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物醫學聯合學術年會(簡稱生醫年會)」是一個與生物醫學相關的重要會議,此年會是由台灣7個學會(中華民國毒物學學會、中國生理學會、中華民國細胞及分子生物學學會、中華民國解剖學學會、中華民國臨床生化學會、台灣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學會與台灣藥理學會)聯合舉辦,每年由其中一個學會輪流主辦。3月23-24日於國防醫學院舉辦第28屆生醫年會並圓滿落幕,今年是由中華民國毒物學學會郭明良理事長與張正琪秘書長帶領該學會人員統籌。兩天的會議包括大會特別演講、各學會特別演講與研討會演講,另有學生、研究助理及博士後演講。難能可貴的是,今年有近千篇的壁報論文,共有二千多位會員與會。〈更多內容〉
《文:羅秀容/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研究員、中華民國細胞及分子生物學學會秘書長;圖:生醫年會網頁》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最近支助的一項研究指出,「不用即作廢」的說法正可套用於腦的功能以防止阿茲海默症。先前的研究已指出,保持心智活躍、運動與社交皆有助於延緩阿茲海默症的發病。
布里根婦女醫院神經疾病中心(Center for Neurologic Diseases,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BWH))Dennis Selkoe醫師及其研究團隊所執行的研究計畫提供了具體的臨床前研究科學實證概念,長時間且經常處於激勵的環境有助於延緩導致阿茲海默症的負面因子,特別在可以時常接觸到新活動的環境。研究成果刊登於今年3月的Neuron期刊電子版。
阿茲海默症發生時,大腦的β澱粉樣蛋白累積並在大腦中形成了「老人斑(senile plaques)」,此種蛋白質的累積會阻止神經細胞在大腦中正確的相互交流,且會逐漸地導致患者喪失記憶、影響注意力、降低理解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進而出現語言和情緒上的障礙。BWH研究人員利用一種野生型小鼠模型進行評估時發現,環境是如何影響阿茲海默症的。〈更多內容〉
《文:編輯中心陳筱蕾整理;圖:NIH Research News 封面》
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出版「全面預防與控制子宮頸癌之指引說明」;包括乳癌、子宮頸癌、卵巢癌等女性癌症是導致數十萬計婦女的死因。子宮頸癌是全球女性常見癌症的第2位,然而,在中、低所得國家的婦女則因為不易獲得篩檢與治療服務造成高死亡率。
高所得國家致力於相關改善計畫以預防並治療子宮頸癌,也已證明利用細胞學檢查(巴氏塗片)以及早發現癌前病變是成功的有效方法;在大多數中、低所得國家則是因為健康照護優先順序的排比、財政不足、衛生系統不佳,以及缺乏訓練有素的照護人力等,都使得子宮頸癌篩檢無法全面涵蓋。
新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解決子宮頸癌問題更完善的方法,也為女性建立更健康的未來。被稱為VIA1替代篩檢技術日益普及,且新的對抗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疫苗有助於進一步預防子宮頸癌。此外,由於接種HPV疫苗的對象為9-13歲的女孩,因此,自童年到成年的生命歷程是有機會預防和控制子宮頸癌的。實施子宮頸癌預防和控制計畫有助於實現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藉由全面的推廣生育健康服務與性行為教育,以改善婦女的健康。〈更多內容〉
《文:編輯中心陳筱蕾編譯整理;圖:出版品封面》
本院2013年2月各研究單位所發表的最新著作共有40篇期刊論文(詳附件清單)。
清單內之論文依研究單位筆畫分類,有興趣之讀者可從相關論文之出版平台取得全文,或本院網際網路首頁「本院簡介」之「機構典藏系統」下瀏覽相關內容。
《文:編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