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與藥物研究所伍素瑩博士自2011年7月1日起升等為專任研究員。
伍素瑩博士畢業於台灣大學化學系,於英國愛丁堡大學取得結構生物學博士學位。2002年加入本院生物技術與藥物研究組(現為生技與藥物研究所),擔任助研究員,於2006年升等為副研究員。
伍博士為傑出的結構生物學家,主要進行structure-based drug discovery、protein crystallography、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及protein chemistry之研究。於2009年獲本院「98年度國衛院年輕學者學術成就獎」,更於2010年榮獲第三屆「台灣女科學家新秀獎」。〈更多內容〉
《文:編輯中心整理;圖:伍素瑩博士》
為推廣均衡的健康飲食觀念,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參考先進國家之飲食指標建議,並依據我國2005~200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檢討修正「國民飲食指標」及「每日飲食指南」。
「國民飲食指標」包括12項原則:除持續宣導的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及少油炸、少脂肪、少醃漬、多喝開水外,特別強調應避免含糖飲料及每日最好至少攝取1/3全穀食物。同時也提醒國人要注意來源標示,衛生安全才能吃。
此12項原則為:
《文:資料轉載自行政院衛生署焦點新聞(2011/07/06 18:10:53);圖:2011年每日飲食指南》
老人虐待是指老人(年齡超過60歲以上)的身體、精神、財務上受到不當之損傷或剝奪,或者忽略其需要。老人虐待問題的嚴重程度及其規模尚未有適當的定義,但估計在WHO歐洲地區,每年至少有400萬的老人有受虐經驗。隨著人口老化,受虐的老人很可能增加,而這也突顯出有必要採取行動以制止潛在受虐情形的增加。
老人虐待影響精神上與生理上的健康,若不加以制止,還會導致生活品質不佳且降低存活率,實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此外,防止老人受虐不僅是人權也是社會連帶(social solidarity)的議題;然而,很可能因為對老人的歧視而使得社會維護老年人權利的責任轉成消極態度,甚而帶有成見。為了克服這個問題,需要加強跨世代的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並落實公共衛生預防計畫,以面對此挑戰。〈更多內容〉
《文:編輯中心陳筱蕾編譯;圖:出版品封面》
講題:整合分析
主講人: 陳振宇特聘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認知科學研究所
演講語言:中文
影片長度:100分鐘
主講人介紹:陳振宇特聘教授為語言與認知科學家,特別關注文明所建構出來的人造環境如何改變人的認知特性,也關心如何使認知特性融入設計與科技。陳教授於1981年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進修,獲實驗心理學博士。畢業後曾任職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及美國紐約州心理衛生及精神醫學中心。1992年返國後任教於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自2003年起任教於國立成功大學,在擔任社會科學院院長期間成立了認知科學研究所與心理系。
陳教授認為科技對人們生活有全面性的影響,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也改變了人們對環境、事物認知的方式,因此透過對現代科技的檢視、對未來生活的想像,表達對未來生活的期待。陳教授對整合分析也有其獨到的看法。此次由本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醫療保健研究組邀請陳教授前來本院分享多年研究成果與心得。歡迎線上觀看。
時間: 2011年7月7日(星期四)10:00 -- 12:00
地點:國家衛生研究院竹南院區行政大樓第六會議室
主辦單位: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醫療保健研究組
《文/影音整理:編輯中心陳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