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 期 2005-12-09

會議報導
2005 年致病性黴菌研討會

由國家衛生研究院與疾病管制局主辦,謝維詮基金會協辦的2005年致病性黴菌研討會,於11月18日假國家衛生研究院竹南院區舉行。首先由University of Aberdeen的Dr. Frank Odds開啟一天的學術交流,帶給這研討會一個精湛的演講。Dr. Frank Odds強調若只靠單一個致病因子,恐怕是很難完成複雜的步驟而造成感染,因此,他強調了一個概念,黴菌應有不只一個重要致病因子,在它們入侵過程中的不同階段,應有不同相對應的主要致病因子。他同時發現人體免疫細胞對白色念珠菌中不同型態的mannans有不同的受體(receptor)。最後他藉由7個不同基因的序列相似性來將其所收集約500株白色念珠菌加以分類,再針對不同族群的菌(Clade)在動物試驗中檢測它們的致病力,初步結果顯示不同族群有不同因子來調控它們的致病力,他希望能由此法找出一個能預測各種不同因子在造成不同疾病所扮演的角色。

疾病管制局李淑英博士介紹其實驗室近年來所發展的各式分子快速鑑定方法。同時她實驗室以PFGE研究菌株由不同的HIV感染病患分離而得的親源性,結果顯示同一菌株可長期存在於在同一病患。最近李淑英實驗室以Dr. Odds的方法比較台灣白色念珠菌和世界其它地區所分離的菌株的親源性,結果顯示台灣有專屬的菌株,下一步即是探討台灣菌株和世界其它地區所分離的菌株在致病力上的分析。

成功大學張長泉博士的研究是利用rRNA的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在演化上高度保留的特徵,將之應用於黴菌的快速鑑定。目前他實驗室已發展出一個DNA chip來鑑定32屬共64種致病性菌絲型黴菌(Mold),希望以此DNA chip來解決菌絲型黴菌培養不易與生長緩慢的限制,而縮短鑑定時間。藉由測試397不同病株證實此DNA chip的敏感性及專一性分別高達98.3%及98.1%。目前張長泉實驗室正積極設計酵母菌型黴菌(yeast)的DNA chip。

台大醫院陳宜君醫師指出在醫院治療黴菌可分幾個不同階段,分別是預防性的(prophylactic)治療、經驗性的(empirical)治療,及先發性的(pre-emptive)治療,若經培養或病理切片證實,則對病菌進行專一性的(specific)治療。由於在臨床上若能把握治療的黃金時間,是可能提高治療效果的;因此,將來若與李淑英及張長泉博士所正在發展的快速分子鑑定法配合,將可提升醫療品質。另外陳醫師也指出高危險群病患是需要預防性治療,但絕非所有加護病房內的病患都需要接受預防性的治療。重要的是醫師需要有”病患可能是被黴菌感染”的危機意識,提高警覺,及早治療,即可挽救不少因黴菌感染而喪失生命的病患。

國家衛生研究院羅秀容博士報告台灣黴菌抗藥性監測計晝(Taiwan Surveillance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Yeasts)的結果,這是一個針對致病性酵母菌所做的研究。整體而言,念珠菌的分佈及其好發部位在此兩次監測期間並沒有明顯的改變。對amphotericin B有抗藥性的菌株由1999年的0.5% 升為2002年的2.5%,對flconazole有抗藥性的菌株則由1999年的8.4% 明顯地降為2002年的1.9%。不過,她呼籲研究者也不可因此而掉以輕心,因為,Candida glabrata對flconazole有感受性的菌株由1999年的77.6%顯著地降為2002年的49.7%。同時念珠菌對amphotericin B 與fluconazole有共同抗藥性(co-resistance)的問題更是需要密切關注。她也強調持續定期進行台灣黴菌抗藥性的監測計畫不但可充分掌握本土黴菌抗藥性的變遷,亦可早日偵測黴菌抗藥性的問題。

