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5 期 2009-10-23

研究發展
多環芳香烴類受器活化作用與過量表現正調控人類肺腺癌之第九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
NHRI researchers report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ctivation and overexpression upregulate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9 in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s

肺癌為全世界癌症死因之首,過去10年來,全球肺腺癌的發生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且為肺癌中最普遍的類型,然而,其病原學仍然不是很清楚。在腫瘤的微環境裡,上皮細胞、內皮細胞、纖維組織母細胞以及免疫細胞之複雜的交互作用系統對癌症生成是很具關鍵的;腫瘤微環境與前癌細胞的交互作用促使腫瘤生成,許多促炎性細胞激素與生長因子參與細胞與細胞間的交互作用,確認肺腺癌微環境裡的改變有助於預防罹癌策略。

流行病學的資料顯示,暴露某些環境因子,例如戴奧辛(dioxin)、多環芳香烴類物質(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與香菸的煙霧時,會提高罹患肺癌的危險性。本院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組林嬪嬪研究員研究團隊致力於環境暴露因子與肺癌相關之研究多年,該團隊先前的研究顯示,這些物質多是多環芳香烴類受器(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的配基(ligand),而且AhR在肺部上皮細胞中高度表現。Benzo[a]pyrne(BaP)是一種常見的多環芳香烴類物質,也是一種致癌物,存在於香菸的煙霧、摩托車的廢氣、工業廢氣與烹飪油煙中,是肺癌的環境危險因子。〈更多內容〉
《文:編輯中心陳筱蕾整理;審校: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組王建鎧博士後研究員、林嬪嬪研究員》

健康知識
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新聞發佈稿譯文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09

瑞典Karolinska Institute 諾貝爾獎評審團於2009年10月5日的新聞發布:2009生理學或醫學獎由伊麗莎白.布萊克本(Elizabeth H. Blackburn)、卡蘿.格雷德(Carol W. Greider)和傑克.紹斯塔克(Jack W. Szostak)三位學者共同獲得。因為他們發現染色體如何複製和受到保護,「解決生物學上一個重大問題」,讓研究人員更清楚瞭解癌症和老化過程。

摘要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給三位解決生物學上重大問題的科學家,他們研究位於染色體末端的端粒(telomeres)及端粒酶(telomerase),發現染色體在細胞分裂時如何完整複製並受到保護不致耗損而獲此殊榮。

Blackburn 和Szostak發現在端粒裡有一組重複的DNA序列能保護染色體,而Greider與Blackburn則找到製造端粒DNA的酵素:端粒酶;這些發現解釋了染色體如何由端粒保護。若端粒縮短,會導致細胞老化。相反地,若端粒酶很活躍,則可以維持端粒的長度而延緩細胞老化。癌細胞便是如此,我們可以將癌細胞視為長生不老的細胞。而某些特定遺傳疾病,因端粒酶有缺陷而導致細胞受損,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便是授予發現細胞裡此機制的三位科學家,而瞭解細胞這些基本活動的機制也開啟了新的治療方法。〈更多內容〉
《文:編輯中心陳筱蕾譯 / 審校:長庚大學生命科學系周成功教授;圖:摘錄自原文》

會議報導
疫苗製程細胞培養生物反應器操作之經驗分享(一)
NHRI researcher shares experience on cell culture bioreactor operation(Part 1)

本院疫苗研發中心(疫苗中心)與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於2009年8月18日共同主辦「2009疫苗生物製劑製程研討會(BioProcess Forum for Vaccine Industry)」,本院胡勇誌博士亦於研討會中分享疫苗中心在流感疫苗研發製程中使用生物反應器的經驗。

胡博士表示國衛院疫苗中心獲指示進行H5N1及H1N1流感疫苗的研發及生產,為的是提供我國民眾在緊急狀況時使用。疫苗中心選用細胞培養技術來生產H5N1疫苗抗原,目前所生產出來的疫苗已經獲得衛生署核可在台灣進行第一期臨床試驗。有關疫苗生產的相關經驗,以下為重點摘要。〈更多內容〉
《文/圖:胡勇誌博士後研究員演講資料;編輯中心吳萃慧整理;審校:胡勇誌博士》

人事動態
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褚志斌助研究員到職
Dr. Ghih-Pin Chuu has been appointed as Assistant Investigator with the Institute of Cellular and System Medicine

褚志斌博士自2009年9月28日起擔任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專任助研究員。

褚志斌博士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輔系為清大生命科學系。1999年前往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物理系攻讀博士學位, 2000年轉學至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癌症生物研究所(Committee on Cancer Biology)博士班,2005年取得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指導教授為芝加哥大學Ben May Department for Cancer Research之中研院院士廖述宗教授(Dr. Shutsung Liao)。

博士班期間,褚志斌博士主要研究人類攝護腺癌(prostate cancer)從男性荷爾蒙倚賴型(androgen-dependent,AR)惡化為非男性荷爾蒙倚賴型(androgen-independent)的進展(progression)機制,以及男性荷爾蒙受體(androgen receptor)在進展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更多內容〉
《文/圖: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提供;編輯中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