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期 2004-07-09

健康知識
本土病例再現 今夏嚴防登革熱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於五月十三日檢驗確認今年第一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引起民眾與衛生防疫單位高度重視。俗稱「斷骨熱」的登革熱曾於台灣光復前造成全島三次大疫情,經過四十多年沈寂之後,於民國七十年琉球鄉爆發登革熱流行之後,爾後國內各地不定期有登革熱疫情發生。

登革熱是一種是經由病媒蚊傳播病毒的熱帶傳染病,此病媒蚊主要為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前者分佈在嘉義縣布袋以南,後者則遍佈台灣全省,若病媒蚊指數越高,則傳播登革熱的危險性就愈大。

登革熱臨床症狀分為典型登革熱、與登革出血熱兩種。典型登革熱的症狀為頭痛、肌肉疼痛、關節酸痛、背痛、後眼窩痛;出現高燒之後皮膚會有紅疹,由胸部擴散至四肢及臉部,有時會出現搔癢情形,所以非常不舒服,不過典型登革熱危險性較低,其致死率低於1%。

相較之下,登革出血熱就嚴重多了。登革熱依抗原性可分為一、二、三、四型,若一次感染一種登革熱病毒將對該病毒終身免疫,但是若又再次感染其他類型登革熱病毒時,將可能發生登革出血熱。登革出血熱若無適當治療,死亡率可達10%到50%。因之,高死亡率的登革出血熱是熱帶國家每年的防疫重點。

登革出血熱的症狀為發燒、頭痛、肌肉痛、噁心嘔吐,有明顯出血現象,如皮下點狀出血、腸胃道出血、子宮出血、血尿等,此時血壓下降甚至休克。另外,登革出血熱發生出血現象大多是在燒將退、或是燒退後的二十四到四十八小時,家屬應當特別注意,千萬不能延誤就醫。

傳染登革熱的兩種病媒蚊其幼虫主要孳生於清潔的積水容器內,如花瓶、陶甕、水盤、空瓶罐、塑膠與金屬容器、水桶、廢輪胎、冰箱底下的水盤;只要是長期積水且水質清澈的容器,都可能發現幼蟲。防治之道當然是隨時清除家中的積水容器,以及保持家中的乾燥。

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防止被病媒蚊叮到,在戶外活動時,盡量穿淡色長袖衣物,噴塗防蚊藥於皮膚裸露之處,以防患蚊子叮咬。如果被蚊子叮咬而有前述症狀,應儘速就醫,切忌亂服成藥以免危及生命。

民眾若到東南亞旅遊亦需特別留意,回國如有不適,應儘速就醫及通知衛生單位,以免因境外移入而造成疾病流行。
《文:周文祥;攝影:陳麗秋;圖:亞太地區感染症之現況與挑戰學術研討會壁報論文--登革熱病媒蚊;本文轉載自2004/6/30自由時報專欄健康小雷達》

院務紀事
老年醫學次專科醫師訓練計畫開訓

近年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快速增加,五年前只佔總人口比例7.37% ,民國92年增為9.3%,預計民國109年將增加一倍達14%,屆時老人問題將成下一代最重大的問題。因此組成堅強的老年照護團隊已是刻不容緩的事。然而台灣的大醫院沒有完整老年醫學架構,老年醫學人才嚴重缺乏,過去我們所著重的長期照護,鮮少有醫師人力的投入,以致於推展成效事倍而功半。

國家衛生研究院繼感染科醫師及腫瘤專科醫師訓練之後,再次邀請國內外專家為國內醫師進行為期一年的「老年醫學次專科醫師訓練計畫」,以期培養本土化的老年專科醫師。開訓典禮於民國93年7月1日上午假台大醫院舊院區景福館一樓會議室舉行,並邀請行政院衛生署署長陳健仁、國家衛生研究院主任秘書于重元、台大醫院院長李源德、長庚醫院桃園分院院長黃美涓親臨致詞。

這項訓練計畫由國家衛生研究院老年醫學研究組組主任戴東原擔任課程主持人,開訓第一週將邀請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老年醫學專家Harrison Bloom 及Patricia Bloom兩位擁有二十餘年老年醫學專業的教授,進行概括性演講,讓學員對老年醫學有明確的概念。此外,台大神經科主任葉炳強、台大公館院區社區醫療部主任嚴崇
仁、長庚精神科陳景彥醫師、長庚神經科主任呂榮國、國立護理學院社區保健部主任李世代及成大張家銘醫師等十餘位國內老年醫學相關領域的專家於民國93年7月1日至7日在國衛院內湖院區進行的開訓課程中進行講演。

