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台北醫學大學邱文達校長與該校多位主管一行20餘人蒞臨國衛院竹南院區參訪交流,並於國衛院會議中心第一會議室由雙方簽訂學術合作合約,開啟實質合作的嶄新一頁。
國衛院與台北醫學大學過去已有密切的合作,在癌症研究與藥物研發上已進行多項計畫與學術交流。預期國衛院與台北醫學大學未來在神經腫瘤、幹細胞、新藥研發等方面,將推動更為積極的合作計畫。目前彭汪嘉康院士為台北醫學大學神經腫瘤科學中心與癌症中心主持人之一,研究重點包含神經腫瘤研究、新藥開發與臨床試驗、Proteomic (Tumor markers)、與肺癌研究,國衛院並有多位研究人員參與該中心計畫。台北醫學大學之藥物研發團隊由藥學院王惠珀院長與生藥學研究所徐鳳麟所長主持,進行多項抗癌藥物之研究與開發、代謝症候群藥物之研究與開發(糖尿病、高血脂)、以及由天然資源探索神經作用藥物等,並參與生技製藥國家型計畫,向來與國衛院研究團隊合作密切。在幹細胞研究方面台北醫學大學也有良好的成果,將與國衛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進一步合作。〈更多內容〉
《文:編輯中心陳麗秋;攝影:秘書室何書賢》
目前 WHO 流感病毒偵測系統的抗原鑑定是利用雪貂抗血清來進行紅血球凝集抑制試驗,然而此血清學鑑定方法耗時費力且有實驗誤差,相對地核酸定序技術具有快速、便宜且精準的特性,因此逐漸應用於流感病毒偵測系統。儘管如此,目前的基因定序分析並無法有效地預測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因此國衛院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研究組熊昭組主任研究團隊與疫苗研發中心李敏西副研究員,結合血清數據及基因定序的資料,利用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方法來找出可能的抗原變異位點,進而建立預測模型,此模型建立以後,只需要利用基因序列即可預測抗原變異株,可加速流感疫苗株的選取。
方法與原理
因為流感病毒株的抗原距離是利用雪貂的紅血球凝集抑制實驗所定量的,因此從文獻上收集雪貂血清的資料,並從 public domain 下載、或是直接由文獻中擷取流感病毒株的 HA1 基因序列,共收集 1971-2002 年份分離出來的 45 株 H3N2 病毒株,181 筆配對的抗原距離及胺基酸序列比對資料,以此資料作為訓練資料組,利用迴歸分析去找出能夠反映抗原距離的胺基酸位點,並建立預測模型,為了驗證此模型的效能,另外收集 1999-2004 年份分離出來的 19 株病毒株,96 組配對的抗原距離及胺基酸序列比對資料當作確效資料組。迴歸分析在訓練資料組共找出 20 個可能的抗原變異位點,利用這 20 個胺基酸位點所建立的預測模型對於訓練資料組及確效資料組其預測抗原變異株的準確率分別為 93.4% 及91.7%,由於新的流感病毒常產生新的胺基酸突變位點,此預測模型需定期更新。
《文:生統生資組廖玉潔博士/熊昭組主任;圖:Bioinformatics期刊》
儲備疫苗只是一個起始點。7月出刊的國際期刊「自然(Nature)」中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執行長Tadataka Yamada博士、法國巴斯德研究所所長Alice Dautry博士及維康信託基金會負責人Mark Walport博士提供全球禽流感化險為夷的途徑。
