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為一自然界生成的金屬,是一種具有高度毒性的元素。汞具有許多型態,一般溫度計中有閃閃發亮的銀色液體稱為汞元素,隨著溫度的增加,會變成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汞會和其他元素結合成無機汞化合物;也會與含碳的化合物結合成有機汞化合物,最常見的是甲基汞。汞中毒不單是在直接暴露人群中會造成病變,汞對胎兒的健康也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人類可能透過呼吸、飲食和接觸受汞化合物污染的物質而受到暴露。汞可能透過火山、地氣的蒸發、水域、廢棄物的焚化、電廠的燃煤,以及使用汞的工業而釋放進入空中。大氣中的汞終究會掉落並囤積在水域中。魚類因水通過鰓以及吃水中的微生物而吸收甲基汞,導致污染。此外,電池中都含汞,所以廢電池之處理確是環保的一個大問題。
然而,魚體內的汞也可能來自受到人為汞污染的水。一九五○年代,大量的汞被工業倒入日本九州的水俣灣,許多人因吃了該海域受汞污染的魚和貝類,而發生神經系統病變及死亡。此事件所發生的疾病,被統稱為「水俣病」,在懷孕期間食用這些遭汞污染的魚的婦所生下的小孩中,也有高比例罹患「水俣病」,症狀包括精神智障、動作不協調、不正常的反射動作、語言障礙,以及癲癇。
一般而言,魚類的甲基水含量是不高的,但只有少量的魚類可能會超過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所設一PPM的人類食用限制,多是處於食物鏈上層的大型魚類,像是鯊魚(包括魚翅)、鮪魚和旗魚等。通常來說,少量吃魚和貝類並不會有健康上過度的顧慮。
魚和貝類有許多營養上的好處,是健康飲食的重要來源。由於胎兒及幼兒對汞特別敏感,為了安全起見,美國FDA和環保署仍建議,幼兒、懷孕中、計畫懷孕或哺乳中的婦女,不要食用含汞量較高的魚類,像是鯊魚、鮪魚、旗魚、鯖魚和馬頭魚。為保持營養,建議婦女和小孩每週可以食用十二盎司(每日平均兩餐)含汞量低的魚類。
另值得一提的是,補牙用之「銀粉」含高量之汞元素,進食時,有揮發出汞氣體的傾向。其對人體健康有不良影響的鐵證雖缺,但為安全起見,北歐有些國家已禁用,國人也許可效法改用無汞之化合物,作為補牙材料。
《文: 張惠華; 攝影: 沈世華; 本文原刊載於94.3.16自由時報健康小雷達》
依據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環境中長期的砷暴露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極高的相關性,而砷暴露造成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缺失,已被認為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組,進行砷暴露造成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缺失之研究,近期已獲得重要研究成果。
在此研究中,我們採用豬的主動脈內皮細胞及人類臍帶靜脈內皮細胞,作為實驗的材料,在細胞培養狀態下,施以不同濃度的砷暴露,然後分析細胞内氧化還原狀態(GSH/redox)及訊息傳遞分子的變化,並進一步瞭解此種變化,是否會對氧化還原狀態敏感的轉錄因子(AP-1和NF-κB)及其下游的基因表現產生影響。
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砷暴露會影響血管內皮細胞內氧化還原(GSH/redox)的狀態,並調節對氧化還原狀態敏感的轉錄因子(AP-1和NF-κB),在低砷暴露時,會引發血管內皮細胞內的保護機制,使細胞免於砷暴露所造成的損傷,在高砷暴露時,則會造成血管內皮細胞的凋亡(apoptosis)。在此研究中,我們進一步探討砷暴露,如何調控血管內皮細胞內一氧化氮合成脢(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的活性,我們證明了砷暴露會減低血管內皮細胞中Akt1和一氧化氮合成脢的蛋白質含量,同時抑制一氧化氮合成脢的活性,進而造成細胞毒性。
這些研究結果將提供活體外的實驗證據,以佐證在流行病學及活體內的研究結果,根據此研究結果,我們將能夠更進一步瞭解,砷暴露是經由影響血管內皮細胞內的那些特定因子,進而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分子機轉,未來,將有助於我們正確地評估,如何預防、早期診斷、及治療由砷暴露所造成的心血管疾病,例如: 粥狀動脈硬化,高血壓等疾病。
