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4 期 2009-08-06

研究發展
高溫炒炸食物中丙烯醯胺(AA)的含量資料及全國代表性的暴露劑量分析
Probabilistic assessment of acrylamide intake from certain foods cooked at high temperature in Taiwan

丙烯醯胺(acrylamide,AA)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歸類為人類可能的致癌物(Group 2A),也具有神經毒性。幾年前有研究發現,AA會殘存於高溫炒炸食物中的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經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產生,食材中若含有醣類、油脂與胺基酸如asparagine,在溫度超過120oC以上,就自發性地產生AA,而且炒炸愈久AA含量愈高。在老鼠試驗中,每天給予0、1000、10000、100000ng/g劑量AA的大藍鼠,在3個月後的腫瘤生成比例分別為0、27、86及100%(Chen et al., 2006,Toxicology Letters 165(3):250-256),因此許多國家已運用風險評估機制建立食品的AA資料庫作為監測標準,民眾也提高對食用油安全性的關切。人體經由長期攝取高溫油炸食物的而暴露於AA,對身體健康會造成多大影響,目前台灣食物中AA含量與相關食物攝取量對照資料尚有不足,有關單位正積極執行完整的調查研究。〈更多內容〉
《文: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組(環職組)吳焜裕副研究員(今為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副教授);編輯中心吳萃慧整理;審校:環職組劉紹興主任、吳焜裕副教授、黃至君博士》

學術交流
德國杜賽道夫大學(Heinrich-Heine-Universität Düsseldorf)參訪演講會議紀要
A visit to Heinrich-Heine-Universität Düsseldorf

筆者於7月11日至16日應德國杜塞道夫市(Düsseldorf)之Heinrich-Heine-Universität(杜塞道夫大學,簡稱杜大)藥理系之邀請前往參訪並演講;杜塞道夫大學藥理系在德國是首屈一指的系所,由Professor Karsten Schrör多年來所建立,以前列腺素及血管生物與栓塞為主軸的研究學系,筆者有機會與多位年輕學者交流,共享他們的研究結果。筆者曾在多國著名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一般與年輕學者的談話,大多談些研究結果及生活,並沒有實際看詳細實驗的資料,因而較可以在不同方面交換意見。此次參訪,則是到每個年輕學者的辦公室,討論他們的研究。他們都像在進行正式研究報告一樣,展示大量簡報檔,圖表密密麻麻,要聚精會神才能跟上進度。幸而有此類經驗,是以能從容不迫地參與是會,雖有點時差,仍可瞭解他們介紹的內容,能有理性且具體的討論並給予建設性的建議,雙方皆獲益。但對我而言,此種交流方式感覺較為乏味,且缺乏學術上一般的交換,連續聽了5、6個報告後,感覺非常吃力。對此大學最深刻的印象是,該校的年輕學者有很好的研究水準,所發表之論文都相當有影響力,最重要的是,其研究都相當有創新性。〈更多內容〉
《文:本院伍焜玉院長;圖:杜塞道夫大學網站》

會議報導
2009年致病性黴菌研討會紀事(一)
Summary of Symposium of Medical Mycology(Part I)

近年來由於侵入性治療頻繁地使用,免疫系統不全的病患日漸增多,使得各樣的侵入性黴菌感染逐年增加。又因抗黴菌藥物使用增加,使得具抗藥性的致病菌株隨之增加,其中又以念珠菌感染(candidiasis)及麴菌感染(aspergillosis)最受基礎研究與臨床醫學上高度重視。

為瞭解黴菌感染的現況與促進相關基礎研究的交流,謝維銓教授感染醫學文教基金會、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與本院共同主辦「2009年致病性黴菌研討會」,於7月18日在台大醫學院舉行。

研討會由台大醫院謝維銓教授揭開序幕,而後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海港醫學中心的Dr. John E. Edwards Jr.與香港中文大學的Dr. Patrick C.Y. Woo進行專題演講,兩位學者分別以不同基因的研究為例,強調基礎研究工作應用到臨床實際經驗之重要性,Dr. Edwards再以抗黴菌藥物之治療為題,回顧過去30年來所面對的課題。〈更多內容〉
《文: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研究組張德斌博士後研究員、羅秀容副研究員;圖:林志兆》

會議報導
如何發表文章在Nature系列期刊?(二)
How to Get Published in Nature Journals?(Part II)

三、如何準備一篇好的文章?
Dr. Miller提到一個好作者通常能講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而一篇好的研究論文通常有3個基本要素:(1)考慮周詳的研究、(2)完善的論文準備工作、(3)具有邏輯性的論述。

(一)考慮周詳的研究
Dr. Miller表示,在做研究之前要先確認:為什麼對該議題感興趣?你想瞭解的主要問題是什麼?你的初始假設是什麼?以及要用哪些方法來測試假設、否決假設或是蒐集證據支持假設?然而,光是有假設以及有很多資料並不一定能讓研究論文獲得接受,也不一定就顯得很科學,好的研究除了要管控實驗的一些條件之外,還要重複驗證你的資料,在過程中將一些剛開始未設想到的條件逐步掌握,並重複試驗以獲得足以解答問題的結果(close open loops)。Dr. Miller指出,常常有一些有趣的好的研究論文是取材自思考周密的研究但並非全如預期的研究結果。〈更多內容〉
《文/圖:Dr. Linda Miller演講資料;編輯中心吳萃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