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裡,氧是含量最多的元素。在生物界裡,對真核細胞生物而言,氧是其進行各項生命活動所必須的,例如,在能量代謝的最後一個步驟,氧分子扮演電子接受者的角色,吸收在能量代謝過程中所產生可造成細胞傷害的電子,形成無害的水。由於能量代謝的效率取決於氧分子的濃度,如何維持氧濃度的恆定遂成為有機体生存發展所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以人類個體為例,已發展出結合體內氧濃度感受器和造血系統機制來維持體內氧濃度的恆定。然而,當缺氧的情況因心血管、肺、和血液方面的疾病造成時,細胞為了度過缺氧危機,也發展出多種反應機制:包括增加葡萄糖運輸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的合成以增加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增加部分酵素的合成以促進醣解反應製造能量,及促進分泌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以引發血管新生(angiogenesis)等。
研究發現,這些反應機制主要透過HIF-1alpha調控。在正常氧濃度下,細胞內HIF-1alpha蛋白的特定胺基酸經由phosphorylation、acetylation、hydroxylation而被快速降解(degrade)。但在低氧情況下,細胞內HIF-1alpha蛋白的降解被抑制,導致HIF-1alpha蛋白增加。HIF-1alpha結合HIF-1beta而成為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進而促進下游基因的表現(目前已辨認出40個基因),引發上述細胞在缺氧下的過渡反應機制。因此,HIF-1alpha在腫瘤的生長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因為在腫瘤生長的早期階段,在缺乏血液供應下,癌細胞的快速生長分裂造成局部缺氧,此情況若不改善,癌細胞將會死亡。但缺氧刺激HIF-1alpha上升,使癌細胞得以存活。因此不難理解為何臨床發現多種癌細胞都表現高量HIF-1alpha。
有趣的是,在轉移的癌細胞中也表現高量HIF-1alpha。細胞實驗證實HIF-1alpha可促進大腸癌細胞的轉移。因此,HIF-1alpha對腫瘤的生長和轉移是極重要的。
此重要性反過來顯示HIF-1alpha會是一個絕佳的抑癌標靶,因為抑制HIF-1alpha意味同時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實際上,此構想已被化成行動。研究顯示,YC-1這個用於抑制血小板凝聚的化合物,能抑制細胞內HIF-1alpha的表現,因此,YC-1被重新考慮用於腫瘤治療。動物試驗亦顯示,YC-1能抑制數種人類癌細胞的生長。除了YC-1,多種腫瘤治療劑都被發現能抑制細胞HIF-1alpha的表現,這些發現指出,抑制細胞HIF-1alpha表現的能力可用來當作篩選抑癌、以及抑制血管新生等藥物的參考指標。
本文參考
Park et al. (2004)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related diseases and prospective therapeutic tools. J Pharmacol Sci 94, 221-232.
《文/圖:林聖光;攝影:沈世華》
嚼食檳榔對身體的影響,除了廣為人知的口腔疾病,如口腔白斑、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以及口腔癌等,還可能與現代人最關心的健康問題—肥胖有關!