最後由成功大學張珍琦博士及交通大學楊昀良博士以基礎研究的豐碩成果為此研討會畫下句點。張珍琦博士的研究項目是造成皮癬的Trichophyton violaceum的一個奇特現象,稱之為NTS heterogeneity,這現象是因為一個 171 bp的重複序列,以不同套數(copy number)出現而產生;至於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及這NTS heterogeneity在此菌扮演的角色是未來研究方向。楊昀良博士報告他實驗室以比較基因轉錄組(transcriptome)的方式找出在有致病力及無致病力的cph1/cph1 efg1/efg1雙突變白色念珠菌中表現不同的基因。其中一個產生enolase的CaENO1, 其研究證實白色念珠菌和啤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不同,啤酒酵母菌有兩個基因序列產生enolase,彼此有互補的功能。而白色念珠菌卻只有一個基因序列產生enolase,更有趣的是CaENO1也和白色念珠菌型態變化有關。另一個基因是ERG3,楊博士實驗結論認為EFG1不但與致病力有關,它也負向調控ERG3而與抗藥性有關,菌株如何經一個因子而同時調節致病力與抗藥性的訊息傳遞將開展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在國家衛生研究院臨床組蘇益仁組主任的鼓勵下,筆者與疾病管制局李淑英博士合力在2002年成立台灣黴菌研究團隊(Taiwan Mycology Group),進行相關的研究及推廣工作,很高興這幾年來台灣對致病性黴菌研究有興趣的醫師及研究員的人數有增加的趨勢。由台灣大學主辦及許多單位協辦的2006黴菌研討會將在明年五月登場,希望藉由大家的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資訊,使我們更有信心的對抗黴菌感染。
《文:羅秀容;攝影:陳逢叡》

研究發展
兒童及少年之虐待與疏忽

長久以來社會賦予醫師很大的期待,維護民眾的健康福祉是醫師的社會責任,不可諱言,“保護兒童”是醫師的天職,曾幾何時兒童變成人球?兒童及少年虐待議題竟敵不過我們對健保給付議題的關心。

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國內新生兒人數從2000年之後就開始直線下滑,而兒童少年的虐待及疏忽人數卻逐漸攀升,2000年兒、少受虐人數為6,059人, 2004年已增加到7,837人,大約平均每天發現21.5位受虐兒,或每1.1小時就發生一起兒虐案件,而這些都是正式通報的數據,只是冰山的一角,真正發生的案件不知有多少。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規定醫事人員在執行職務時,如果發現兒童少年有遭到身心虐待的情形,應在24小時內向當地主管機關通報。然而,2003年的兒保通報案件中,醫院的通報僅佔正式通報的14%。探究醫事人員低通報率的原因,可能與長期缺乏兒虐防治教育有關,導致對兒虐敏感度較低,面對受虐個案時不知如何分辨及正確處置,或者擔心被施虐者報復而疏於通報。如果醫師發現疑似兒虐個案時能及時通報,再由社政警政單位介入後續處理與追蹤,應該可以防堵許多悲劇的發生。

筆者身為小兒科醫師,於擔任衛生署署長期間對於兒虐議題深感關心,但礙於公務繁重,常無法兼顧各項議題之發展,有心有餘而力不足之遺憾。卸任後,應邀至國家衛生研究院,擔任衛生政策研發中心主任一職,努力推動國家衛生政策之發展。為彌補本人多年心中對於兒虐議題之遺憾,今年5月與本中心副主任郭耿南教授(為小兒骨科醫師),特別邀請旅美兒虐專家翁惠瑛醫師、衛生署長官及台灣兒科醫學會共同規劃小兒科醫師之兒虐辨識的知識與技能,提出「兒童虐待防治策略─醫事人員教材之彙編研議案」計畫,邀請小兒科等臨床醫師及護理人員、社政福利單位、及法律等專家,共同編撰國內第一本有關兒少虐待及疏忽的醫事人員工作手冊,以提供政府及醫院未來規劃兒少虐待防治教育訓練之依據。本手冊內容經32位研議成員共同多次開會討論及撰稿,且邀請各界專家與基層醫事人員參與審稿,終於完成草案修訂,並於10月29日在台大醫學院召開草案說明會,希冀透過說明會廣納各層之建言,作為修訂此草案之參考。

這場為醫事人員籌劃多時的草案說明會,攸關未來他們於臨床實務上可能會面臨的兒虐案的辨識技能及處置等。然而,與會者多為護士及社工,出席的醫師竟寥寥可數。根據工作人員統計該會的公告早已於會議前一個月發出188份公函及755份海報,通知國內各醫院與醫院相關部門(小兒科、急診室等)、各學校相關系所、及相關學會與基金會,但當天會議僅有6位醫師出席,其中也只有4位是小兒科醫師!與其他有學分或牽涉醫療體系權利利益的研討會議相比,出席人數相差甚遠。

