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 期 2005-06-13

院務紀事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公開徵求院長

一、行政院衛生署籌設之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其設置條例為立法院通過、總統明令公布,並於八十五年元旦正式成立。現任吳成文院長將於九十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任期屆滿,自即日起公開徵求新院長候選人。

二、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以提昇我國醫藥衛生研究、增進國人健康福祉為目的。其業務範圍包括協調及整合國內各醫藥衛生研究機構之研究工作、研究當前重要疾病、研究醫藥衛生政策及預防保健制度、推廣醫藥衛生新產品與新技術之研究及其成果等項。

三、院長由董事會聘任,受董事會之監督綜理院務,並由董事會授權對外代表本院。院長候選人應具備下列各項條件:
(一)認同本院宗旨與研究精神,並對國內科學研究發展有一定程度之瞭解且具有優秀之行政及領導能力。
(二)具有卓越之學術成就及聲望。
(三)有高尚之品德及操守。
(四)處事公正能超越黨派及個人利益。

四、本院董事會已設院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院長遴選事宜。有意申請或提名者,請檢附學經歷、著作表與五件代表性論文抽印本,及三位推薦人之姓名、地址、電話、傳真號碼與E-mail,送達
台北市南港區115園區街3號10樓
國家衛生研究院台北辦事處
傳真:02-2655-8768、E-mail: cjy@nhri.org.tw
並請在信封上註明「申請(或提名)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提名人應在提名前徵得被提名人之同意。

五、遴選將於本年(九十四年)八月一日開始進行審查作業。
《文:公開徵求院長公告;攝影:何書賢》

研究發展
尖端基因體醫學研究,累積我國研究實力,捍衛人類健康

策略化思考研究方向
過去數年來,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組運用先進基因科技,研究台灣盛行的疾病及致病的分子機制。目的在於針對國人常見疾病,提供更好的檢驗與治療方法,也因應二十一世紀台灣社會的變遷,加速台灣生物科技產業發展。

肝癌基因體醫學研究,建立黃種人基因體定位
將近70%之肝癌病患,在第四對染色體長臂上發生對偶缺失,顯示這染色體區間,可能有與肝癌形成密切相關的抑癌基因。分基組運用微衛星標記,完成 149例肝癌對偶缺失的分析,界定最小共同缺失區間定位。進一步在肝癌基因體定出33個最小缺失區域,縮小了抑癌基因存在的位置。

在肝致癌基因上,發現7個基因在肝癌有高度表現,且從超過1300微衛星標竿中,建立一套適合黃種人基因體定位的10 cM微衛星標竿組,其heterozygosity 的最低值為0.7。這項研究成果,已向美國及台灣申請專利。

分基組的研究方向,有其重點。在研究台灣重要的疾病方面,如:肝癌基因體醫學研究,肺癌基因體醫學研究等;在展現我國於基因體醫學研究的實力上,有細菌基因體研究、參與國際黑猩猩定序團隊等。

肺癌基因體醫學研究,臨床意義廣受學界重視
使用微衛星標記,調查台灣72對「非小細胞肺癌」染色體區域的配體缺失,定出36個頻繁的LOH (loss of heterozygosity )區域,此外亦定位42個最小缺失區域,其中4個最小缺失區域,與肺腺癌病人存活相關。

分基組與長庚醫院合作,從事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和肺癌相關性的研究,完成手術切除肺癌組織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的序列分析,發現高達 39%的腫瘤,具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突變,其中肺腺癌的突變率高達55%,和西方人顯著不同。此外,亦針對16名已接受Gefitinib治療的肺癌病人,進行肺癌組織分析,直接證實此基因突變和Gefitinib療效的相關性。此一發現具有重要臨床意義,受到學術界廣泛重視。

本研究透過尖端的基因體科技,瞭解肺癌的致病因素,作為治療的最佳依據,同時防微杜漸,甚而避免無謂的醫療浪費。

細菌基因體研究,我國首次完成全部基因體定序工作
與陽明大學合作完成創傷弧菌(Vibrio vulnificus)及克雷伯氏桿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全部基因體定序,此項成果為國內首度完成致病細菌基因體的全部定序工作。除了建立台灣學術研究的國際地位外,亦可提昇國內研究團隊在此領域的競爭力。

參與國際合作,以助瞭解人類演化
分基組參與國際定序團隊,共同完成黑猩猩第22號染色體3330萬個鹼基的定序與比較分析,這項成果刊登於知名期刊「自然 (Nature)」。此為世界首次完成精確定序的「非人類」靈長類物種染色體。人類第21號染色體,是最被廣為研究的人類染色體,其帶有唐氏症、阿茲海默症、癲癇症,與急性白血病等相關基因;而黑猩猩第22號染色體則相對於人類第21號染色體。這項研究,將有助於瞭解靈長類演化,為日後研究人類生理及行為特徵形成,提供先驅指標。
《文:蔡世峰;圖:基因體定序片段; 本文轉載自2005/4/22自由時報》

