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4 期 2006-06-15

研究發展
以動物小鼠模式探討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機制

大部份的黴菌是伺機性的,只對免疫系統功能不完全或過度使用抗生素的人會造成病害,因此,黴菌感染在過去並不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由於醫學的進步,使免疫系統功能不完全的病患壽命延長,伺機性黴菌的寄主人數便隨之增加;再加上頻繁地使用各式各樣侵入性的醫療器材,和不適當使用抗生素,使得黴菌感染近年來已成為院內感染的主要病因之一。更甚者,目前使用的抗黴菌藥物不但有不良的副作用,並且已有抗藥性菌株產生。

白色念珠菌不但是最常見的致病黴菌,也是基礎研究上常用的菌株。白色念珠菌可由酵母菌型單一細胞轉變為不分離的菌絲型細胞,這種型態變化的能力與其致病力息息相關。為了有效抑制黴菌感染,我們利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找出白色念珠菌的致病因子。筆者於1997年建構cph1/cph1,efg1/efg1白色念珠菌的雙重突變株,此突變株在血清下不會形成菌絲,也不會殺死小鼠(Lo H. J. et al. 1997. Nonfilamentous C. albicans mutants are avirulent. Cell 90:939)。

為設計及測試更好的抗黴菌藥物,筆者與國立交通大學楊昀良博士協同不同領域的專家,利用小鼠實驗模式來更深入瞭解寄主與白色念珠菌的交互作用,探討cph1/cph1,efg1/efg1白色念珠菌的雙重突變株不會殺死小鼠的可能原因,其結果將於近期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munopathology and Pharmacology發表。

一般而言,要能造成疾病及死亡,病原菌必須入侵寄主、逃避寄主免疫系統的攻擊、存活在寄主體內並進行複製、最後擴散至重要器官而導致疾病或死亡。因為先前用來進行實驗的小鼠具有完整的免疫系統,因此,突變株無致死能力就有幾種可能的解釋:(1)小鼠免疫系統可能將突變株完全殲滅;(2)突變株能逃避小鼠免疫系統的攻擊,而存活在小鼠體內,但卻無法複製;(3)突變株能逃避小鼠免疫系統的攻擊,又可在小鼠體內複製,但是可能無法擴散至重要器官而導致小鼠死亡。此次研究之目的即藉以組織切片的觀察來對可能的原因做進一步探討。

本院實驗動物中心陳炯東主任由小鼠尾巴靜脈注射野生株的白色念珠菌及cph1/cph1,efg1/efg1雙重突變株。注射野生株的六隻小鼠在四天內全數死亡,而注射突變株的小鼠全部存活。此結果和先前的發表一樣,即野生株的白色念珠菌是具有致死能力的,而突變株無致死能力。先前的報導指出在小鼠實驗中,經血液感染的野生株白色念珠菌,最先在感染小鼠的肺臟和肝臟偵測到菌株,然後擴散至整個腎臟,最後,被感染小鼠因腎臟失去功能而死亡(MacCallum and Odds. 2005. Temporal events in the intravenous challenge model for experimental Candida albicans infections in female mice. Mycoses 48:151)。由此看來,突變株能否逃避小鼠免疫系統的攻擊並進行複製是首要問題。我們在計數被感染小鼠左邊腎臟的含菌數時,發現突變株不但能逃避小鼠免疫系統的攻擊,而且可以在小鼠體內複製。不過,野生株在被感染的小鼠腎臟中的數目是突變株的十倍(2 x 107CFU/g 對 2 x 106CFU/g)。

然後,進一步由本院臨床研究組蘇益仁組主任及分子基因組黃秀芬醫生協助分析鑑定野生株與突變株對被感染的小鼠腎臟所造成的病理現象,其中發現菌絲型白色念珠菌在被野生株所感染的小鼠的整個腎臟大量且均勻地分佈,造成腎臟顯著的發炎現象,同時腎臟組織也被嚴重地破壞(如圖)。雖然突變株無致死能力,但由組織切片來看,突變株一樣會引起被感染小鼠的免疫反應,造成局部性的發炎現象;而有趣的是,突變株在小鼠的腎臟中亦形成菌絲(如圖)。