參與此次訓練課程的醫師共八位,分別來自台大、長庚、耕莘、中山、三總等醫院,是國衛院資格審查委員會於十餘位參與公開甄選的醫師中篩選而出,參與的醫師皆為完成三年內科或家庭醫學科住院醫師訓練,並獲所屬教學醫院推薦的優秀醫師。訓練課程將以臨床實務為主,內容包括神經科、精神科、復健科、老年科急性病房、老人長期照護、老年科門診、照會服務及老年醫學相關的學術活動,訓練場所則選定台大醫院、長庚醫院及北護醫院。訓練的後七個月並將邀請五位國外專家,每六週來台二週,以床邊技巧、病例討論、特別演講及各式學術活動等方式,傳授老年醫學臨床處置技巧及知識。

我國老年醫學研究的發展不僅落後歐美、日本甚多,也落後新加坡、香港。國家衛生研究院老年醫學研究組自民國93年8月成立後,為培養優秀老年醫學次專科醫師,提升台灣老人醫療照護水準,積極籌劃「老年醫學次專科醫師訓練課程」。本計畫獲美國紐約西奈山(Mount Sinai)醫學院老年醫學專家 Harrison Bloom 及 Patricia Bloom 兩位教授協助,積極參與規劃,期間來台兩次,實地考察國內醫學中心老年醫學現況並與專家們座談,著手規劃出適合台灣的老年醫學次專科醫師訓練規劃書。

本計畫以訓練老年醫學人才為基石,由國家衛生研究院、台大醫院、長庚醫院及國立台北護理學院附設醫院(北護醫院)共同合作,除了訓練熟習老年醫學的醫師之外,並在上述各醫院建立跨專業整合式老年照護團隊,包含醫師、護士、社工、復健、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精神、神經、藥師等成員。在這一年當中讓所有成員們,在
國內、外專家指導下,參加各種老年醫學有關研討會,並在門診、病房(照顧老人急慢性疾病)、護理之家、以及到老人住家實地照顧,讓學員們熟習各個領域照顧老人的知識、技巧及技術。

老人醫學是一個涵蓋非常廣泛的醫學研究,正如國際老人醫學會所揭櫫,社會、經濟、環境的因素會造成人體生理健康的影響以及壽命的長短,所以社會的制度與秩序應要逐漸適應日漸增多的老年人口,本次老年醫學次專科醫師的訓練是一個開始,期望以所訓練的人才為種子,所實施的訓練為模式,逐步推展到全國,來逐步帶動社會各層面對老人照護的重視,落實照顧老人的醫療工作。
《文:賴瑨萱;攝影:劉傳文;下圖:(左起) 戴東原組主任、Dr. Patricia Bloom、Dr. Harrison Bloom》

人事動態
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組葛應欽組主任述職

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組組主任公開遴選結果揭曉,葛應欽教授以其卓越的基礎與臨床醫學學術成就及豐富的行政經驗,深獲肯定,榮膺組主任一職,並於民國93年7月1日正式述職。

葛應欽教授具醫學士、公共衛生學碩士,醫學博士資格,於民國80年起擔任高雄醫學大學教授,並兼任高醫公衛科主任及職業病科醫師,臨床及學術經歷俱豐,其學術專長領域包括流行病學、醫學遺傳學、環境職業醫學,及公共衛生學等。葛教授過去著述豐碩,在學術成就上有具體貢獻,特別著重台灣本土醫學研究,多年來已發表150餘篇論文著作,自民國75年起針對台灣女性肺癌死亡率及病因研究、82年起對嚼食檳榔及吸煙影響人類致癌之研究,均獲得國際學術界重視。

葛應欽教授自民國92年1月起受聘為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組研究員,葛教授今年更以台灣原住民痛風之遺傳連鎖分析:手足配對連鎖分析及合併傳遞連鎖不平衡檢定研究受到國內外學術界重視,其論文「Complex Segregation and Linkage Analysis of Familial Gout in Taiwanese Aborigines」發表於國際期刊 Arthritis and Rheumatism 50: 242-246, 2004。由葛應欽教授所主持,國衛院與高雄醫學大學合作進行之腫瘤壞死因子基因(TNFα-308)與淋巴毒素基因(LTα-NcoI)對於台灣兒童發生氣喘危險性的交互作用研究,甫於今年二月發表於臨床與實驗過敏國際期刊 (Clinical & Experimental Allergy) ,其主要發現有助於提供氣喘預防及治療之參考。

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組以國內本土重大環境衛生及職業醫學問題為主要研究方向,並深入台灣實際具污染地區進行探勘考,主要研究項目包括永久性有機污染物、重金屬、農藥及工業用毒物對健康的危害;健康影響方面則著重於生殖發育、荷爾蒙干擾、心血管、肺癌等病變之研究探討。深信葛應欽教授以其豐富之研究成果及對台灣本土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問題長期的關注與投入,將帶領環職組研究團隊邁向新的里程,共同為台灣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而努力不懈。
《文:沈世華;攝影:陳伊婷;圖: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組葛應欽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