研究發展
台灣研究發現「遺傳性缺血性股骨頭壞死」之基因

國家衛生研究院、榮陽團隊、中央研究院生醫所組成之研究團隊完成遺傳性股骨頭壞死(inherited form of osteonecrosis)之基因定位與選殖,論文發表於2005年6月2日之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股骨頭壞死常發生在三十到五十歲之間。在美國約有三十萬到六十萬的股骨頭壞死病例,而台灣地區亦是青壯年最常見的髖關節疾病。臨床上股骨頭壞死可以分為三大類:(1)外傷性: 由股骨頸骨折所造成; (2)非外傷性: 大部份由酗酒與類固醇的使用所引發; (3)原發性:約有10-15%的病人,沒有明顯的創傷,也沒有相關的疾病會導致此病。股骨頭壞死其症狀為髖關節或膝蓋內側產生劇烈疼痛,使病人跛足、不良於行,喪失工作能力,嚴重的病人則須進行全人工髖關節的置換。依據健保局統計,台灣每年有數千新病例,且在接受全人工髖關節的置換手術的病患中有50% 左右是因股骨頭壞死。股骨頭壞死不僅對病人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亦耗費可觀的社會醫療成本。如何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延遲和去除股骨頭壞死患者對人工關節置換的需求,是治療此病的重要課題。

台北榮總骨折科陳威明主任於台灣本地首先發現二個家族性股骨頭壞死的病例,並與陽明大學、國衛院共同組成研究團隊,由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組組主任蔡世峰教授籌劃染色體定位及基因選殖,歷經二年努力首先定出上述二個家族病例之相關基因位於人類第十二號染色體。後續中研院生醫所團隊亦發現另一家族,並提供臨床資料與檢體,共同完成此一研究工作。此項成果結合四個機構之研究能量,應用基因體科技完成定位選殖(Positional Cloning),找出致病基因,為國內成功之首例。該論文為醫學頂尖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所接受,是台灣基因體醫學研究發展之重要里程碑。

本論文報導,上述三個家族性股骨頭壞死的成員中,所有的患者皆帶有一個位於第二型膠原基因(COL2A1)之外顯子(exon)上,由鳥糞嘌呤(Guanine)核苷轉換為腺嘌呤(Adenine)核苷之基因突變。由於第二型膠原是組成骨骼之主要結構,此突變會影響第二型膠原重要的重複序列(Gly-X-Y),產生由甘胺酸(Glycine)轉換為絲胺酸(Serine)之胺基酸變異,從而影響第二型膠原之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有三位帶有基因突變的家族成員,在一開始的問診篩檢中並無症狀,但後來陸續出現腹股溝疼痛等股骨頭壞死之典型症狀,有一位甚至已進展至此病的晚期階段,必須進行人工髖關節的置換。團隊研究顯示基因檢測可以提前找出遺傳性股骨頭壞死之罹患者,並在病情惡化前提供早期治療。

本研究獲得基因體醫學國家型計劃之支持,除了計畫本身獲得補助外,陽明大學及中研院生醫所之核心設施亦扮演重要角色。以本論文發現為基礎,榮陽團隊與國衛院將以第二型膠原基因為標的,進行分子細胞學實驗,建立疾病的動物模式,進一步了解此一常見骨頭疾病的致病機轉。藉由篩檢 COL2A1基因突變,提早診斷出罹患股骨頭壞死的病人,在股骨頭凹陷、坍塌之前及時給予治療,將可減低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需求。
《文:劉郁芬,蔡世峰;圖(中左):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組蔡世峰組主任;攝影:沈世華》

院務紀事
衛生署侯勝茂署長親臨本院參與主管座談

國家衛生研究院董事長,即行政院衛生署侯勝茂署長於五月廿六日親訪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國衛院主管進行座談,並走訪院區建築,探視國衛院同仁工作現況及環境,深入了解國衛院之硬體建設及各單位之研究及業務概況,並與院內主管進行未來研究及院務發展之互動溝通。

署長在與談中特別表示對國衛院研究成果之肯定,並表示未來衛生署與國衛院應建立溝通與合作機制,為國衛院積極爭取經費,以利研究發展。

針對如何使國衛院經費持續增長,衛生署將積極進行之目標包括:加強促進國民健康,期爭取醫藥科技經費佔國家預算之3%,在疾病的預防及醫療部分,如結核病減半、預防自殺、菸害防制及癌症研究經費等,均為當今國民健康之重大問題;此外,結合IT產業,將健康資訊還諸國民,如電子病歷之推廣,也是與民生相關之醫藥衛生課題;另,配合經濟政策,推動生技產業也是未來努力之重要方向。在此同時,積極參與國際活動,與國際醫藥衛生研究接軌並推動國際衛生合作,亦是衛生署與國衛院可共同努力之任務與方向,例如疫苗工廠之設置,未來將成為亞洲國家傳染疾病之重要預防研發中心。

