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王陸海所長實驗室利用小鼠肺轉移模型,成功建立了具有高度轉移性的乳癌細胞IV2。分析IV2細胞與母代MDA-231乳癌細胞的microRNA表現圖譜,本實驗鎖定一個功能未知的microRNA-149進行研究。實驗發現,miR-149可以有效抑制乳癌細胞的體外爬行及侵襲能力。利用小鼠模型,實驗室發現miR-149能有效減少乳癌細胞的肺轉移能力。進一步的機轉性研究指出,miR-149透過負向調控下游標的基因GIT1表現進而抑制乳癌細胞的爬行、侵襲及肺轉移能力。研究也發現,抑制GIT1表現會破壞乳癌細胞的fibronectin-induced focal adhesion signaling,包括FAK和paxillin的磷酸化下降。其中抑制GIT1會造成paxillin和α5β1 integrin的蛋白質降解,最後導致乳癌細胞的focal adhesion complexes瓦解。進一步的臨床檢體分析結果顯示,相較於早期(第一、二期)乳癌檢體,晚期(第三、四期)的乳癌檢體中表現較少的miR-149及較多的GIT1。〈更多內容〉
《文/圖: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詹世萱研究助理》
本院為整合國內醫藥衛生相關研究工作及成果,提升我國醫藥衛生研究水準,即日起公開徵求104年度整合性醫藥衛生科技研究計畫,徵求之研究重點改為強調問題及任務導向,並希冀能與本院院內研究相輔相成,以有效解決國人重要醫藥衛生問題。
整合性醫藥衛生科技研究計畫
* 徵求計畫類型
1. 創新研究計畫(Innovative Research Grant / IRG)
2. 研究發展獎助計畫(Career Development Grant / CDG)
* 研究重點
本年度研究重點概分為8大項,請務必詳閱申請作業手冊所載各大項之研究子題,選擇其中符合之項目撰寫計畫書。若未符合研究重點之申請案,恕不受理。
《文/圖:學術發展處》
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陳逢叡博士自2014年1月起升等為專任副研究員。
陳博士於1999年取得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研究所博士學位,畢業後即至本院臨床研究組(現為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以下簡稱感疫所)服國防工業訓儲役,擔任博士後研究員。2003年申請至英國諾丁漢大學海外培訓一年,2006年獲聘為專任助研究員。
陳博士研究主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與抗藥性機制研究。在致病性研究上,他主要專注於群體感應訊息在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毒性的調控及其臨床應用。在金黃色葡萄球菌中大多數毒素的產生是經由輔助基因調節(accessory gene regulator, agr)系統來調控,此系統能夠感應細菌密度變化的訊息,即所謂的群體感應(quorum sensing)。〈更多內容〉
《文/圖:編輯中心整理》
本院2013年12月各研究單位所發表的最新著作共有37篇期刊論文(詳附件清單)。
清單內之論文依研究單位筆畫分類,有興趣之讀者可從相關論文之出版平台取得全文,或本院網際網路首頁「本院簡介」之「機構典藏系統」下瀏覽相關內容。
《文:編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