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近幾年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排行首位。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兩種。NSCLC約占所有肺癌患者數的85%以上,主要由腺癌、鱗狀細胞癌、大細胞癌所組成;將近70%的NSCLC患者在診斷時已是晚期或發生腫瘤轉移,而無法接受手術治療。NSCLC患者常表現過量及突變型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而不正常活化的EGFR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 TK)會影響癌細胞內部的訊息傳導,促成肺癌細胞的快速生長分裂、發生轉移及抗藥性,並造成患者的病情迅速惡化。吉非替尼(gefitinib;Iressa®,艾瑞莎)是第一個應用在肺癌「標靶治療」的小分子藥物,屬於EGFR-TK抑制劑(EGFR-TKIs)。臨床研究發現,吉非替尼對突變型的EGFR、亞洲女性或不吸菸的肺癌患者有較佳藥物反應。台灣從2012年吉非替尼已獲准為惡性肺癌患者第一線治療藥物,但是臨床上陸續出現肺癌患者對於吉非替尼的治療效果不佳,或產生抗藥性。〈更多內容〉
《文/圖:癌症研究所邱慶豐獨立博士後研究學者》
生物藥藥物研發與藥動學
利用生物方法生產人類生長激素和胰島素已將近40年。近年來因為重組蛋白技術的成熟,以蛋白質作為治療藥物已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圖一);這些蛋白質產品融合了生物和藥理元素而產生許多抗體衍生物(例如:antibodies、Fabs、scFvs)、抗體藥物複合物(ADC)、原生和非原生的融合治療蛋白質產物(fusions of therapeutic proteins with native and non-native products)和雙特異性抗體治療蛋白融合(bispecific antibodies),這些極具潛力以蛋白質為基礎的藥物,不論在臨床上或疾病治療上均產生極大的影響力。過去15年來,由於對蛋白質藥物治療與藥物動力機轉研究的需求日益增加,不僅建立明確生物藥藥物動力技術,而且也鋪成許多理論性設計的新型療法。今日,超過40種單株抗體藥物與可結晶區(fragment crystallizable region, Fc)融合治療藥物在美國銷售,並有超過四百多種生物藥在臨床開發階段,並評估其治療各種疾病的可能性,包括癌症、免疫功能不全和傳染性疾病。然而,儘管有一些正向的結果,卻只有約12%生物藥通過臨床試驗並進入市場;造成如此高的淘汰率有幾項因素,其中,生物藥缺乏療效往往被認定為主要原因。然而要達到最優化效能要求,最重要的就是是否能夠傳遞足夠有效藥物濃度於標的器官。〈更多內容〉
《文/圖:生技與藥物研究所葉燈光副研究員、石全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本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許佳賢博士自2016年4月1日起升等為副研究員。
許博士於2006年取得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學位後,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麻州總醫院及波士頓薛里納兒童醫院(Shriners Hospitals for Children)進行博士後研究,2009年加入本院醫學工程研究組(現為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擔任助研究員。
許博士研究領域為微流生醫晶片(microfluidic biochips)技術與細胞相關之生物與醫學應用。許博士研究團隊利用微流與生醫微機電技術(BioMEMS)發展一項新穎的癌細胞遷移實驗晶片,藉由微流晶片之精密實驗控制與極少量樣本試劑需求等特點,有效地增加相關實驗之效率以及降低實驗成本。〈更多內容〉
《文/圖:編輯中心整理》
本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去年首度開辦暑期貴儀教育訓練班,廣受好評,「2016年暑期貴儀教育訓練班」訂於2016年7月7日(週四)舉行,即日起接受報名,額滿為止。
課程訊息、報名方式、收費標準及線上報名請至:http://ibenenroll.nhri.org.tw
課程諮詢可email至ibenservice@nhri.org.tw,或洽陳先生: (037)246166#38134。
【課程表】
《文/圖: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