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期 2004-09-02

健康知識
面對恐慌症 -- 藥物搭配認知行為治療

屬於精神官能症之一的恐慌症(panic disorder)是一般民眾較少聽到的名詞,據估算人一生約有1.5%的比例會經歷類似這種令人驚慌的「恐慌症」。恐慌症好發於二十餘歲晚期,但是根據台灣的臨床實例,目前也有部分的病患屬於退休老年病例。

恐慌症病因不明,除了生活環境因素,可能也與生理上某些生物機能失調相關。恐慌症的發作幾乎沒有特殊的預警,因此一旦發作時,那種無法克服的恐懼障礙,比一般人強烈;更因為沒有預警,也不知如何停止,這是患者在初次發作時,最無助的心理恐懼壓力,嚴重者甚而有頻死的感覺。恐慌症發作時症狀包括:心跳加速、心悸、出汗發抖或戰慄、呼吸困難有窒息感、噁心或反胃,害怕失去控制或即將發狂、胸痛、冷顫、臉潮紅等,而失去自我以及即將死亡的感覺更是恐慌症的特殊病徵。

即令恐慌症發作時產生難以言喻的恐懼感,但對身體而言並不會有傷害,由於患者發作時對此並不完全瞭解,因之伴隨症狀而來的失去控制或是即將死亡的感覺,是最難克服的障礙,所以有些病患會引發畏懼、憂鬱、自殺等行為。雖然恐慌症的發作時間不長,大約數分鐘到十分鐘左右;但是,因為會有無法預估的身體調適以及負面思考發生,因此病況發生時最適當的處理方式還是要求助精神科醫師。

恐慌症的治療除了藥物之外,最佳的方式為配合認知行為治療。藥物治療的效果佳,約有80%以上的患者可以達到病狀完全消失,療程約八到十二個月。由於療期較長,國內有些患者常不遵守醫師指示用藥,甚而排斥用藥,對於精神疾病的治療可謂十分可惜。而認知行為的治療,則是矯正患者將身體的錯誤訊息詮釋為快要死亡,訓練患者告知自己這是錯誤訊息,以度過極為惶恐的發作期;同時藉助呼吸訓練或是肌肉放鬆方式,幫助患者於病發時轉移注意力,並緩解身心不當反應。在藥物與認知行為方法雙管齊下,恐慌症的治癒機會非常之高。當然家屬在面對病患時,必須給予情緒上的支持,鼓勵病患,並且協助其持續就醫,方為對患者最佳的支持。
《文:林克明;攝影:沈世華;圖:精神醫學與藥物濫用研究組林克明組主任;本文改寫自2004/7/21自由時報專欄健康小雷達》

人事動態
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研究組蔡碧紋助研究員到職

蔡碧紋博士於民國93年8月30日就任為國家衛生研究院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研究組助研究員。

蔡博士為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學士及碩士;1993 年赴英深造,就讀雷汀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Reading) 應用統計所,跟隨 Roger Mead 及Steven G. Gilmour 兩位指導教授,研究主題為 Projective three-level designs robust to model uncertainty"。蔡博士於 1998 年取得應用統計博士學位,其主要論文於2000 年刊載於知名國際期刊Biometrika,目前尚有數篇論文完成,刻正審閱中。

蔡博士2002年曾任教於育達商業技術學院擔任助理教授,因熱衷研究工作,旋即轉任至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擔任博士後研究工作。任職中央研究院期間,除了從事基礎統計方法的研究,蔡博士另與哈佛大學丁美齡教授共同進行微矩陣基因資料的統計分析,這期間蔡博士所表現出紮實之研究及分析能力,深獲多方肯定。

蔡博士研究專長在微矩陣基因資料分析、實驗設計及應用統計等領域,其專長符合國家衛生研究院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研究組之研究方向,蔡博士的加入將協助進行多項臨床試驗研究、基因遺傳統計研究及生物資訊分析等任務,為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研究組以及多項跨組際生物統計研究發展貢獻心力。
《文/攝影:黃愛真》

