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rora是一種serine/threonine激酶,其作用為調節細胞的有絲分裂進程(mitotic progression)、中心體的形成(centrosome maturation)與紡錘體的裝配(spindle assembly)。Aurora的過度表現與腫瘤生成有密切相關,因此,能抑制Aurora活性的小分子在癌症治療上的應用性已引起相當關注,一些Aurora抑制劑也已用於臨床試驗評估。微管成核作用(microtubule nucleation)在紡錘體裝配過程中扮演關鍵的角色,絲紡錘體需要正確連接著絲粒(kinetochore)才能進行後續的細胞分裂。目前已知微管成核作用需要中心體微管(centrosomal microtubules)和著絲粒微管(kinetochore microtubules)的相互配合1,然而哪些分子參與有絲紡錘體兩端微管成核作用與其機制卻未臻明瞭。本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紀雅惠助研究員與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簡稱生技藥研所)謝興邦研究員、伍素瑩研究員跨所合作,利用生技藥研所研發的2個Aurora A抑制劑作為化學探針(chemical probe)來研究Aurora A與其受質人類肝癌上調蛋白(HURP)間的相互作用,並證明著絲粒和中心體微管成核作用中HURP分別處於磷酸化(HURP-P)和非磷酸化(HURP-U)的狀態,進而調節紡錘體形成。此發現刊登在2013年4月22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 of America)。〈更多內容〉
《文/圖: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謝依霖、紀雅惠助研究員、生技與藥物研究所謝興邦研究員、伍素瑩研究員》
為了全面瞭解中國大陸H7N9禽流感疫情,在歐巴尼(Urbani)基金會許國雄執行長及王美莉專員與中國預防醫學會秘書長蔡紀明的連繫下,包括剛自台大醫院感染科借調的本所感染症組副所長陳宜君教授與筆者一行4人,於5月1日抵達北京。5月2日由預防醫學會邀請中國疫控中心(CDC)首席流病專家楊維中副主任、北京疾病中心感染病地方控制所王全意所長、地壇醫院感染科盧聯合主任等共16人舉行3小時的H7N9疫情會議,針對H7N9的感染源、家禽市場政策、病毒在侯鳥及各類禽類的感染監測、病人的臨床表現、實驗室各項檢查變化、抗病毒藥物治療、病毒學、疫苗研發,以及今冬可能的疫情演變等深入討論,雖然與媒體及文獻上的疫情資料大底相符,但面對面地討論提供了一個H7N9疫情完整的面貌。〈更多內容〉
《文/圖: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蘇益仁所長》
黃東明博士於2002年取得台灣大學醫學院藥理學博士學位,2002至2004年於台灣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期間,主要研究為探討一系列抗癌藥物的開發與藥理作用機轉。2004年起進入本院幹細胞研究中心,主要參與奈米醫學國家型科技計畫項下之「奈米粒子在幹細胞追蹤應用之研究」計畫,於2006年受聘於本院奈米醫學研究中心擔任助研究員,並於2010年升等為副研究員,2011年榮獲「100年度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黃博士自覺在奈米科技領域所具備的基礎及知識,較其他投身奈米醫學研究領域的先進和同儕落後,因此在擔任助研究員之初,除了一方面延續奈米科技與幹細胞的研究並從中找尋新的研究課題,另一方面則是試圖拓展並建立新的研究主題。因此,除了以多(中)孔性矽奈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及結構為球型的「氧化鐵@矽奈米粒子」(氧化鐵為核心,矽為外殼)標定人類骨髓間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黃博士實驗室也於2008年開始以臨床使用之商品化氧化鐵奈米粒子Resovist磁振造影顯影對比劑,進行幹細胞標定的後續實驗,試驗其對幹細胞安全性,並於活體動物中建立動物模式平台。相關奈米粒子在幹細胞顯影應用的研究成果陸續刊登於The FASEB Journal、Nano Letters、Biomaterials、Small、ACS Nano及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等國際期刊;另外,在拓展新的研究主題方面,黃博士實驗室開發出由紅血球微囊(RBC-derived vesicles, RDVs)為奈米載體的新穎性系統以及適體(aptamer)結合之DNA二十面體奈米粒子(DNA icosahedral nanoparticles),相關研究成果也刊登於Nanotechnology、ACS Nano及Nanoscale等國際期刊。
同時,黃博士實驗室也從不同角度切入奈米粒子於生醫應用新策略的研發上,例如:利用幹細胞對腫瘤有尋地自導的能力,結合奈米粒子以及藥物的控制釋放,發展一個可準確傳遞抗癌藥物的系統,以提高藥物對抗腫瘤的標靶特性。
黃博士表示非常榮幸能獲得102年度年輕學者學術成就獎,感謝國衛院和評審委員的肯定及在研究計畫的支持。尤其是進入國衛院,由原先的藥理研究領域跨足到奈米醫學研究範疇,是個很大的挑戰,曾令他對自己在奈米醫學研究的能力及方向上產生疑慮,此獎不僅給予了他極大的榮譽,更獲得了無比的鼓勵。
《文:編輯中心整理;圖/資料來源:學術發展處》
講題:Growth cone guidance receptors regulate mitochondrial dynamics in muscles
via VapB: Implications for ALS
講者:Dr. Hugo J. Bellen
D.V.M., Ph.D.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Houston, Texas, U.S.A.
日期:2013年5月10日(星期五)
時間:10:00 - 11:00
地點: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大樓R1-B1122演講廳
歡迎踴躍參加!
《文/圖:秘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