這些研究結果已分別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 和 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參與此研究的主要人員,包括研究助理蔡峰源、葉斯清及暑期生謝耀文,在此一併致謝。
《文:鄒粹軍;圖:不同劑量的砷暴露對主動脈血管內皮細胞內 glutathione (GSH) 之影響》
即將於四月廿五、廿六日盛大舉行的「國家衛生研究院十周年及院區落成慶祝大會」,除了一系列學術活動之外,為了鼓勵同仁發揮多元才能,並踴躍參與院內活動,在院區建築陸續完工之際,特別於院慶前夕舉辦呈現國衛院竹南院區建築群之美的「百年之家-國衛院竹南院區」攝影比賽。
竹南院區建地廣大,建築群亦經過精心設計,從同仁眾多之參賽作品,可窺見竹南院區建築的多般風貌。
此次攝影比賽院內同仁熱心參與,競爭激烈,總計121件作品報名參賽,其中包括許多院區內夜景作品,運用光線與建築物間線條光影的變化,不少精采作品令評審委員刮目相看;另外,也不乏晴空萬里展現國衛院光明前景與周邊景觀環境關係之佳作;更有同仁在院區周邊尋找高角度拍攝建築群全景、或運用院區內景觀、動植物對照,襯托院區建築之剛正,象徵學術研究剛柔並重、嚴正中不失精細之精神。
經過七位評審委員逐一審件、仔細評估,並多番討論之後,評選出五件得獎作品:
冠軍金牌由院內處陳吳銓拍攝之「耕耘與成長」奪得(上圖);意涵構圖: 研究是需要長時間的耕耘 才能由小幼苗成長茁壯……跟大樹一樣, 研究(=研究大樓)耕耘(=挖土機)小幼苗(前方左)大樹(前方右)。
銀牌兩件作品分別由主任秘書室林聖玉「宏構」(圖左二)及院長室實驗室林聖傑「光明與秩序之美」獲得(圖左一)
銅牌得主分別為生統生資組賴立偉「延」(圖左),及生技藥研組鄧怡芳「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圖右)
評審委員經過熱烈討論,又特別評選出佳作推薦作品,將與前五名得獎作品一起陳列於院區供同仁觀賞。本次攝影比賽評審委員除院內五位對院區建築及攝影專精之代表外,另外亦邀請本院多媒體簡介製作人吳勳憲導演,及聯合報資深攝影記者徐兆玄先生擔任評審。
佳作名單及作品如下:
1. 林介華「下班後,寧靜的美」
2. 林聖玉「窺」
3. 吳穎朋「層次之美— 多樣風貌的百年之家」
4. 蘇文川「春之國衛」
5. 陳吳銓「智庫」
6. 林凡凱「建築群系列-黑夜」
7. 林金雀「輝煌」
《文:沈世華;圖:得獎作品》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為加強醫療院所對於結核菌檢驗政策及技術之瞭解,與國家衛生研究院臨床研究組共同合作辦理「分枝桿菌檢驗政策及品管研討會」,以期提昇醫療院所對於結核菌之檢驗品質。研討會將於4月21日下午二時於成功大學醫學院第四講堂舉辦南部場次。
研討會內容包括:台灣分枝桿菌檢驗政策及品管執行、國際性分枝桿菌痰塗片品管策略、分枝桿菌痰塗片之重要性、分枝桿菌實驗室品管現
況及痰檢體品質,及分枝桿菌痰塗片方法,並將進行綜合討論。
主辦單位: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中華民國醫事檢驗學會
講師介紹:
蘇益仁: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臨床研究組主任
林 頂:疾病管制局副局長
楊國禧:疾病管制局第四分局長
吳怡君:疾病管制局結核病組組長
周如文:疾病管制局研究檢驗中心分枝桿菌中央級實驗室負責人
余明治:台北市立萬芳醫院主治醫師;前省慢防局實驗診斷組主任
吳竹蘭:林口長庚醫院臨床病理部主任;中華民國醫事檢驗學會常務理事
《文:臨床研究組;攝影:陳麗秋》
研資處企劃組美工服務於九十四年四月十二日正式開始收件,提供大型海報編排及輸出服務,歡迎院內同仁使用!
配合院慶活動的成果海報展示,國衛院企劃組特別改善大海報輸出的速度和品質,並指派專人服務。海報輸出服務內容以及注意事項,已公佈於院內網站企劃組網頁。目前採行使用者付費方式,作業流程簡便,申請案由單位主管核准,企劃組收取電子檔後計價、排程輸出、交件。收費方式則以每月製作支出分攤表的方式,由會計室直接扣款。
海報輸出機解析度可達1200dpi x 600dpi,輸出速度可達每小時36平方英呎,並有普通紙,亮面紙,以及防水膠紙供使用者選用,計價標準則因紙材的成本以及墨水的使用而有高低。海報底色設計會影響海報列印的成本和時間,加印底色除大量耗費墨水外,輸出時間亦加長,因此加印底色稿須加收費用。為節約資源,建議同仁儘量減少使用底色,並避免採用深色背景。
經過測試,估算85cm x 145cm海報約一小時內可以完成輸出;同仁製作海報時,若預先將版面設定成海報輸出的實際大小,並檢視所有的圖形文字可以正常預覽,將可省去版面調整時間,提早交件! 院慶活動在即,在此提醒同仁儘早於四月二十日中午12:00前送件,我們將竭誠為大家服務!
《文:李桂玉;攝影: 沈世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