保護兒童是醫師為實踐社會責任的承諾。有了這樣的承諾,大眾的健康需求與生命價值賴以付託。近幾年隨著社會快速變遷,健保制度的產生,醫療生態急劇的變化,因此呼籲我們的醫師,應該用更宏觀的視野,深省如何重建承諾,以便善盡社會責任,為兒童的健康尋求最大福祉。
《文/圖:李明亮;本文原投稿刊載於2005/11/11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出版資訊
SEVERAL WORLDS

MONTO HO, SEVERAL WORLDS,
Reminiscences and Reflections of a Chinese-American Physician

Publisher: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Singapore, 2005, 334 pages.
新書介紹:
何曼德院士於1927年出生於中國,父親為駐外使節,因家庭背景及大時代的動亂,先後居住過土耳其、奧地利、德國與美國各國,不僅吸收了父親的世界觀,還立下語言文字的根底,更養成對學問的尊敬與興趣。1997年自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以及公共衛生研究院退休,應國家衛生研究院吳成文院長的邀請,來台組織了「微生物研究諮詢實驗室」,致力於研究台灣抗生素抗藥性問題五年之久,成果卓越。

何院士將其精采的一生,以不同的角度回顧,藉著洗錬的英文、專業的寫作技巧,以類小說手法精采呈現,內容深刻精博。閱讀本書,可一窺一代學術大師風範養成的歷程及其思維,如沐春風。

此書較何院士2002年所著中文版「我的教育,我的醫學之路」廣泛,觀感與科學方面均有新著。此書僅28%譯自中文版;有關此書出版詳細資訊,請參考World Scientific美國匹茲堡大學相關網頁

作者簡介:
何曼德院士為中央研究院第十二屆院士,專長為微生物學、病毒學、感染症及抗生素抗藥性,1954年畢業於哈佛醫學院,於美國匹茲堡大學從事教學研究長達38年(1959-1997),為國際干擾素研究權威,國家衛生研究院創院諮詢委員、臨床研究組首任組主任,現為本院名譽研究員。
《文:丁佳瑜;圖:著作封面》

學術活動
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研究組學術演講--Professor David Siegmund

主講人: Professor David Siegmund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Stanford University, USA
演講主題: Are Complex Methods Helpful in Mapping Complex Traits
時間: 10:00 AM, 12/09/2005
地點: 4th meeting room, B1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NHRI Zhunan Campus
   國衛院竹南院區行政大樓第四會議室(苗栗縣竹南鎮科研路35號)

本演講屬公開性質,歡迎踴躍參加!聯絡人:林介華(037)246-166 ext.36147
《文:張淑如;圖:Professor David Siegmund》

影音節目
國家衛生研究院教育課程系列:神經科學教育課程

會議名稱:國家衛生研究院教育課程系列:神經科學教育課程(三)
舉辦時間:94年9月24至25日
舉辦地點:台大醫學院102及103講堂
主辦單位:國家衛生研究院院外研究業務處

影片一: Multiwire Study of Sensory/Motor Functions
嚴震東教授, 台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
影片二: In Vivo Electrophysiology: Beyond Sensory-Motor Functions
林士傑醫師, Department of Neurobiology, 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影片三: Some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Neurobiological Study of Learning and Memory Processes
梁庚辰教授,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影片四:Basic Functional MRI
陳志宏教授, 台灣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
影片五: Functional Brain Imaging – Applications
謝仁俊教授, 台北榮民總醫院教學研究部
影片六: What We Know about the Brain and Languag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Neurolinguistics
安可思教授, 台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影片七: Panel Discussion(II) 全體主講人

觀看影音節目需要 Windows Media Player 請按此處下載
附註:94年度國家衛生研究院臨床醫師攻讀臨床醫學碩士在職進修專班獲獎名單於上期電子報公佈,獲獎者王嘉齊等十人攻讀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因作業疏失誤植,特此更正致歉。
《文:鄭毓璋;攝影:陳毓君;影音整理:賴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