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9 期 2013-04-10

研究發展
東北亞的維生素D狀況與糧食安全
NHRI researcher evaluates Vitamin D status and food security in North-East Asia

維生素D的功能是透過某些途徑,多效地影響全身器官及系統。藉由陽光中的紫外線刺激皮膚合成及攝取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來自動物或菇菌類中所含的維生素D-3與D-2),皆可取得足量的維生素D;所以,體內維生素D的狀況易受到環境影響。本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醫療保健研究組客座教授Mark L. Wahlqvist檢視並回顧維生素D相關文獻,說明目前東北亞維生素D缺乏的情形。

維生素D的多效性功能
在20世紀初發現,維生素D與孩童佝僂症和成人的軟骨症有關,當時藉由攝食魚類以及魚肝油以防止骨疾病;可是現在,除了魚類數量銳減,再加上人們懼怕因海洋污染物質殘留而減少攝食,使得維生素D進入人體的機會減少。〈更多內容〉
《文:編輯中心陳筱蕾整理;圖:期刊封面》

會議報導
台灣年輕世代愛滋病來勢洶洶 — HIV暴露前與暴露後預防性投藥與年輕族群愛滋病防治國際論壇紀實
Upsurge of HIV infection in the youth, Taiwan -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2013 International Forum on HIV Biomed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Young Population: Roles of Pre- and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台灣2004-2007年爆發之注射藥癮者(injection drug users, IDU)愛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的疫情,在2005-2006年行政院推動針具交換、美沙冬替代療法等明確措施後成功的控制住,顯見當時以實證醫學為本政策立定之效果。但同時愛滋疫情在男男性行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間持續蔓延,2008年後該感染途徑新案年增率曾高達30%;當中25歲以下的年增率為15%,近五年共新增兩千多例,為各年齡中最明顯的。年輕時感染HIV意味著將來更長時間使用抗愛滋病毒藥物(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同時有更長的可傳染期,對個人與國家都是沉重負擔。在非洲已推出年輕世代不再感染愛滋的運動,更何況台灣。如何治療感染者以降低傳播出去的風險,甚至預防性投藥來獲得更大突破,不僅是公衛或研究上重要課題,也關係到國家重要政策之制定。本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回應衛生署與疾病管制局(疾管局)之邀請,強化愛滋相關研究討論及資源投入,故於2013年3月16日與疾管局、成大醫學院等共同舉辦「HIV暴露前與暴露後預防性投藥與年輕族群愛滋病防治國際論壇」。邀請7位國內專家就台灣愛滋目前疫情趨勢及青少年防治上所遭遇到的問題專題演講,並討論可思考的相關政策建議;也特別邀請專門研究以ART作為預防HIV感染的兩位國際知名學者:美國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 Seattle的Dr. Deborah Donnell著重在以ART於異性性伴侶間避免傳染的研究,而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的Dr. Ian McGowan研發最新的抗病毒肛門塗抹劑(rectal microbicide),希望可作為MSM間預防愛滋之新方式。〈更多內容〉
《文/圖: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曾凡真助研究員、蘇益仁所長》

出版資訊
世界衛生組織出版「群眾為對象的兒童肥胖預防策略」
WHO publishes Population-based approaches to childhood obesity prevention

聯合國關於預防和控制非傳染性疾病問題高峰會議的政治宣言與世界衛生組織(WHO)之全球膳食、身體活動與健康策略共同確認「群眾為對象的兒童肥胖預防策略」,以因應持續提高的非傳染性疾病的程度,特別關鍵的議題是兒童肥胖。

近30年來,過重與肥胖的盛行率持續地增加;估計全球過重的兒童(年齡小於18歲)超過1,700萬人,盛行率最高的地區是中高所得國家,低所得國家則最低。然而,幾乎所有國家的過重現象都在上升中,盛行率快速增加的地區是中低所得國家。

過重與肥胖的高盛行率已經嚴重地影響健康,高身體質量指數(BMI)是心血管疾病、第2型糖尿病與許多癌症(例如大腸癌、腎臟癌、食道癌等)的主要危險因子;這些疾病通稱為非傳染性疾病(NCDs),不僅會造成提早死亡,還造成長期的發病率。此外,兒童過重與肥胖不僅會降低生活品質,更可能會被嘲笑、欺凌、排擠等。〈更多內容〉
《文:編輯中心陳筱蕾整理;圖:出版品封面》

健康知識
行政院宣導「節約用水」,積極節水度過枯水期
Executive Yuan advocates for water conservation

每年的11月至隔年的4月是台灣的枯水期,這期間,春雨對北部地區的降水量有不少的貢獻,然而今年春雨不如預期,使得有些地區的水資源供應可能有困難,因此,行政院呼籲民眾節約用水,「有水當思無水之苦」。

環保署與經濟部為推廣節約用水,除了出版節約用水相關出版品,包括家戶節約用水手冊、家庭節約用水技術手冊、機關學校節約用水技術手冊等,以及各類宣導短片與文宣品。

隨時注意生活周遭是否有漏水狀況並即時處理,洗滌水(洗衣水、洗澡水)與回收水(除濕機收集的水)的再利用,都是節水好方法。另外,使用省水器材,以最少的水量達到最高的清潔效果。改變一下生活習慣,人人都可以成為省水達人。

參考資料:
1. 「居家節水手冊」,節約用水資訊網
2. 臺灣地區供水情勢(枯旱預警)通報,經濟部水利署全球資訊網
3. 台灣自來水公司用水宣導網頁
《文:編輯中心陳筱蕾整理;圖:行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