嚼食檳榔與肥胖,對我國民眾而言都是非常重要之健康問題。嚼檳榔一向是南亞及東南亞地區人民特有的行為,台灣也有相當多的人有嚼食檳榔的習慣,據估計,我國約有10%的人口、高達200萬人嚼食檳榔。
而隨著物質的富裕及飲食習慣、生活型態的改變,肥胖亦逐漸成為我們需要重視的問題。據調查我國成年人的肥胖盛行率達10%,可謂不在少數。嚼食檳榔與肥胖二者對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前者為口腔病變的主要元兇,後者則是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除此之外,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檳榔的健康危害並不僅止於口腔,檳榔對人體造成的影響,可能相當廣泛,包括代謝系統及心血管系統等。
從國家衛生研究院2001年國民健康調查資料分析,以台灣地區20-59歲男性非原住民為對象進行之研究發現,現在有嚼食檳榔習慣者比率約16%,加上已戒除者則達20%以上,所有研究樣本中,每百位有十六位肥胖。進一步對照分析,每百位現在有嚼食檳榔習慣的人中二十人以上呈現肥胖,反觀未曾嚼食者的只有十五人。假設年齡、教育程度、生活型態等因素皆相同的條件下,有嚼食檳榔習慣者肥胖的風險為從未嚼過者的1.5倍。顯而易見,紅唇族的肥胖風險較高。在英國一項針對孟加拉裔移民進行的研究也有相似的發現,嚼檳榔者成為中央型肥胖,也就是俗稱的「中廣」身材的機會較高。
可能有人覺得不解,檳榔本身熱量並不高,何以兩者間會有關係?據研究推測可能與檳榔中含有一種特殊生物鹼—檳榔素有關。有學者指出,檳榔素可能具有促進食慾的效果。然而其中真正的關聯性,則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始能加以釐清。
嚼食檳榔的朋友們可能常同時伴有吸菸、飲酒等生活習慣,也容易忽略對自身健康的維持,例如缺乏規律的運動習慣、飲食營養不均衡等等。目前我們已發現嚼食檳榔與肥胖可能大有關係,所以無論中間的機制為何,這一點都值得提醒嚼檳榔愛好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遠離檳榔等有害物質,並注意均衡的營養攝取,養成運動習慣,才能夠維持健康,為明天的工作繼續打拼!
《文:張文瓊;圖:衛生署宣導手冊;本文原刊載於2005/10/5自由時報健康小雷達專欄》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合辦之「2005年抗生素抗藥新知及抗藥性測試國際研習會2005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International Workshop」於10/3、10/5、10/7分別於台北、台南、台中舉行了三場圓滿成功的研習討論會。此研習會之主要演講者Janet A. (Fick) Hindler為國際知名之微生物抗藥測試專家,並由林口長庚醫院吳竹蘭主任、成功大學醫學院吳俊忠主任及國家衛生研究院臨床研究組楊采菱助研究員擔任現場主持及解說。與會者超過八百人,除各醫院之醫檢師及感控工作人員外,亦包含許多感染醫師、臨床公衛及學術界人士。
Hindler女士擔任美國「國家臨床實驗室標準委員會(NCCLS)」,現名為「臨床及實驗室標準機構」(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中之細菌抗藥測試委員會主席與委員已有多年歷史,為制定及更新細菌抗藥測試準則之主要成員。她綜合對這些測試準則之歷史及演變的熟知,與其擔任多年臨床微生物抗藥測試主管及在美國與世界許多國家進行教育訓練之經驗,將不同細菌之抗藥機制、最新測試方法,及抗藥結果之重要性,以清晰之口才,條理分明地一一精采說明。會中亦討論2005年CLSI的細菌抗藥測試新準則、哪些菌應測試何種抗生素、選擇性報告、抗藥測試品管、及判斷何時需做抗藥測試等寶貴實務經驗,並提供許多如何加強與感控人員及感染醫師溝通之實例,且特別強調當需使用抗生素時適當用藥,而不需使用抗生素時則不用之正確判斷與選擇之重要性,以降低抗藥菌產生及延伸之機會。
在其演講結語中,Hindler女士再度強調臨床微生物實驗室抗藥準確測試之重要性。她特別舉例:如果生化實驗室漏測一病人之高血糖,延誤的是一位糖尿病人之診斷;但如微生物實驗室漏測出一病人之抗甲氧苯青黴素(methicillin)葡萄球菌(MRSA),則可能因而延遲用藥或感控措施,造成此菌傳染至其他病人或醫療人員,導致引起院內或社區之感染及擴散,故其影響範圍乃為更多人及更多層面,Hindler特以此鼓勵所有在此相關領域投注心力之工作者。
《文/攝影:楊采菱;圖一:Janet A. (Fick) Hindler;圖二:Janet於CDC進行特別演講/疾病管制局提供》
講 題: The Development of Genetic Statistics in NTU
主講者: Prof. John Jen Tai (戴 政 教授)
Institute of Epidemi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時 間: 10:00am, 11/01/2005
地 點: 9th meeting room, B1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NHRI Zhunan Campus
歡迎踴躍參加!
《文:洪冠宜;攝影;黃偉亨:圖:竹南院區行政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