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蔡亭芬合聘研究員、陳怡帆博士後研究員,以及陽明大學合作團隊共同發表最新研究,證明長壽基因Cisd2在哺乳動物老化過程中若持續表現,可以減緩全身各系統的老化,不但可以延年益壽,還能讓小鼠健康到老。本研究首次提供動物實驗證據,證實Cisd2基因的表現高低直接影響哺乳動物壽命的長短。這個在老化生物醫學的重要發現榮登今年9月15日出版的「人類分子遺傳(Human Molecular Genetics)」封面故事(2012; 21(18): 3956-3968)。
2001年美國哈佛大學曾經分析一百多個長壽的人瑞家族,結果發現在人類第四號染色體的長臂上可能有決定人類長壽與否的基因存在。榮陽團隊則在定序第四號染色體找尋肝癌相關基因的同時,發現一個新穎基因(現命名為Cisd2)就位於這個長壽的染色體區域之內。有趣的是Cisd2在演化上被高度保留,從低等(如果蠅)到高等(如人類)的生物都有這個基因。〈更多內容〉
《文/圖: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蔡亭芬合聘研究員、陳怡帆博士後研究員》
生技與藥物研究所陳新博士自2012年10月1日起升等為專任研究員。
陳新博士畢業於中國天津南開大學生物系。隨後赴美國愛荷華大學深造,並於1994年取得生物化學博士學位。而後,獲得國科會大陸傑出人才博士後學者獎助金,來到台灣,進入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跟隨沈哲鯤院士繼續博士後研究工作。陳新博士於2002年起任職於本院生物技術與藥物研究組(現為生技與藥物研究所),跨入新藥開發與研究領域,在趙宇生所長的引導下,參與蛋白酶藥物研究與發展。同時,陳新博士選定藥物標的物之蛋白酶家族,從事進一步的基礎及轉譯研究工作。2006年升等為副研究員,2007年榮獲「96年度國家衛生研究院年輕學者學術獎」及國科會「96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2項殊榮。〈更多內容〉
《文:編輯中心整理;圖:陳新博士》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世界預防自殺日(9月10日)出版了「自殺防治之公共衛生行動方案」,此為WHO為解決自殺的根本原因所訂定的行動方案計畫,適用於每個國家與社區。自殺是可以預防的,在最有生產力的年齡族群(15-44歲)裡,自殺是排名前3名的死亡原因之一;自殺是15-19歲的年齡族群之第2位死因;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也是自殺的高風險族群。
此文件的目的為協助政府部門發展與施行自殺防治策略提供資源,並協助已啟動自殺防治相關措施的單位有更完整的概念。文件內容借鑑聯合國的指導方針,勾勒國家自殺防治策略大綱,讓大家瞭解預防自殺是集體的責任,必須由政府部門與民間組織率先執行,藉由公共衛生行動方案有效預防自殺。
異於許多其他健康議題,確實有工具可防止因自殺而喪生的悲劇。估計至2020年,自殺約占全球疾病負擔的2%,值得注意的是隱藏於此數字背後的巨大影響,家人的生活與精神健康情形,而特別需要關注的是青少年自殺。對中、低收入國家而言,弱勢族群與地區往往沒有健全的一般健康與精神健康的設施以提供需求,即便有相關的服務也相當稀少且資源不足,甚至不容易有就診或使用的機會。因此,擴大提供適當的服務以及改善尋求幫助是不可或缺的健康與福祉。〈更多內容〉
《文:編輯中心陳筱蕾編譯;圖:出版品封面》
本院2012年8月各研究單位所發表的最新著作共有60篇期刊論文(詳附件清單)。
清單內之論文依研究單位筆畫分類,有興趣之讀者可從相關論文之出版平台取得全文,或本院網際網路首頁「本院簡介」之「機構典藏系統」下瀏覽相關內容。
《文:編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