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他命D的含量與動脈高血壓的風險到底有沒有關係呢?最近刊登於「自然(Nature)」期刊的一篇有關維他命D的文獻回顧報告指出,此篇文獻回顧分析1981年至2008年26篇有關非活性維他命D(25(OH)D)與動脈高血壓橫斷研究的資料,並以臨床資料檢視其相關性。維他命不足影響全球大約50%的人口,而維他命D缺乏症主要可歸因於生活形態改變(例如戶外活動減少)與環境變動(例如空氣污染),使人們減少日曬,而陽光中的紫外線B(UVB)是人體製造維他命D的主要光源,當皮膚接觸UVB後,皮膚會將存在於人體血液中的7-去氫膽固醇(7-dehydrocholesterol)轉變成維他命D,日常生活飲食攝取例如魚、蛋或添加維他命D的配方奶,僅能提供約10-20%的維他命D需求量。
維他命D不足的高盛行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公共衛生課題,因為以總人口死亡率而言,維他命D缺乏症是一項獨立的危險因子,而一些研究也發現,血液中維他命D的濃度高低與血壓有關,若缺乏維他命D,有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證據顯示,續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與低血鈣常見於維他命D缺乏的病患,間接地解釋了缺乏維他命D的症狀與動脈高血壓的關係。雖然副甲狀腺素與血壓相關性的機制仍不清楚,但已有大量證據顯示副甲狀腺素可以調節血液中的鈣及磷的濃度,鈣濃度會影響骨骼肌與平滑肌的收縮,使得血管變得僵硬進而促成動脈粥樣硬化,這樣的變化尤其常見於腎臟病患。〈更多內容〉
《文:編輯中心陳筱蕾編譯;圖片來源:Nature, Vol. 6, p. 623》
隨著老化所帶來體型及結構上的改變,身高減縮、肌肉流失被脂肪取代,或是因疾病、衰弱症狀而造成的體重減輕都會影響高齡者的身體質量指數(BMI),例如由70歲增長至80歲所造成的身高縮減,會使人體平均BMI出現假象性的增加(artifactual increase),男性平均增加1.5kg/m2,女性平均增加2.5 kg/m2(Am J Epidemiol. 1999;150:969-977)。這使有些學者質疑以BMI預測全死因死亡率(all-cause mortality)的研究,BMI是否是測量高齡者肥胖程度的適當指標,尤其是用在那些身體功能良好,體重較不可能減輕的高齡族群更值得商榷。
10月份的Annals of Epidemiology期刊有一篇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Karlamagnla博士研究團隊發表的文章,他們比較3種肥胖測量指數:BMI、腰圍(waist circumference,WC)及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預測肥胖但仍身體功能良好的高齡者與全死因死亡率的關係。研究團隊由「MacArthur Successful Aging Study」4000多名70-79歲行動能力佳的受試者的縱向研究資料中,篩選出1189名符合此研究身體功能與認知功能(cognitive functioning)要求的受試者,進行其12年資料的追蹤分析。在比例風險回歸校正性別、基準線年齡、吸菸習慣後,發現只有腰臀比與全死因死亡率有關聯(圖一),女性腰臀比的增加與全死因死亡率呈正比,而男性則是在腰臀比大於1.0之後才與全死因死亡率呈正比。〈更多內容〉
《文:編輯中心張喬菀編譯;圖:期刊封面》
日期:2009年11月16日(星期一)
地點:國家衛生研究院行政大樓第3會議室
(苗栗縣竹南鎮350科研路35號)
研討會議程及摘要格式連結
壁報投稿方式:Email壁報摘要至arnold@nhri.org.tw
壁報尺寸:寬150公分、高90公分。
投稿截止日期:2009年11月9日(星期一)
主辦單位: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立清華大學
聯絡人:國家衛生研究院學術發展處胡先生
聯絡方式:037-246166 轉33313
E-mail: arnold@nhri.org.tw
《文:學術發展處;圖:編輯中心》
日 期:2009年11月27日至29日(星期五至星期日)
地 點:台北榮總致德樓第一會議室
報名方式:網路報名
研討會議程:請按此參閱
主辦單位: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老年醫學研究組
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
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
協辦單位:台北仁濟院
聯絡方式:Tel: (02)33932198 Fax: (02)23563260
Email: tmcheng@nhri.org.tw
《文/圖:群健所老年醫學研究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