院務紀事
癌症研究組諮詢委員會會議

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組睽違兩年的諮詢委員會於九十三年七月三十一日至八月一日,於台北榮民總醫院合作病房會議室召開。會議安排在星期六、日兩天假日舉行,特別請耶魯大學內科部腫瘤科主任 Edward Chu 醫師主持會議。

此次會議最主要是審查國衛院癌症研究組明 (94) 年度研究計畫及本年度的成果報告,並安排實地訪視行程。兩天的議程集中在各個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及未來計畫報告,癌症研究組依研究方向分為癌症藥物機轉與新藥研發、癌症免疫治療、癌症分子遺傳學、癌症奈米醫學等四組,分別於會中提出詳盡的報告。其中尤以李冠德醫師之研究 -- 「利用成人骨髓及臍帶血間質幹細胞進行肝臟細胞分化與分化時之基因表現」,研究題材新穎且成果卓著,更因本組多位研究人員均參與其中,引起熱烈討論。諮詢委員亦針對研究計畫部分有待加強之處,一一提出個人看法與建議,諮詢委員與研究者面對面互動頻繁,各研究人員紛紛把握機會當場向大師請益。

研究人員個別報告後,亦安排所有諮詢委員與國衛院吳成文院長及院內處張仲明處長進行座談。癌症研究組今年的整體表現有長足的進展,成果可圈可點,諮詢委員給予高度肯度,咸認癌症研究組多年來之努力,使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產生密切結合,極具發展價值。

由於癌症研究組業務包含臨床與基礎研究,諮詢委員會成員亦涵蓋兩部分領域專家學者,共有十位。此次諮詢委員會會議有六位委員與會,除了主席 Edward Chu醫師之外,尚有耶魯大學藥學系鄭永齊院士、加州大學達維思分校 (U.C. Davis) 癌症中心龔行健院士、紐澤西大學藥學系劉昉院士、新加坡約翰霍普金斯臨床中心張元吉教授、及加州希望之城醫學中心閻雲醫師。
《文/攝影:蔣秀月;圖:癌症研究組諮詢委員(左起順時鐘方向)龔行建教授、閻雲醫師、張仲明處長、Dr. Edward Chu、劉昉教授、張元吉教授,專注聆聽研究人員簡報》

會議報導
全民健康週學術活動

由行政院衛生署指導,雲林縣衛生局及臺大醫院雲林分院主辦之「全民健康週活動」於民國九十三年八月廿至廿二日假雲林縣縣政府、衛生局及文化局前廣場舉辦。國家衛生研究院醫療保健政策研究組「建構病人安全體制研究」計畫主持人侯勝茂兼任研究員(行政院衛生署病人安全委員會之主任委員/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理事長),為促進全民對於醫療安全之重視,協同該計畫研究團隊於八月廿二日假雲林縣文化局前廣場設置「病人安全—民眾『知』的權利與義務」園遊會攤位。

研究團隊於會前根據美國骨科醫學會提供之病人安全資料,製作之病人安全衛教單張褶頁及海報,亦於會場發送予民眾以宣導及提升民眾之認知。此外,現場亦辦理「有獎徵答活動」,請民眾一同參與病人安全之相關問答,同時對民眾進行病人安全衛生教育,增進民眾對於自身醫療安全之知識與意識,活動成效良好並圓滿落幕。
《文:陳欣欣、黃韻錚;攝影:陳欣欣; 圖1:「病人安全—民眾『知』的權利與義務」攤位;圖2:病人安全衛教單張褶頁》

學術活動
國家衛生研究院學術演講系列 / 葉昭廷 教授

講題: Establishment of an authentic HCV replication system
主講人: 葉昭廷 教授 (Chau-Ting Yeh, Ph.D.)
    長庚大學醫學院內科部 教授
    長庚紀念醫院腸胃科 主任
時間: 93年9月3日(星期五)下午三時至五時
地點: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地下一樓B1B演講廳
主辦單位:國家衛生研究院院內研究業務處
本演講屬公開性質,歡迎踴躍參加
《文:賴芸;圖:葉昭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