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與黴菌互相制衡而共處一室,例如青黴菌分泌的青黴素會殺死細菌,而在物競天擇的機制下,細菌則發展抵抗黴菌的能力。健康的人體內免疫力和細菌、黴菌等微生物維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狀態。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或是細菌生長受到抑制,彼消我長之下,黴菌趁虛而入,大量繁殖,進而造成黴菌感染。因此,不當使用抗細菌的抗生素,即是增加黴菌感染的重要因素。
比細菌進化階段還高的黴菌,適合生長在溫暖、潮濕的地方。而台灣地處亞熱帶,是黴菌繁殖的溫床。黴菌不但造成局部性的皮膚感染,像頑癬、香港腳及婦女陰道感染等,還會引起散播性的全身感染,甚至導致死亡。
近年因免疫系統功能缺陷患者,例如愛滋病患、糖尿病患、接受化學治療的癌症病患或器官移植患者,及老年人與早產兒人數逐年增加。此外,各種侵入性醫療器材和抗生素的不當使用,導致在醫院內發生黴菌感染個案數節節上升。
以美國為例,自1989年起,屬於酵母菌型黴菌的念珠菌已晉升為院內感染病原菌的第四位。國內也不例外,根據某醫學中心研究,其酵母菌型黴菌感染佔全院的院內感染比例明顯增加,由1981年的1.8%上升為1994年的15%,近年來,酵母菌型黴菌也已成為台灣各大醫院最常見的院內感染致病原之一。
由於黴菌與人類一樣屬於真核生物,因此,抗黴菌藥的發展常因不良的副作用而有所限制,目前,抗黴菌藥的種類不多、副作用強,是治療黴菌感染的瓶頸。另外,為了治療頑強的細菌,使用廣效性抗生素的同時,也抑制了非致病性的細菌群,進而破壞細菌與黴菌的生態平衡,使得黴菌有機可趁,連鎖造成黴菌感染。抗黴菌藥物因黴菌感染個案的增加而被頻繁使用,也是加速黴菌產生抗藥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防黴之道在於審慎使用抗細菌藥物,例如,沒有症狀的菌尿症不要使用抗生素;正確使用類固醇,以免不當抑制免疫系統,例如氣喘使用類固醇噴劑,一定要漱口;減少不必要的中心靜脈導管和高單位靜脈營養與使用留置尿管等,都是預防之道。
除此之外,在個人生活習慣上,常保持居家環境及個人的潔淨與乾燥,例如,運動後馬上更換衣物,以及不和他人共用盥洗用品、鞋類、及衣類等。
《文:羅秀容;圖:羅秀容實驗室研究團隊,上排左二為羅秀容博士;本文原刊載於2005/9/21自由時報健康小雷達專欄》
主講者: Prof. Jau-Shyong Hong 洪昭雄教授
Head, Neuropharmacology Section Lab of Pharmacology & Chemistry,
NIEHS, NIH
演講主題: Inflammation-mediated Degeneration of Dopaminergic Neurons:Mechanisms, Interventions and Relevance to Parkinson's Disease
時間: Oct 18, 2005 (Tuesday) 10:00am - 11:30am
地點: Auditorium III, 1F, Second Campus, 309 Song-De Rd, Song-De Branch, Taipei City Hospital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松德路309號)第二院區一樓第三講堂
演講主題: Development of Novel Anti-inflammatory Therapy for Inflammation-related Diseases
時間: Oct 19, 2005 (Wednesday) 10:30am – 12:00noon
地點: R1-1122 Auditorium, Research Building I, Zhunan Campus, NHRI
國衛院竹南院區(苗栗縣竹南鎮科研路35號)研究大樓R1-1122演講廳
《文:林佳憓;圖:洪昭雄》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國衛院)第四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於9月26日假行政院衛生署舉行,由侯勝茂董事長主持會議,會中國衛院于重元主任秘書報告最新院務發展,並由精神醫學與藥物濫用研究組林克明組主任就該組之設立及發展情形進行專案報告。
精神醫學與藥物濫用研究組成立迄今將近一年,其使命在於開展臨床,轉譯及基礎科學研究並融入跨國界的視野,來增加國人對心理健康、精神疾患及藥物濫用之認識,改善精神醫療領域的治療能力,以提供國人日益有效之醫療及復健預防方法。主要任務包括:
本次會議並通過「九十五年度工作計畫及收支預算」暨「九十四年度半年期財務報告」及「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人員退休、撫卹及資遣要點」修正案等重要議案。
《文/攝影:何書賢》
目 的:為促進世界各地生物及醫學領域之華裔專家學者及研究人員之交流,經由此學術討論會議,交換研究心得與成果,並討論當今全球生物與醫學新興研究方向,進一步促成國際間之學術交流與合作。
主辦單位:美洲華人生物科學學會(Society of Chinese Bioscientists in America, SCBA)
日 期:2006年7月19-23日(星期三至星期日)
地 點:Hyatt Regency Hotel, San Francisco, USA
5 Embarcadero Center,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94111, USA
Hotel Registration phone: 415-788-1234; Fax: 415-981-3638
大會網址:http://www.scba-society.org→2006 meeting
大會語言:英文
大會暫訂八個主題,針對基礎、應用、臨床之醫學研究、新興之生物醫學科學,及生物科技研究等領域進行深入探討。暫訂主題如下列:
1. Biotechnology and Biopharmaceuticals
2. Nanotechnology, Chemical and RNA Biology
3. Immunit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4. Stem Cell Biology & Cell Therapy
5. Chromosomal Biology and Genome Dynamics
6. Signal Network and System Biology
7.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of Proteins
8. Neurosciences, Aging and Degenerative Diseases
與本次大會相關事項與報名截止期限如下列,詳細資訊請參考大會網站:http://www.scba-society.org →2006 meeting
1. Abstract: 2006年3月10日
2. Travel Fellowship Application: 2006年1月30日
3. Travel Fellowship Notification: 2006年4月1日
4. Early Registration: 2006年6月1日
5. Hotel Reservation / Registration Deadline: 2006年6月15日
6. Opening Reception (Location will be posted later): 2006年7月20日
7. Closing Banquet at Empress of China: 2006年7月23日
SCBA成立及努力之目標任務為加強生物科學研究、引導生物及醫學知識的向上提昇、提昇會員職能及工作機會、促進會員間之專業交流,以及建立會員精神及國際合作,為了達成大會目標,藉由在美國、加拿大、香港、新加坡,及台灣等不同地區所舉辦的各項學術研討會及雙年年會,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生物學者、生化產業界專家、醫藥界人士、創業投資領域精英、政府代表等發展生物醫學研究與產業的相關人士不斷的交流,進行學術及其他經驗的分享與創新觀念的互動啟發,期使華人生物科學的發展更具國際視野。
《文:黃蕙嵐,沈世華;圖:大會網站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