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米科技是這個世紀最重要的產業之一,從民生消費性產業到尖端的高科技領域,都能找到與奈米科技相關的應用。雖然奈米科技具有許多優點,但是奈米微粒製造過程亦有其潛在之風險,其在職場造成安全與健康效應日益受到關注,而其所引起之毒性或危害,現有的文獻資料絕大部分是細胞或動物試驗結果,但是有關流行病學之資料卻相當缺乏。因此,本院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組(以下簡稱環職組)與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以下簡稱勞研所)合作,研究奈米微粒粉體製造作業對勞工之健康危害,並界定較適宜之健康效應指標。
研究對象來源為13家奈米材料製造與使用之工廠,所製造的奈米材料包括奈米碳管、二氧化鈦、二氧化矽等,而對照組之受試者為同一家公司的辦公室行政人員。利用橫斷性與縱斷性追蹤之研究方法,探討暴露於奈米微粒的作業人員與未暴露之對照組在氧化壓力傷害、呼吸道發炎反應、肺功能、心血管疾病、抗氧化酵素活性、基因多型性、腎上腺固醇類荷爾蒙恆定及基因毒性等健康效應指標之差異與影響。研究資料之收集包含問卷調查與健康檢查,同時收集受試者之血液樣本、鼻腔沖洗液、呼氣濃縮物(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和尿液。目前受試者包括暴露組135人(70.7%)及對照組56人(29.3%)。〈更多內容〉
《文/圖:環職組》
制定無菸法的目標在於完全地消弭非自願性地二手菸暴露,為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於2009年出版「無菸政策之有效性評估(IARC Handbooks of Cancer Prevention - Tobacco Control, Vol. 13: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moke-free policies)」,評估實施菸草控制對非吸菸民眾免於吸入二手菸(secondhand tobacco smoke, SHS)的成效。此手冊共有11章,內容涵蓋二手菸暴露的健康影響、無菸政策的進展、無菸政策對商業休閒娛樂業的衝擊以及其他伴隨而來的結果、社會大眾對無菸政策的態度、限菸對二手菸暴露減少與健康的影響、限菸對抽菸行為的影響、以及居家限菸措施等。
二手菸煙霧包括主流煙與側流煙,主流煙是吸菸者吸入肺部後再吐出來的煙霧,側流煙為香菸靜置燃燒產生的煙,兩者的成分皆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之大量的懸浮微粒、以及多種致癌物。已有許多研究證實二手菸對人體的危害,然而對二手菸之暴露卻尚未訂出安全標準。訂定政策以保護非吸菸者有其必要,美國加州政府率先於1995年立法施行無菸工作場所;而更重要的是世界衛生組織於2003年議定「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WHO Framework Convention of Tobacco Control)」,並致力於提倡無菸環境。
二手菸暴露具急性與慢性的健康影響,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因二手菸暴露的健康危害包括成人的肺癌與心血管疾病、成人與孩童的呼吸系統疾病、以及嬰兒猝死症等,因此,實施無菸政策預期對公共衛生具即時與長期的利益,而後續的公眾教育與執行成果更為重要。在對經濟上的影響方面,已有研究證實餐廳與酒吧裡的商業活動並不會因實施無菸政策而減少。對健康的影響方面,也有不少文獻證實減少二手菸暴露是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病率的原因之一,且可降低員工呼吸系統疾病症狀的發生。在限菸令實施後,青少年的抽菸行為已明顯降低,而全面施行無菸政策後,更大大地降低抽菸的現象。值得重視的是,確實做好居家限菸或禁菸,不僅使得孩童減少二手菸暴露,同時也減少成人與青少年的抽菸行為。
此手冊可作為國家之衛生專業人士與決策者於訂定相關規範時之參考,有助於立法保護民眾免於二手菸危害的。完整的「無菸政策之有效性評估」手冊可於國際癌症研究署網頁下載。
《文:編輯中心陳筱蕾;圖:國際癌症研究署》
本院2010年1至2月各研究單位所發表的最新著作共有91篇期刊論文及1篇專書論文(詳附件清單)。清單內之論文依研究組筆劃分類,有興趣之讀者可從相關論文之出版平台取得全文,或本院網際網路首頁「本院簡介」下之「機構典藏系統」下瀏覽相關內容。
《文/圖:編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