症狀:例如焦慮型呈現無法自行放鬆、自律神經亢奮的現象,因此病例個案會莫名心跳加速、頭暈、口齒不佳,嚴重時會導致消化、呼吸不暢,泌尿系統異常(如過度頻尿)等。畏懼性精神官能症則是有特定的畏懼對象,例如怕動物、怕見血、怕高,或是害怕某些情境,如隧道、電梯、搭飛機等。至於強迫症的個案則有重複出現的思想、衝動或是影像,例如重複洗手、開門、關門、計算等非意識性的強迫式行為,這些闖入的意念行為讓患者困擾不已,患者本身也感覺強迫行為耗時且不理性,但是又難以制止,而致患者痛苦不堪。

精神官能症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心理、生理或是社會因素,患者除了必須就醫之外,精神科醫師也應經過審慎評估後,再輔以藥物治療,以及進行適當的心理、行為,甚而是家族治療等。

一般而言,在藥物上會投以抗憂鬱劑、抗焦慮劑,以及針對各種不同症狀所選擇的其他精神治療藥物,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後,症狀可以緩解下來。至於心理、行為與家族治療,則必須依據患者不同的需要來選擇,以改正其人格上的缺陷與盲點,來舒緩其生活上的壓力,進一步改正其偏差行為。

根據調查,台灣每百人約有九位精神官能症病患,這些個案一直經歷身心的煎熬,在經過治療之後,有70%以上的病患症狀可獲得明顯的改善。在醫學科學發達的今日,精神性疾病等慢性疾病已經具有相當的治癒率,因此有類似症狀的人,必須及早就醫,減少身心的煩惱。而社會上常見的諸多焦慮現象,無論是出現在個人、家庭或同儕群體間的壓力,也應受到重視,這些徵兆都可能是預告精神疾病的潛在因子。
《文:林克明;圖:台北市立療養院作業流程;攝影:沈世華;本文改寫自2004/7/28自由時報專欄健康小雷達》

學術交流
第十屆美洲華人生物科學家大會

第十屆美洲華人生物科學家大會 (The 10th SCBA Symposium)已於2004年7月18至23日在北京劃下完美句點,多年來美洲華人生物科學學會(SCBA)致力於會員間的交流及相互協助,也致力推動生物科學學術專業上的精進。SCBA成立及努力的目標任務包括以下五點:

一、加強生物科學研究
二、引導生物及醫學知識的向上提昇
三、提昇會員之職能及工作機會
四、促進會員間之專業交流
五、建立會員精神及國際合作

為達成此任務, SCBA不斷以創新的技術及方法來克服科學性假說,主要目標即是達到『科學創造美好生活』的境界,並創造獨特及深遠的專業聲譽,而較其他性質類似的學會更為國際及全球所認同。 SCBA會員在過去二十多年來不斷地超越其他競爭者,對SCBA會員而言,藉由科學的創新及改造來促進美好的生活,並不是一種行銷用語或是空洞承諾,而是一種熱情追求完美卓越的生活方式。

雖然華人向來以中醫藥生醫科學家較負盛名,但SCBA也有來自不同種族及不同國家的會員,這些都是我們敬愛的工作夥伴、成果卓著的研究者及良師益友。2004年對SCBA及其會員是值得期待的一年,會員之間的緊密聯繫及溝通將更增強大會的聲譽、生產力,以及創造力,從而產生改革創新,提昇生活價值觀。

身為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者是具有時代使命感的。在基因研究時代後所衍生的機能性基因體及蛋白體研究,已加強人類對生命機能的基本了解,這些新發現及研究相關資訊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考驗人類。在資訊科技進步、各家學說及知識整合發展的時代,也促使我們更快速實行創新研究;因此,科學家改善全人類生活品質之理想並非遙不可及。

美洲華人生物科學家大會已經逐漸成為國際上知名且重要的學術集會,為了達成大會的任務目標,藉由在美國、加拿大、香港、新加坡,及台灣等不同地區所舉辦的各項學術研討會及雙年年會,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生物學者、生化產業界專家、醫藥界人士、創業投資領域精英、政府代表等發展生物醫學研究與產業的相關人士不斷的交流,進行學術及其他經驗的分享與創新觀念的互動啟發,將使華人生物科學的發展更具國際視野。
《文/攝影:Joseph K.-K. Li, SCBA Executive Director; 圖:SCBA會長 施景虹院士(Jean Shih)開幕致詞; 編譯:孫靜美,沈世華》

學術活動
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資源2004系列活動」

由國家衛生研究院主辦的「研究資源2004系列活動」將於8/26--9/7展開,活動依「生物資訊資源」、「生物醫學資源」、「衛生資料資源」,及「電子醫學圖書資源」四大主題,展開各項研討與教育訓練。

活動主要場次將於9月3日假台北榮民總醫院致德樓盛大舉行三場研討會,分別是「生物醫學資源」的細胞培養與品管研討會、「衛生資料資源」的全民健保研究資料庫開發與應用研討會,與「電子醫學圖書資源」的圖書資訊科技專題講座。另外,「生物資訊資源」部分將先行於8月26至27日假中研院生圖電腦教室,舉辦JEMBOSS基礎課程。活動內容對提昇研究資源運用,服務生命科學社群,將可發揮重要的功能。

活動研討重點在「生物醫學資源」方面,以細胞的品質管制演講與實驗課程為主;「衛生資料資源」則以健保資料庫為介紹用藥安全與藥品行銷之應用為主;「電子醫學圖書資源」以圖書資訊科技介紹為主;「生物資訊資源」方面,JEMBOSS 基礎課程介紹常用的軟體原理和使用方法,並提供電腦實作,讓學員能在課程結束後順利使用JEMBOSS進行序列分析的工作等主題。

國衛院為協助政府推動醫藥衛生科技研究、提昇醫藥衛生研究環境,於成立之初即設置研究資源處,藉由資源整合、技術支援、資訊服務及教育訓練等方式,提供國內醫藥衛生研究人員各項研究資源服務,目前已廣受研究人員使用的包括「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和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生資中心合作的「細胞庫」、「國家衛生研究院全球資訊網」、以及「醫藥衛生研究資訊網」(HINT)等,對國內生物醫學研究的「基礎建設」提供相當重要之資源。

「研究資源2004系列活動」今年邁入第七個年度,參與人士皆為各領域表現傑出者,相信能為國內生物醫學研究提供更豐碩的訊息及研究資源貢獻。

時 間:8月26日?9月7日
活動主題:衛生資料資源生物醫學資源電子醫學圖書資源生物資訊資源
詳細議程及線上報名,請參考活動網頁 http://www.nhri.org.tw/rr2004
《文:侯宜伶;圖:活動海報》

影音節目
國家衛生研究院演講系列:中醫藥現代研究新進展

演講題目: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for Cancer Patients
影音節目: 演講紀錄片
講者: 陳金泉教授 Professor Kelvin Chan
Director of Research & Development Division
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ong SAR, China
主辦單位:國家衛生研究院院外研究業務處
觀看影音節目需要 Windows Media Player 請按此處下載
《文/攝影:胡生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