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飲酒逐漸成為普遍的現象,一份涵蓋歐洲35國的報告指出,15至16歲的學生約有90%有飲酒的經驗,估計台灣相對應的比例約有40%。世界衛生組織(WHO)2014年的資料顯示,青少年飲酒比例提升也增加了許多負面的影響,包括無保護措施的性行為、傷害、暴力行為、社會適應不良等,這些都是迫在眉睫的公共衛生議題。根據2004年WHO疾病負擔研究的資料指出,「飲酒」是10至24歲在失能校正人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DALY)的最主要危險因子。為了降低青少年與酒精相關的負面影響,瞭解重要的社會脈絡因素在早期青春期扮演的角色,以預測開始飲酒行為的時期是極為重要的。
同儕與家人已確認是影響未成年人開始與改變飲酒的重要社會因子,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飲酒的經驗可能會影響個人接觸酒類與同儕的選擇,且青少年的社會網絡與其身處的環境,也可能會影響是否在青春期早期開始飲酒,而目前有關社交網絡影響青少年飲酒的研究資料,主要來自西方社會,因此,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也可能存在於社交網絡的形成以及與同儕的交往過程中。〈更多內容〉
《文:編輯中心陳筱蕾整理;審校:神經與精神醫學研究中心陳娟瑜合聘副研究員》
1998年台灣發生首次腸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V71)大流行後,陸續發生數波不同基因型的EV71疫情,引起社會極大關注。為保障國人健康,政府投入相關資源積極發展EV71疫苗。本院疫苗研發中心(現為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因應政府及社會需求,自2007年承接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現為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EV71型疫苗的研發計畫,同時也針對疫苗發展相關的研究進行各項流病、病毒株基因演化、抗原分析及動物模式之建立等,其中發展合適及有效的動物模式驗證疫苗功效為近10年疫苗開發的重大進展。本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周彥宏副研究員團隊建立人類SCARB2基因轉殖鼠作為EV71實驗動物感染模式,以模擬EV71感染途徑,研究手足口病和神經系統病變的治病機制,評估EV71疫苗在動物模式中的免疫保護效力。此技術發表於今年7月23日台灣生技月-生物科技大展系列活動本院之「創新生醫技術招商說明會」。〈更多內容〉
《文:編輯中心整理;圖/資料來源: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劉家齊助研究員、周彥宏副研究員》
本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群健所)為促進知識分享與資訊流通,並方便各界人士認識群健所之研發成果,特以數位典藏結合社群媒體分享概念及跨平台載具功能(PC網頁與手機網頁自動切換功能),規劃建置「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成果典藏館」網站;內容包括:
〈更多內容〉
《文/圖: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
講題:The developing plan of medical devices at ITRC
講者:Jer-Liang Andrew Yeh 葉哲良, Ph.D.
Director General
Instrument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National Applied Research Laboratories
日期:2015年8月27日(星期四)
時間:10:00 - 11:30
地點: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大樓R1-B1122演講廳
歡迎踴躍參加!
《文/圖:秘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