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2 期 2007-12-21

院務紀事
伍院長應國立聯合大學邀請演講
President Wu was invited to give a speech at National United University's 35th Anniversary

國家衛生研究院伍焜玉院長11月21日下午應國立聯合大學邀請,參加該校三十五週年慶名人系列演講。伍院長以個人求學、研究經歷,勉勵青年學子訓練自我獨立思考能力,秉持追求理想的精神,活到老、學到老。

伍院長演講中逐一回憶在高雄童年成長、中小學教育及負笈北上就讀台大醫學院的點點滴滴,其後赴美、英攻讀碩博士,接受醫師訓練,埋首研究工作的曲折與甘苦。他並分享研究生涯中一頭栽進血栓領域的成就,發現阿司匹靈(aspirin)抑制血小板(platelet)、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功能,以及如何影響環氧化酶(cyclooxygenase)活性及分子調控,於臨床診斷、藥理與治療等臨床醫學帶來重大的影響。

在演講中,伍院長特別強調大學時期是一個人最精華,也是最重要的學習成長關鍵。衡量一個人日後的成就不需要計較是否大學名校出身,而在於是否自我充實、懂得思考。他用5P: Percolate Interests, Pursue Big Dreams, Push to the Limit, Persevere, Promote Young People,期勉學生積極培養、找出自己的興趣,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有了夢想就要不斷鞭策自己、不斷突破,並且不畏橫逆、不怕失敗,成就自己也要造就新的人才。此外,Continuing Self Learning,也就是每個人耳熟能詳的「活到老、學到老」,在當今資訊大爆炸的時代益發顯得重要。伍院長尤以自身經歷說明透過不斷自我學習得能獲得突破、於學術研究上立足一片天地,以此與青年朋友相互勉勵。

最後,他認為作為一位科學家需要有正確的入世觀,以關懷社會為出發點,求真實、務良善,一旦科學脫離了社會與倫理,將對社會與人類造成傷害。他回國在國衛院任職,克盡全力回饋鄉土社會,期待能提高台灣醫學學術地位,並在衛生政策建言及生技產業發展上做出實質的貢獻。

《文/圖:公共事務室提供》

學術交流
國際醫藥衛生學術會議出國報告
Report of Attending Scientific Meeting- Oncogenes and Human Cancer: The Next 25 Years

為了歡慶由人類腫瘤分離出第一個致癌基因至今已二十五年,由Nature雜誌及Centro Nacional de Investigaciones Oncologicas (CNIO)共同統籌,於2007年10月3日至6日在西班牙的馬德里舉行此國際癌症會議。此會議針對目前引起人類癌症發生的分子機轉做最新的報告及交流。受邀的演講者皆是目前在癌症研究領域中相當頂尖的研究團隊的領導人,他們的研究成果可由發表許多重要期刊(Cell, Nature, and Science)論文得到肯定。儘管這些演講者並未直接提出未來的二十五年關於癌症研究及治療的方向,我相信他們的研究方向絕對在未來科學貢獻上是相當重要的。

此會議總共有十二個主題,每天舉辦四個主題且每個主題由四個演講者報告。行程雖緊湊卻是內容豐富。此十二個主題皆是目前癌症研究中最熱門的領域,包括(1) cancer stem cells (2) signaling pathways I (3) signaling pathways II (4) genomic instability and senescence I (5) genomic instability and senescence II (6) modeling cancer (7) tumor microenvironment (8)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9) cancer epigenetics and micro RNAs (10) profiling cancer (11) targeting cancer (12) therapy and resistence. 顯示此十二個主題在未來癌症研究中是相當重要的。我將簡述一些新穎且有趣的發現或新觀念。〈更多內容〉

《文/圖 本院96年度博士後研究學者獎助受獎人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分子醫學中心 佘玉萍博士》

學術交流
國際會議紀實: 戴奧辛年會及環境流行病學會議
2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alogenated Environmental Organic Pollutants and POPs and 19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Epidemiology (ISEE)

戴奧辛年會中所探討的污染物,囊括了所有含鹵素(如氯、溴等)的有機污染物質,特別是持久性的有機污染物,因其在人體內具高度的親脂性、而且半衰期長達7-10年而備受關注,探討內容包括其生成、降低排放的技術、其質譜量測方法、及其健康效應、致病機轉、風險評估等,參與的專家領域含工程學、毒理學、細胞生物學、流行病學、風險評估等,並有世界衛生組織等單位共同商討如何降低此類污染物對人類、生態、及環境的危害,因為只要有工業、有焚化爐等就會產生這一類污染物,而且經由水域等食物鏈轉運,是全球性分佈的,由於人類通常位於食物鏈頂端,所以極易得到並蓄積在體內,影響自身也影響下一代的健康。

我們在今年九月舉行的戴奧辛年會發表了三篇短文,分別為:
一、孕婦戴奧辛、多氯聯苯、及鉛暴露對子代智商的共同影響。〈口頭報告〉
二、多氯聯苯、及類戴奧辛物質可能會引起糖尿病的發生嗎?〈口頭〉
三、戴奧辛增加子宮內膜異位和子宮肌瘤的風險〈與高醫蔡英美醫師合作〉。
此外並參與兩篇報導分別關於:
1.母乳中常用難燃劑(PBDE)濃度與魚貝類食用量的相關性〈屏科大趙浩然副教授發表〉;
2.台灣市售嬰兒配方奶粉的戴奧辛含量〈成大廖寶琦教授發表〉。〈更多內容〉

《文/圖 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組 王淑麗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