雖然突變株在小鼠的腎臟中仍形成菌絲,但它卻不像野生株一樣向外擴散,大部分的突變株細胞只聚集在幾個地方,僅造成局部性的破壞。因此我們的結論如下:形成菌絲本身並不是致死的唯一因子,我們發現突變株不但能逃避小鼠免疫系統的攻擊,又可在小鼠體內複製,但其擴散能力則遠不如野生株來得厲害,因此只能造成局部性的發炎現象,而不像野生株一樣造成器官功能喪失。最近研究顯示,不同菌株會引起寄主不同的免疫反應,如Th1或Th2的反應途徑 (Romani 2004. Immunity to fungal infections. Nat. Rev. Immunol. 4:1)。探討寄主免疫對野生株與突變株的反應將是一個有趣的研究。
《文/圖:羅秀容;圖:小鼠腎臟病理組織切片》

院務紀事
國衛院與國立中興大學簽署學術合作辦法

為執行本院培育人才之重大任務,並促進本院與國立中興大學之教學研究合作與互動,特定於中華民國95年6月6日,假本院竹南院區行政大樓第四會議室,辦理「國立中興大學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學術合作辦法簽署儀式」。

與會之雙方代表包含:國立中興大學蕭校長介夫、薛研發長富盛、獸醫學院張院長天傑、研發處學術組林組長俊良、生科中心楊主任長賢、生醫所陳所長鴻震、生科院陳教授健尉、學術組黃小姐莙淇等八人;及本院梁代理院長賡義、張代理主任秘書憶壽、院內研究業務處梁代理處長春金、張特聘研究員仲明、邱特聘研究員英明、本院教育委員會楊委員重熙、徐委員祖安、陳副研究員炯東、李助研究員秀珠、許助研究員素菁及院長室公共事務組代表、行政處秘書室代表、院內研究業務處代表等十多人。

會中由本院梁代理院長賡義與國立中興大學蕭校長介夫為雙方代表,分別致詞、簽署學術合作辦法及交換禮品。儀式結束後,全體與會人員合影留念,並由本院邱特聘研究員英明暨公共事務組魏騰利先生陪同國立中興大學人員參觀本院各項硬體設施。

本次學術合作辦法之簽署儀式在愉悅與輕鬆的氣氛中順利完成,正式開啟了雙方交流合作的歷史新頁,展望未來,希冀在雙方教研人員、學生及研究計畫的密切互動與合作中,能為國內生物醫藥領域創造豐碩之研發成果並培育優秀人才,更期許雙方迎向雙贏、共榮的新局。
《文:張文正;攝影:何書賢;圖:本院梁賡義代理院長(左),及中興大學蕭介夫校長(右)》

學術活動
技術移轉室學術演講-Dr. David Hammond

主講人:David Hammond, Ph.D. (Executive Director, Plasma Derivatives Department, Holland Laboratory, American Red Cross Blood Services, Inventor of the FIoNA technology)
演講主題:Integration of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and Affinity Chromatography-A Powerful New Platform for Proteomics and Therapeutic Product Discovery
時間:2006年6月16日(星期五) 1:00-3:00 PM
地點:國醫中心7235會議室(台北市內湖區114民權東路六段161號)
《文:劉邦熙;攝影:何書賢》

學術活動
衛生政策研發中心-衛生聯合學術討論會

主席: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 李玉春副教授
主講人:成功大學公衛所 胡淑貞副教授
講題一:台南市健康城市三年成果分享
評論人: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系 劉潔心教授

主講人:國衛院衛生政策研發中心 蔡憶文副研究員
講題二:The impact of cigarette taxation on cigarette consumption in Taiwan: a natural experimental study
評論人:陽明大學社會醫學科 周穎政副教授

時間:95年6月19日(星期一)下午3時30分至5時30分
地點:陽明大學護理館613教室(台北市北投區112石牌立農街二段155號護理館6樓)
本演講屬公開性質,歡迎踴躍參加
如有疑義,請逕洽國家衛生研究院 衛生政策研發中心 吳萃慧小姐
電話:(037) 246-166 轉 36302;傳真:(037) 586-261
《文:吳萃慧;左圖:胡淑貞副教授;右圖:蔡憶文副研究員》

影音節目
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研究組學術演講-Dr. David R.Cox

主講人:Dr. David R.Cox, M.D.,Ph.D.
(PERLEGEN SCIENCES, INC. Chief Scientific Officer)
講題:Common Human DNA Variation and Complex Human Traits: Success Stories
時間:民國95年2月24日 下午2:30至3:30
地點:國衛院竹南院區行政大樓B1第六會議室
主辦單位:國家衛生研究院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研究組
觀看影音節目需要 Windows Media Player 請按此處下載
《文:何書賢;圖:Dr. David R.Cox;影音整理:賴崇文、林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