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細胞的轉移是造成大腸癌病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而表皮間質轉換作用(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出現是代表癌細胞惡性化的表徵之一。筆者實驗室其中一個研究主題為探討prospero homeobox 1(PROX1)在大腸癌細胞表皮間質轉換中所扮演的分子調控機制。PROX1在演化中屬於高度保留性的轉錄因子,它可以調節神經前驅細胞、視網膜前驅細胞、淋巴上皮細胞及肝臟細胞的細胞分化。近期的研究指出PROX1在乳癌、肝癌及血癌中擔任腫瘤抑制基因的角色;另一方面,其在大腸癌、惡性星狀膠質細胞癌及卡波西氏血管內皮細胞癌中卻扮演加速腫瘤生長的腫瘤促進基因的角色。所以研究團隊好奇的是PROX1為何在不同癌症中具有截然不同的功能,且它是透過何種的分子機制去調控大腸癌惡性化表徵的形成。研究團隊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PROX1的確具有促進癌細胞表皮間質轉換的能力,進而造成癌細胞惡性化表徵的出現(圖A)。〈更多內容〉
《文/圖:癌症研究所洪文俊研究員兼副所長》
2003年SARS疫情之後,由此病毒株所引起之人類上呼吸道疾病症候群似乎已經從人群中消失;但2012年又有新的一型冠狀病毒,至少有9人感染並造成5人死亡。第一確定案例是6月初,一名沙烏地60歲無宿疾的男性,肺炎感染7天後才住院,住院期間曾分離到細菌Acinetobacter、Staphylococcus aureus、Klebsiella pneumoniae,以多種抗生素與抗病毒藥物治療,但肺炎持續惡化並產生急性腎衰竭,在住院10天後死亡。當時採檢做病毒培養確實造成細胞病變(cytopathic effects),但檢驗多項已知呼吸道病毒都呈陰性,暗示存有其他「未知病毒」;該病毒培養在做免疫螢光檢驗時,只與病人自己住院多天後的血清呈陽性反應,對該地區2,400個病人的血清皆呈陰性反應,也顯示該「未知病毒」很少感染人。荷蘭的Erasmus Medical Center(EMC)後續以核酸放大與定序等方法檢驗,在試過多種病毒家族的廣泛引子後,只有對「廣泛冠狀病毒(pan-coronavirus RT-PCR)」呈陽性,經定序更長核酸片段並比對後,確認與來自蝙蝠的C lineage Betacoronavirus最接近,命為HCoV-EMC/2012;值得注意的是該Betacoronavirus下,也包含B lineage的2003年SARS冠狀病毒(如附圖)。
9月在卡達一名49歲原本健康男性,因嚴重呼吸道感染與窘迫症狀轉送到倫敦的醫院,住院後產生腎衰竭並須使用人工肺呼吸(ECMO),英國在做了廣泛冠狀病毒RT-PCR陽性與定序後,與第一例的HCoV-EMC/2012在replicase基因有99.5%相同;第二例住院數週後恢復。英國健康保護局為慎重起見,當時曾對第二例的家人與接觸醫護人員追蹤調查,並沒有發現HCoV-EMC/2012陽性的個案。然而第一與第二例隔了兩個多月,查不到共同曝露源,病毒序列高度相似,令人懷疑期間是否有其他感染卻未發病者。世界衛生組織(WHO)與美國等遂派出團隊到中東地區開始流行病學、環境等調查,除了找出可能帶原的動物與危險因子,也想瞭解人傳人或造成流行的機率有多高。〈更多內容〉
《文/圖: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曾凡真助研究員、蘇益仁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自2006年起,本院與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合辦「醫學生物科技學程」,共同培育碩、博士班研究生。該學程強調臨床適切性(clinical relevance)、著重基因診斷(genetic diagnosis)、藥物開發(drug development)、生物資訊(bioinformatics)、分子影像(molecular imaging)等科技之研究發展。自2007年起,為促進雙方的瞭解與合作,每年共同舉辦一次聯合學術研討會,邀集參與學程之師資與學生共聚一堂,進行學術交流。
「2012國家衛生研究院–國立清華大學聯合學術研討會」於2012年11月26日召開,報名人數遠較往年踴躍,共計224人與會。本次會議依「Cancer Biology」、「Infectious Diseases」與「Neural Biology」三項主題邀請雙方共18位老師發表演講。為鼓勵並彰顯對學程學生的重視,本年度提高口頭報告與壁報競賽獲獎獎金額度,並將「學生口頭報告競賽Student Session」安排於上午第一場次。「學生口頭報告競賽」歷經兩階段評選,第一階段從7位報名者中選出4位進行報告,當日評選結果由陳莉菁(博四生,指導老師裘正健研究員)與吳介凱(博五生,指導老師江安世教授)獲特優獎,每人獲頒獎金新台幣15,000元;楊政偉(博六生,指導老師李秀珠副研究員)與劉容慈(博四生,指導老師鄒小蕙助研究員)獲優等獎,每人獲頒獎金新台幣10,000元;,4位並各頒獎牌一座。優秀壁報論文評選在37位同學激烈競爭下由葉育銘(博六生,指導老師王陸海特聘研究員)、林佳樺(博六生,指導老師陳怡榮副研究員)、邱于庭(博二生,指導老師喻秋華副研究員)、陳忠煌(博四生,指導老師林秀芳研究員)、陳禹帆(碩二生,指導老師陳怡榮副研究員)獲選,每人獲頒獎金新台幣6,000元,並頒發獎狀乙紙。
會後進行學程事務圓桌會議及討論餐會,相關建議提供學程學務推動參考,並促使雙方老師合作更為密切。本學術研討會參與的人數年年增加,會議形式經逐年討論也演進為學生一同參與,實質增進雙方瞭解,同時也完整地檢視了學程學生的學習成果。回顧雙方合作迄今已邁入第7個年頭,而聯合學術研討會則為第6次舉辦。秉持坦誠相待,共同追求進步的精神,「醫學生物科技學程」的蓬勃發展已為本院與大學院校的學術合作建立典範。
《文/圖:學發處》
細胞培養研習會
舉辦時間:2012年9月7日(竹南)、9月18日(台南)
主辦單位:國家衛生研究院
1. 細胞品管(I) - 微生物污染檢測與操作【On-line Video】
楊筑婷副研究員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生資中心
2. 細胞品管(II) - 細胞之鑑定與期刊發表新趨勢【On-line Video】
黃效民副主任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生資中心
3. 細胞培養常見問題與回答【On-line Video】
廖麗娟副研究員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生資中心
4. 綜合討論【On-line Video】
黃效民副主任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生資中心
《文/圖:生醫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