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9 期 2012-01-31

院務紀事
「勞工健康保護規則」之健康管理分級概述
Labor Safety and Health Act

勞工健康保護規則(以下簡稱本規則)於1976年2月16日發布施行,實施迄今已逾30年,歷經8次修正;鑑於近年來產業結構改變,產業型態由傳統產業轉為高科技與服務業為主。工作場所除傳統的職業危害外,勞工亦面臨績效壓力、工時過長、輪班、心理壓力等健康危害,為因應過勞、肌肉骨骼等新興職業病之增加,亟待強化勞工健康保護。

為健全醫護人員從事勞工健康服務之制度,提升我國勞工健康照護率,落實職業病預防、健康檢查、健康分級管理、配工、選工及健康促進之工作,經勞委會召開多次職業醫學、職業衛生專家與相關行政機關、檢查機構、勞資雙方團體等協商會議,於2011年1月21日更新修正完成本規則並公告。其中有關雇主使勞工從事特別危害健康作業(註一)時,應建立健康管理資料,並依規定分4級實施健康管理,後續應採取必要之健康指導、追蹤檢查、調換工作等措施。各級健康管理依本規則第14條說明如下:〈更多內容〉
《文/圖:環境暨職業安全衛生室》

出版資訊
鼻咽癌臨床診療指引
New book -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asopharyngeal cancer

本院癌症研究所台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TCOG)於近日出版「鼻咽癌臨床診療指引」新書。癌症自1982年起已躍居國內十大死因之首,本院TCOG集合國內重要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網羅癌症相關領域專家,依不同癌症陸續出版共識手冊,藉由共識手冊的內容,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正確的指引使其有所參考。

鼻咽癌是南方華人特別盛行的腫瘤,根據衛生署的資料顯示,1981年時鼻咽癌為癌症死亡原因第9位,死亡人數為每10萬人有504人;至2001年時已降至癌症死亡原因第13位,死亡人數為每10萬人有820人;至2009年時則為癌症死亡原因第15位,死亡人數為每10萬人有674人。台灣頭頸部惡性腫瘤中,鼻咽癌的發生率僅次於口腔癌,這些年來由於各領域專家的努力,使得台灣鼻咽癌的治療與研究相關論文,在國際間獲致極高的評價。

鼻咽癌的治療需要結合不同科別的專家共同參與,目前較具規模的醫院多有頭頸癌團隊的成立,共同討論制定診療指引。2000年本院TCOG出版「鼻咽癌之診斷與治療共識」後,由於近年鼻咽癌的診斷與治療進展頗多,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徵得本院TCOG之同意,於2010年底召集國內診斷與治療鼻咽癌的專家組成編撰小組,歷經多次討論達成共識,完成「鼻咽癌臨床診療指引」。

此指引內容介紹鼻咽癌之流行病學及病因學、病理組織學與分期之外,亦介紹正子(電腦斷層)掃描在鼻咽癌之角色、EB病毒DNA濃度之臨床應用、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副作用及處理、殘留或復發之手術與化學治療等。歡迎有興趣讀者至本院出版品網頁或洽政府出版品統籌展售之國家書店五南圖書購買。
《文:編輯中心陳筱蕾整理;圖:癌症研究所TCOG蒲冠君》

人事動態
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林聖光助研究員升等為副研究員
Dr. Shangkung Lin of the Institute of Cellular and System Medicine has been promoted to Associate Investigator

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林聖光博士於2012年1月起升等為副研究員。

林聖光博士於1986年畢業於台北醫學院藥學系,1997年取得美國馬里蘭大學毒理學博士學位。隨後至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之老年醫學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服務,並於2000年榮獲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優良研究獎。林聖光博士於2004年獲聘為本院老年醫學研究組(2008年整合為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林博士實驗室的研究主題包括探討肺腺癌細胞形成轉移能力以及骨髓間質幹細胞造成骨骼老化之分子機制。於前項課題中,林博士實驗團隊發現多嘧啶序列結合蛋白(polypyrimidine tract-binding protein, PTB)可經由調控HIF-1alpha mRNA穩定性,進而調控肺腺癌細胞的轉移能力。於後項課題中,經由比對骨髓間質幹細胞(取自老、中、青年齡層骨髓捐贈者)之基因表現,林博士實驗團隊發現數個與老化相關的候選基因,該候選基因可能在調控幹細胞生長及系統分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林博士至今已於國際知名期刊發表20篇論文。
《文:編輯中心整理;圖:林聖光博士》

健康知識
乳腺癌基因解碼--基因檢測有希望讓一些早期乳腺癌患者免除放射治療
Decoding Breast Cancer--A gene test lets some patients with early tumors skip radiation

癌症患者常說,他們的病痛最困難的部分不在於疾病的診斷,而在於治療,以及他們在治療期間為了達到痊癒所需要做的種種決定。在聖安東尼奧乳癌研討會議(San Antonio Breast Cancer Conference)中,研究人員報告一種基因檢測可能可以讓許多乳腺癌患者免除不必要的放射治療,對這些婦女而言,這將是一項好消息。

美國每年約有6萬名婦女診斷出罹患乳腺導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 in situa,簡稱 DCIS),這是從乳腺導管開始的乳腺癌早期形式(而上述基因檢測則有希望運用於該疾病的檢測)。這些腫瘤從來沒有離開過乳腺導管道,而另一些則侵略擴散到其他組織。目前為止,醫生還沒有可靠的方法來區分這兩種類型的乳腺癌;所以,大多數乳癌患者為了安全起見,仍選擇移除手術加上放射治療,即使具有潛在毒性的放射治療只有益於15%到30%的患者。〈更多內容〉
《文:編輯中心陳麗秋譯;圖:聖安東尼奧乳癌研討會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