侯勝茂董事長在于重元主任秘書及衛生政策研發中心李明亮主任陪同下,詳細走訪院區環境,除了了解院區建築狀況外,亦關心研究及行政同仁之工作概況及各項軟硬體設備。而於座談中與會主管深覺國衛院與衛生署應多加溝通,建立定期協商機制,雙方互相配合,不僅為爭取國衛院之經費得以穩定成長,投注於國內之醫藥衛生研究及落實於政策之推動,並解決國人健康問題,更需加強公共宣傳之重要性,使國民健康資訊得以適當傳播及運用、政策得以落實推廣,研究亦能發揮其理想功效於民生及公眾需求。
《文/攝影:沈世華; 圖:(前排右起)于重元主任秘書、侯勝茂署長、李明亮中心主任》

院務紀事
張俊彥醫師榮獲第十屆台灣癌症聯合學術年會徐千田癌症研究傑出論文獎暨兩項壁報論文獎

由中華放射腫瘤學會、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台灣肺癌學會、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台灣婦科腫瘤醫學會、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中華民國遺傳學學會所聯合主辦的「第十屆台灣癌症聯合學術年會」,於2005年4月30日至5月1日假國防醫學院舉行。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組張俊彥醫師於此年會中大放異彩,以「開發新穎的微小管抑制劑做為新的抗癌藥物」榮獲徐千田癌症研究傑出論文獎的殊榮。

微管蛋白是微小管的主要組成分,亦是許多抗有絲分裂劑的重要標的。目前臨床上使用抗有絲分裂劑治療癌症,但常隨著多藥抗藥蛋白的表達,造成藥物抗性而失去療效,因此開發新藥來克服腫瘤的多藥抗藥性,為臨床上刻不容緩的課題。張俊彥醫師實驗室近年來的研究重點之一,乃致力於新穎微小管抑制劑的研究與開發,希望找到能克服多藥抗藥性並具有潛力的抗癌藥物。根據此任務導向,張醫師的研究團隊目前找到三個新穎的微小管抑制劑,包括一個天然化合物Salvinal,及兩個合成化合物BPR0Y007與BPR0L075。

Salvinal乃由中藥丹參所分離出來,藉由抑制有絲分裂與誘導細胞凋亡來控制腫瘤細胞之生長;BPR0Y007同時扮演DNA 拓樸異構酵素I 與微小管抑制劑等雙重角色,並能藉由增加Fas (CD95/APO-1) 與p53 的表達而快速誘導caspase的活化,進而引起細胞的凋亡;BPR0L075能有效抑制體外或活內的腫瘤細胞生長,藉由使細胞週期停滯在G2/M期進而誘發細胞凋亡,並改變細胞內調控細胞週期或細胞凋亡蛋白。最重要的是,這三個化合物皆不為多藥抗藥蛋白p-gp170/MDR及MRP的受質,故對於各類惡性腫瘤的治療應有極佳的潛力,特別是當癌症病人具有多藥抗藥性也應具有極佳的治療空間。這些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癌瘤/藥理著名期刊,包括Cancer Research、Molecular Pharmacology與Biochemical Pharmacology等。其中,BPR0L075 為目前我們藥物開發團隊中最具潛力之候選藥物,計畫進入第一期臨床試驗。

除了徐千田癌症研究傑出論文獎之外,張醫師於大會中所發表的研究成果,包括「新穎的喜樹鹼衍生物DB-67與順鉑合併使用可加成誘發人類癌瘤細胞之DNA斷裂進而增加細胞毒殺之能力」,與「三氧化二砷與BCNU對人類癌瘤細胞之細胞毒性加成性及其交互作用之機制探討」,亦囊括大會的兩項壁報論文獎。得獎消息傳回院內,同仁們皆與有榮焉。
《文:郭靜娟;攝影:沈世華; 圖:癌症研究組張俊彥研究員級主治醫師》

院務紀事
「94年度國家衛生研究院院外整合性醫藥衛生科技研究計畫優秀資深研究助理獎助」即日起開始接受申請

有鑑於研究計畫下之專任助理研究人員流動率高,不利於實驗室之運作及有效將研究經驗完整的傳承,本院於本(94)年度開始辦理「優秀資深研究助理獎助」,以鼓勵長期堅守工作崗位的第一線研究助理人員,厚植基層研究人力,並期能有拋磚引玉之效,引起國內各界對建立優秀資深研究助理人員留任制度之重視,進而改善國內科技研究的環境,並提昇醫藥衛生研究水準。

即日起,凡院外整合性醫藥衛生科技研究計畫下之研究助理,其學經歷及研究表現符合資格者,可依相關規定備齊申請書及相關文件資料,由計畫執行機構備函送達本院院外研究業務處(台北市南港區115園區街3號10樓)提出申請。收件截止日期為94年6月15日下午5時,逾時概不受理。相關實施要點、說明及申請書格式請參閱本院院外研究業務處全球資訊網 http://www.nhri.org.tw/nhri_org/ex/mainnews.htm,如有任何建議或疑問,請電洽:02-2653-4401轉23309鄭先生、傳真:02-26558768或e-mail:yuchang@nhri.org.tw
《文:鄭毓璋;圖:公告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