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台灣在發展工業的同時,也帶來許多環境汙染的問題,衝擊生態環境與人類的健康,尤其是環境荷爾蒙-壬基酚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近期在國際上引起關注。有鑑於此,本院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環毒中心)與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於2014年10月24日假陽明大學共同舉辦「壬基酚之環境及健康影響論壇」,藉此邀集國內研究壬基酚之先進共同與會,串連並蒐集相關研究資料,進而對政府的環境保護政策提出建言。論壇安排了國內毒管法-壬基酚之管理、從公共衛生與流行病學研究提供建言、從毒理學研究提供建言、從環境流布與環境生態研究提供建言等四大主題,邀請7位專家學者進行演講。〈更多內容〉
《文/審校: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徐如欣研究助理/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林嬪嬪副主任》
本院自2004年底搬遷至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為提升竹苗地區之醫藥衛生學術水準,並帶動園區生技產業之發展,本院與清華大學合作,自95學年度起辦理醫學生物科技碩、博士班學程,雙方合作共同培養生物科技相關人才。本學程之成立除了培訓基礎生物醫學人才之外,亦強調臨床應用性,並著重基因診斷、藥物開發、生物資訊、分子影像等研究發展。
為增進本院與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之交流與合作,自2007年起每年舉辦學術研討會。與會人員以學程學生與雙方師資為主,會議除舉行研究生論文競賽外,另邀請雙方師資擔任講者,促進雙方老師與學生之學習互動、深化彼此間之實質合作與整合、加強人才培育。〈更多內容〉
《文:學務辦公室何書賢;攝影:學術發展處陳冠毓、鄧靜雯、學務辦公室何書賢》
為提高本院於竹南院區內突發性心律不整急救成功率,於竹南院區行政大樓、研究大樓、生物製劑廠等一樓皆設置一台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AED為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不整的儀器,其目的為停止心律亂跳的情況,待心臟停止後再實行心臟按摩恢復心跳。
為使同仁能熟悉AED操作技巧,提升本院友善健康職場環境,環境暨職業安全衛生室(環安衛室)於2014年辦理「心肺復甦術(CPR)與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員工教育訓練」。在講師生動活潑且精彩地講解後,同仁開始實際練習與操作。搶救突發性心跳停止的傷病患,首先要趕快施行心肺復甦術,以利血液持續循環,提供身體重要器官氧氣;與此同時,則需要利用AED使心臟恢復正常跳動。
電極連接到病患身上後,儀器就會開始診斷判讀是否需要啟動電擊。若判讀需要電擊,則儀器會開始充電,充電完畢後,此時操作者會聽到指示聲響,提醒勿碰觸病患的身體,此時操作者即可按下電擊按鈕。電擊後,則還是需要施行CPR,而儀器會再重新判讀患者的心律,以確定是否回復正常或需要再次電擊。
本次教育訓練共辦理8場次,完訓總人數275人,其中行政大樓人員完訓率達80.26%,確實達到訓練、宣導與推廣之效;該項訓練費用由苗栗縣衛生局全額補助。完訓後,本院依據苗栗縣政府來函申請參加「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安心場所」之認證,審查結果通過認證為「AED安心場所」,本院環安衛室江東容主任代表本院於11月13日赴苗栗縣政府參加頒證典禮。
《文:編輯中心陳筱蕾;資料來源 / 圖:環境暨職業安全衛生室》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近日發布了「潛伏結核感染的管理準則」,潛伏結核感染(LTBI)為已受到結核菌感染而無臨床表徵的未發病狀態,影響全世界約1/3人口。受結核菌感染後,終其一生約有10%發病,感染後5年內發病率最高;系統性地檢測與治療高危險潛伏結核感染族群為WHO終結結核病策略的重要項目,藉由預防性治療,是可以避免發病的。
意識到擴大對應潛伏結核感染的重要性,WHO於2014年制訂了潛伏結核感染管理的指導準則,該準則主要針對結核病發病率每10萬人少於100人之高所得或中高所得國家,因這些國家目前具有可用之結核病流行病學資料與資源,故最有可能從中受益。準則的總體目標為提供公共衛生方法的指引,對可能發病的潛伏結核感染高危險群提出實證的檢測、治療與管理。具體目標包括確認並優先列出危險族群以利潛伏結核感染的目標導向介入檢測、治療,並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此準則期望能為各國發展LTBI國家級管理準則提供理論基礎,並結合各國的流行病學資料、該國的衛生保健服務體系,以及國家和地方的決定因素。〈更多內容〉
《文:編輯中心陳筱蕾整理;圖:出版品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