全球在H5N1禽流感病毒大流行的陰霾壟罩之下,一些現況突顯了事態的嚴重性,令人不寒而慄:H5N1禽流感的高傳染力、控制病毒散布的能力有限、以及現代國際運輸系統的便捷性,均可能加速疫情流行時導致全球性的危機爆發,我們可以應變的時間大幅減少。最近以1918年流感大流行資料所建立的一些模式進行預測的結果顯示,未來的大流行可能造成5000-9000萬人死亡,其中95%的死亡個案將可能發生在開發中國家。這些地方通常人口密度很高、衛生狀況惡劣,以及公共衛生介入管道非常有限。透過施打疫苗可能是好的預防方法,但是即使在已開發國家,對抗一種大流行的病毒株疫苗也需要6個月製造及運送的時間。更有甚者,疫情爆發初期的12個月內,全球製造流感疫苗的生產力估計僅能達到5億劑,並且目前尚無全球性籌措資金的配套機制。
好消息是,世界衛生組織已宣布將儲備H5流感疫苗,且幾家製造商已經表明願意參與此項計畫,其他製造商則表示支持但要等獲得更多細節才願意作出承諾。世界衛生組織也負責著手建立一個疫苗配置的政策架構,並提出一些使用上的建議。此外,倫理架構及資金募集、調配與分配的系統也都必須與會員國共同籌劃發展。〈更多內容〉
《文:衛政研發中心吳萃慧、疫苗研發中心曹靜合譯;圖:疫苗研發中心》
8月1日- 9月5日山水畫名家司徒錦鷹與王力紅伉儷的『豪情與婉約的對話』展覽。他們兩位的作品於國衛院圖書館辦理展覽,為期一個月,是國衛院福委會和圖書館共同合作,在院裡創造一個匯集人文與藝術的空間。
時值夏暑,花繁氣新,8月11日下午一點並舉行簡單隆重的贈畫儀式,圖書館更為大家準備冰紅茶和咖啡,讓同仁們浸淫在令人心馳神往的水墨工筆畫世界之餘,也能讓大家沉澱心靈消消暑氣。
畫展內容
這次展出的佳作共有四十五幅,作品中有對台灣山水的真情告白,也有來自大陸東北的冰雪風光,不僅呈現視覺上的美感,畫中所描繪的情境更令人心曠神怡。第一批展示作品中『五福臨門』即以台灣中部拉拉山上的神木群為寫生對象,在蒼鬱的神木群象中彷彿感受到時間的巨流下人類的渺小,以及對台灣森林永續保育的任務也有更深一層的體認。〈更多內容〉
《文/圖:編輯中心陳麗秋;上圖:(左起)畫家司徒錦鷹、職福會主任委員江東容、圖書館館長謝興邦;下圖:(左起)畫家王力紅、院長夫人石隆津、副院長夫人呂葉子、畫家司徒錦鷹》
結構生物資訊學研習會(電腦實習課程)
時間:2008年9月4日及5日
地點:中國醫藥大學互助大樓7樓電腦教室
生物安全與細胞培養研習會
自從2003年SARS事件後,世界各國均非常重視生物安全以及預防實驗室感染之實際運作和落實,依據衛生署「感染性生物材料管理及傳染病病人檢體採檢辦法」,感染性生物材料之操作人員,均需有足夠的生物安全訓練。本次課程主要目的在介紹生物安全相關法規與資源,微生物風險分類,個人防護,了解並遵守生物安全相關規範,保護自身安全和緊急應變處理等等。此外,亦將介紹細胞培養正確知識和管理,避免細胞污染,使實驗順利進行。
時間:2008年9月5日
地點:台灣科技大學國際大樓IB-101國際會議廳
說明:線上報名且全程參加者發給結訓證書
黴漿菌污染檢測實驗課程
時間:2008年9月11日
地點: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生資中心
說明:名額限20人,僅開放給參加「生物安全與細胞培養研習會」學員報名
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開發與應用研討會暨研習會
時間:2008年9月12日
地點:台灣科技大學國際大樓IB-101國際會議廳
報名方式:網路報名 http://www.nhri.org.tw/rr2008/
截止日期:2008年8月31日,額滿為止
主辦單位:國家衛生研究院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聯絡人:王旭川 scwang@nhri.org.tw
電話:(037)246166轉33617
《文/圖:生醫資訊服務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