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9 期 2009-09-10

會議報導
FIHS會議系列報導(二)- 科學在糧食與健康安全上的角色
The Role of the Sciences in Food & Health Security(Part 2 of FIHS)

本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衛生政策研究組(群健所衛政組)於今年8月2日至5日舉辦「亞太地區糧食、食品與健康安全國際研討會(Food in Health Security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FIHS)」,公開演講的部分除了8月2日在台北福華文教會館的場次之外,8月4日亦於本院竹南院區邀請美國費城(Philadelphia)Drexel University的Dr. Dov Jaron進行演講,講題為「The Role of the Sciences in Food & Health Security」,以下為其演講之內容摘要。

Dr. Jaron以城市環境(urban environment)為例,說明此類環境健康福利的系統性分析趨勢。他表示以城市環境為重點的原因是:(1)目前全世界有超過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世界各地的發展仍以城市模式快速地進行,規模與人口密度都逐漸增加中;(2)城市(特別是開發中國家的城市)所面臨的衛生議題挑戰性較高;(3)城市居民面對多種疾病的健康風險模式不斷變動;(4)在財富逐漸累積之後,對健康福祉的認知不斷改變;(5)城市所衍生的問題較複雜;(6)國際上針對城市環境已提出的科學分析方法較新穎。〈更多內容〉
《文/圖:Dr. Dov Jaron;編輯中心吳萃慧整理;審校:群健所郭耿南代理副所長》

會議報導
本院生物技術與藥物研究組蕭暉議博士後研究員榮獲2009年Eli Lilly Asia Outstanding Graduate Thesis Award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 Dr. Hui-Yi Shiao Wins 2009 Eli Lilly Asia Outstanding Graduate Thesis Award

本院生物技術與藥物研究組(生技藥研組)新到任博士後研究員蕭暉議先生,於2009年6月仍為清華大學化學系博士生時,在生技藥研組謝興邦研究員及清華大學化學系廖俊臣教授共同指導下,以天然物及流感藥物設計與合成成果榮獲2009年Eli Lilly Asia Outstanding Graduate Thesis Award一等論文獎。

此獎項由全球十大製藥企業美國禮來公司(Eli Lily)與美中藥協(Sino-American Pharmaceutical Professionals Association,SAPA)自2009年起共同舉辦,主要表揚在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及藥物設計及藥理學等領域中傑出的博士研究生。
此獲獎論文主要貢獻在新穎合成方法的建立,分成「天然物的全合成以及抗流感藥物的開發(First Total Syntheses of (±)-Annuionone B and (±)-Tanarifuranonol)」及「抗流感藥物的開發(Development of Novel Anti-Influenza Virus Agents)」兩部份。

第一部份為發展合成6-oxa-bicyclo[3.2.1]octane(6-氧-雙環[3.2.1]辛烷)骨架的方法,並且應用於天然物annuionone B與tanarifuranonol的全合成研究。此方法可一次建立4個相對立體化學中心,是目前為止建立這類天然物骨架最有效且最快速的方式。透過此方法的建立,能夠容易地獲得具有相同骨架的天然物與衍生物,更有助於瞭解Annuionone B天然物所具有的結構與生物活性之關係。此研究成果發表於有機化學頂尖國際知名期刊Organic Letters 2008, 10(3): 449-452。〈更多內容〉
《文/圖:蕭暉議博士後研究員;審校:謝興邦研究員》

院務紀事
林嬪嬪研究員受邀擔任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之國際編輯委員會委員
Dr. Pinpin Lin invited to represent Taiwan on the International Editorial Board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EHPM)

本院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組林嬪嬪研究員受「日本衛生學會(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Hygiene)」邀請擔任該學會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EHPM)國際編輯委員會之台灣代表。該學會源自1902年,當時為日本醫學會之分支,重點為「衛生學、細菌學、傳染病學」,其後於1929年以「日本聯合衛生學會」名稱獨立運作,並於1949年更名為「日本衛生學會」。該學會之活動包括社區醫學之臨床實務與預防研究,涵蓋與環境衛生相關之醫學、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基因醫學、物理、社會心理學、化學與其他環境因子等領域,主要研究方向有:傳染病之基礎研究與風險管理,環境毒物之生物效應及其風險預防,與生活形態相關之疾病基礎預防研究。

該學會所發行之英文期刊EHPM以人類健康科學研究為主要特色,期刊收錄一般文獻、短訊、文獻回顧等,由此領域的國際專家組成該期刊之國際編輯委員會,為全世界廣大讀者提供全面性且獨具特色之環境與預防醫學研究論文。EHPM自1996年起每年發行4期,每年所收錄之學術論文逾30篇,而隨著投稿篇數逐年增加,自2002年起每年發行6期,2008年並為PubMed所收錄。

林嬪嬪研究員除受邀擔任該期刊國際編輯委員會唯一台灣之代表外,亦因傑出的學術研究表現,受邀撰寫專業的書籍篇章與教科書,近期完成之Toxicology and Bio-Safety Evaluations Of Quantum Dots專書章節將收錄於由德國出版社Wiley-VCH所出版「Nanotechnologies for the Life Sciences」套書中Semiconductors Materials專冊,內容涵蓋了林博士在奈米研究的主要成果。林博士能擔任該期刊之國際編輯委員會委員不僅本院與有榮焉,更彰顯台灣的環境衛生研究已具有重要國際地位。
《文/圖:編輯中心陳筱蕾整理》

院務紀事
2009 NHRI Research Day優秀論文、壁報論文及優秀研究助理獎勵評選活動紀實
NHRI Announces Recipients of Research Day Awards for Outstanding Research Assistants, Papers and Posters

為鼓勵本院年輕研究人員踴躍發表論文及獎勵優秀研究助理,特於7月20-21日假竹南院區國際會議廳辦理2009 NHRI Research Day,進行優秀論文、壁報論文及優秀研究助理評選活動暨頒獎儀式。本年度投稿之論文共計有132篇,依領域分為基礎醫學、應用醫學、及臨床醫學/公衛3組,獲得單位推薦之研究助理共計有19名。

評選方式乃由院內研究人員組成評選委員會進行評比。
(1) 優秀論文:採三階段審查,第一階段初審分組審查、第二階段複審擇優各領域前10%,共計11名;決選由前8名於Research Day進行口頭報告,競爭傑出及優選獎,其餘給予佳作獎。

(2) 優秀壁報論文:以壁報論文發表者,擇優取各領域前5%。

(3) 優秀研究助理:採二階段審查,第一階段由單位推薦、第二階段於Research Day進行複評。

2009年各獎項獲獎名單如下。〈更多內容〉
《文/圖:學發處蔡雨軒、吳欣蓉;圖:傑出獎獲獎人楊永寧與何英剛副院長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