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2011年6月,本院感染症及疫苗研究所(感疫所)cGMP先導工廠決定承接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疾管局)昆陽疫苗中心的卡介苗及4種抗蛇毒血清的製造任務,在副署長林奏延的指示下,2012年2月29日疾管局、食品藥物管理局、本院相關主管及負責同仁舉行第一次工作會報,由疾管局張峰義局長主持,討論後續相關議題。
鑑於本院屬研究單位,而非單純的製造公司,因此決定強化本院感症所在結核病(TB)及卡介苗與蛇毒蛋白的學術研究,期能改善現有的Tokyo 172株卡介苗效用及改善蛇毒血清的製造。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Pasteur Institute)的結核病研究一直居領先地位,也是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 BCG)的發源地,而法國巴黎的自然科學博物館是全世界毒蛇收集的重鎮,此館的Nicolas Vidal曾於自然科學期刊(Nature 2006; 439:584-588)發表論文「Early evolution of the venom system in lizards and snakes」;因此,我們決定前往法國巴黎取經,以增強這方面的研究並改善BCG及抗蛇毒血清的製造。〈更多內容〉
《文/圖: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宋旺洲助研究員、杜鴻運助研究員、莊再成主任、蘇益仁所長》
黃崑巖教授與國衛院有著深厚的關係,從建院計畫的設計到執行,從院徽構思到TMAC,黃教授的人文素養與智慧,構成國衛院成長歷程中的重要元素。本人雖未恭逢其時,但當時我已擔任國衛院諮詢委員,從同仁之敘述,亦得知一二。
建院計畫打造百年之家(1999 – 2004)
黃教授於1999年3月1日加入國衛院,為臨床研究組研究員兼副組主任。研究工作之外,黃教授在國衛院建院計畫與當時的于重元主任秘書共同擔任建築委員會協同召集人(co-chair),而黃教授從竹南院區的整體規劃(Master Plan百年藍圖)到竹南院區建院(發包文件準備、發包會議、施工、每周兩次工地視察、上樑典禮、完工落成),每次均親自參與,未曾缺席;黃教授盡心盡力地付出可用「鞠躬盡瘁」加以形容。〈更多內容〉
《國家衛生研究院伍焜玉院長》
鍾仁華博士自2012年2月1日起擔任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研究組專任副研究員。
鍾仁華博士於2006年取得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生物資訊及副主修統計博士學位。在攻讀博士期間,鍾博士獲得了北卡州大研究生工業訓練奬學金,而能到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從事阿茲海默症的研究,也跟隨當時在杜克大學Eden Martin教授進行遺傳統計方法的開發。畢業前所發展出獨特的家族資料的性染色體統計方法(X-APL)也被該領域的頂尖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接受。
鍾博士於2006年底畢業後,繼續在杜克大學跟隨Elizabeth Hauser教授從事博士後研究,研究期間把原本應用在連鎖分析(linkage analysis)上的ordered subset analysis方法延伸到家族的關聯分析上(family-based association analysis)。〈更多內容〉
《文/圖: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
本院2012年2月各研究單位所發表的最新著作共有40篇期刊論文(詳附件清單)。
清單內之論文依研究單位筆劃分類,有興趣之讀者可從相關論文之出版平台取得全文,或本院網際網路首頁「本院簡介」之「機構典藏系統」下瀏覽相關內容。
《文:編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