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米科技與生物醫學的結合,即所稱的奈米醫學,為醫學診斷和處置的改進帶來新希望;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以新穎性奈米粒子為奈米載體的發展,分別針對細胞成像、藥物標的與基因傳遞等標示分子、標靶藥物與核酸的應用。
當奈米粒子的獨特特性(例如體積小且相對的極高的表面積與體重的比值,及物理化學特性)引發生物醫學應用上的無限潛能時,奈米粒子潛在的毒性也同樣引起關注;此外,奈米粒子應用於奈米醫學的多樣性使得毒性的顧慮更加複雜。超順磁性氧化鐵奈米粒子(Ultra-small Super Paramagnetic Iron Oxide, USPIO)在細胞核磁共振造影(Cellular MRI)中擔任了顯影劑的重要角色,且成功地應用於幹細胞治療,然而,USPIO在細胞內的標示效率低且考慮到使用上的生物安全性,都限制了其潛在的利用。
本院奈米醫學研究中心黃東明副研究員及其研究團隊發展了一項由紅血球微囊(RBC-derived vesicles, RDVs)組成的新穎性系統,在進行體外與體內之細胞核磁共振造影時可以有效率地傳遞USPIO至人類骨髓間質幹細胞(MSCs)。藉由細胞的生存能力、分化能力與基因微陣列分析證實紅血球微囊對自體間質幹細胞具高度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資料顯示以紅血球微囊為細胞內傳遞工具於生物醫學應用具有潛力。以下概述黃博士之發明。〈更多內容〉
《文:編輯中心陳筱蕾整理;資料來源/審校:奈米醫學研究中心黃東明副研究員》
戴奧辛年會的議題一般是囊括了所有含鹵素(如氟、氯、溴等)的有機污染物質,特別是針對持久性的有機污染物,因其高度的親脂性與長期的蓄積性而備受關注,會中並探討其生成、降低排放的技術、質譜儀量測方法、健康效應、作用機轉、風險評估等,集結了工程學、化學、流行病學、毒理學、細胞生物學、健康風險評估等專家們,相互切磋與汲取新知。另有世界衛生組織等單位共同商討如何能逐步降低此類污染物對人類、生態及環境的危害。這一類污染物是分布於全球的,只要有工業、焚化爐等就會持續產生,並經由水域等食物鏈轉運,而由於人類位於食物鏈的頂端,因此極易得到並蓄積在體內,而有生物性濃縮效果,影響自身及下一代的健康。
筆者於9月12日赴美國德州(San Antonio, Texas, U.S.A.)參加了睽違兩年的第30屆戴奧辛年會,許多的議題都有長足的進展。今年的主題有五大類:分別為化學分析(Analytical)、暴露來源及傳輸(Sources, Fate and Transpor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人體暴露(Human Exposure)、毒理學及健康效應(Toxicology and Health),以及風險管理與清除(Risk, Regulations and Clean Up)。會議舉行5天,每天均有上述議題的五場平行討論會,約有200個口頭和350張海報展示,至少近千人參加。〈更多內容〉
《文/圖: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組王淑麗研究員;圖說:Trude Bennett教授(右)邀筆者(左)參與越南戴奧辛暴露的新生兒異常及其預防之相關研究;編輯中心趙孝茜整理》
ㄧ個化學家的強力工具
對具有複雜結構的化學品之需求越來越高,人類需要新的藥物來治療癌症或阻止致命病毒在人體內的毀滅性破壞,電子產業正在尋找能放光的化學物質,農業則需要能保護作物的化學物質。201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賞給了一項工具,它以非常有效率的方式增進了化學家的能力,來滿足上述的需求,這項工具就是:鈀催化的交叉偶合反應。
在1980年代末期,在加勒比海的潛水夫取得了一種名為 Discodermia dissoluta 的海綿,那是一種在33公尺的深處所找到的一種沒有眼睛、嘴巴、胃和骨頭的小生物。頭一眼看去,它很原始,但由於無法躲避敵人,使得 Discodermia dissoluta 以及其他的海綿精通了化學,它們具有令人稱奇的能力去製造巨大且複雜的化學分子,這些分子具有毒性而能讓它們避免其他的生物掠食。
研究者發現許多這類的毒物具有醫療效果,它們可作為抗生素、抗病毒或消炎的藥物。例如初期的一些測試顯示,由 Discodermia dissoluta 分離出的 discodermolide 有機會在未來成為一個化療的藥物,在它許多的性質中,包括了在試管中可以阻止癌細胞的增生。〈更多內容〉
《文/圖:台灣大學化學系蔡蘊明教授譯;本文轉載自 http://www.ch.ntu.edu.tw/nobel/nobel99.htm》
選用合適的醫療設備的過程相當複雜,需要一個基於理性、實證、和評估醫療需求優先性的透明程序。選用不當將導致不適當的使用、或者是不使用醫療設備、甚至浪費資源。世界衛生組織(WHO)鑑於醫療器材對於提供健康照護及改善個人與群體健康之重要性,與荷蘭衛生、福利與運動部(Ministerie van Volksgezondheid, Welzijn en Sport)共同合作執行「優先醫療器材計畫(Priority Medical Devices, PMD Project)」,並於今年10月出版「醫療器材:如何管控使用,降低匹配不當」報告。
WHO該項報告的策略目標之一即是確保改進醫療器材的可及性(容易接近與否)、品質與利用率,可以想像的是,少了醫療器材,醫療診斷、處置都將無法執行。隨著科技不斷地創新,新興醫療器材也日新月異,結合完整的健康照護計畫才能符合公共衛生之需,包括:預防、臨床照護(調查、診斷、處理與管理、後續追蹤與康復)以及可得到的適當地健康照護等;因此,除了關注於新穎性的醫療器材,也需要建構出改善全球可利用適當地醫療器材的議事表,內容涵蓋4個A:可獲性(availability)、可及性(accessibility)、適當性(appropriateness)與可負擔性(affordability),以增進人類健康。〈更多內容〉
《文:編輯中心陳筱蕾;圖: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封面》
本院2010年8月各研究單位所發表的最新著作共有48篇期刊論文(詳附件清單)。
清單內之論文依研究單位筆劃分類,有興趣之讀者可從相關論文之出版平台取得全文,或本院網際網路首頁「本院簡介」之「機構典藏系統」下瀏覽相關內容。
《文/圖:編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