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期 2004-11-24

健康知識
銀髮生涯健康不是夢

自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人類拜科技昌明之賜,平均壽命延長許多;然而延長的若只是充滿病痛的風燭殘年,而未能享有真正健康的生活,絕非吾人所願,既長壽又健康的生活,才是人類所追求的。台灣自1993年步入老年化社會以後,老年人口比例急遽上升,如何維護、甚或增進老人的健康,已是新世紀我國無可避免的挑戰。

雖然遺傳體質、環境因素以及醫療照護對人類健康均有影響,但近年研究發現,生活形態與健康行為是一個人健康與否最重要之決定因素。因此,要增進老年人的健康,自當倡導銀髮族多從事有益健康的行為。

根據一項利用國民健康局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在民國九十年合作完成之「國民健康訪問調查」資料,以其中年齡65歲以上中老年人為對象,探討吸菸、運動習慣等健康行為的研究發現:有51.4%男性老人與42.2%女性老人完全不運動;其中,年齡小於75歲、女性、教育程度在國中或以上、個人月平均收入在一萬元以上、沒有工作、自覺健康較好、日常生活行動無困難、以及有罹患慢性病的老人較會從事運動。在吸菸方面,男性老人的吸菸率為32.9%,女性老人為2.5%;年齡小於75歲、男性、教育程度愈低、沒有與伴侶同住,以及有工作的老年人,吸菸的可能性較高。

許多人以為,運動要從年輕時開始才有效果,年紀大了再運動效果就差了。事實上,中年以後的運動習慣遠較年輕時更重要,除非持續運動,否則年輕時運動並不能保障中年以後的健康,相反的,如果年輕時很少運動,中年後為了健康常常運動,死亡率可以明顯降低。對老年人而言,作一些散步之類的輕鬆運動,也可以得到明顯的健身效果,每天輕鬆活動,也是增進體能,維護健康的不二法門,值得中老年人參考。

台灣地區老年人口的吸菸問題雖不及青壯年族群嚴重,但鑑於吸菸對個人健康之危害,以及二手菸對周遭親友健康之影響,最根本的方法仍是戒菸。因吸菸行為的成因涉及生理、心理與社交等層面,要成功戒菸,除了吸菸者本身動機之外,專家的協助也很重要。吸菸者本人、家屬或朋友有相關問題可利用全省各地直撥之0800-63-63-63免付費戒菸專線。另一方面,國民健康局也補助醫療院所開辦門診戒菸活動,由專業醫師於民眾就診時提供戒菸治療服務。有關門診戒菸問題可撥打0800-571-571專線洽詢。

銀髮族之健康促進若能配合針對老年人的生活環境、照護環境與醫療環境等研究,從外在環境到個人行為皆能獲致改善,則我國老人健康情形的增進,將指日可待。
《文:許志成;攝影:沈世華;圖:醫療保健政策研究組許志成助研究員;本文原刊載於2004/9/4自由時報保健觀測站》

健康知識
對抗肥胖,拒絕糖尿病

2004年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 ,此次訴求是「對抗肥胖,拒絕糖尿病」,特別針對引發第2型糖尿病的主因之 -- 「肥胖」-- 提出呼籲。

肥胖是目前各國均面臨到的健康威脅,依據「國際肥胖特別小組」(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 Force)的調查資料,全球有將近17億人口正面臨體重過重而引發的健康問題,特別是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肥胖同時也是造成第2型糖尿病的主因之一;依據統計,被診斷出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患者當中,有80%的患者體重過重,而第2型糖尿病在所有的糖尿病例當中,佔了將近90%以上。「世界糖尿病日」是由「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世界衛生組織及其區域衛生與健康組織、特別是糖尿病防制機構與團體,共同推動的年度活動。活動用意在喚起社會大眾對於糖尿病這一文明病症的注意,讓大眾對於體重過重、肥胖以及糖尿病之間的關連有所瞭解,進一步敦促政府、衛教專家加強糖尿病防制的運作。

國內亦面臨這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威脅。依據衛生署統計,糖尿病死亡率近二十年來不斷成長,從1982年每十萬人口10.82人,到2003年的44.38人,增加了4.1倍。不僅如此,糖尿病在2002年列居國人十大死亡原因中的第四位,2003年亦維持不墜。此外,45歲以上糖尿病盛行率11%,也就是每10個人就有一個人罹患此一病症。在今日,肥胖以及第2型糖尿病日趨普遍,並且對各國的國民健康、醫療體系等社會與經濟成本損耗重大,因此肥胖是糖尿病防制必須涵蓋的重點。

個人應維持均衡飲食與適度運動以預防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先從均衡飲食及適度運動著手,來調養個人病情,如果均衡飲食加上運動仍無法改善血糖的狀況,才採用藥物治療。治療糖尿病,必須藉由飲食、運動,和藥物三者間的互相配合,才能達到有效的控制、預防或延緩各種合併症的發生。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有兩本刊物探討兒童青少年肥胖以及身體運動與第二型糖尿病的關連。《身體活動與兒童青少年肥胖》重點在探討身體活動與兒童青少年肥胖症的相關性,該刊物提出改善身體肥胖的身體活動原則,並針對兒童青少年的特性考量,強調應重視兒童青少年持續進行身體活動的配合問題。而《身體活動與第2型糖尿病》的重點在提出,規律運動可有效改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降低凝血作用、增強心肺耐力及提昇生活品質,但要透過運動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應同時考量飲食的限制。進一步的資訊,可參閱這兩本刊物的介紹。

資料來源:
1.國際糖尿病聯盟 The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官方網站
2.《身體活動與兒童青少年肥胖》,出版年月: 2001-08,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行
3.《身體活動與第2型糖尿病》,出版年月: 2001-08,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行
《文:黃蕙嵐/陳麗秋 編譯; 攝影:沈世華》

院務紀事
行政院林逢慶政務委員親臨院區參訪

在國衛院竹南永久院區第一期工程接近尾聲的時刻,行政院政務委員林逢慶及科技顧問組副執行秘書吳政忠、生技辦公室主任林美雪等一行五人,於11月9日下午特地撥冗親臨院區參訪,由本院副院長梁賡義率領院內一級主管20餘人,於竹南院區熱烈歡迎。

林政委對於院區前瞻性的工程設施逐一視察,對於院區將來的功能發揮更加關懷,在主任秘書于重元進行簡報後,林政委特別針對院區規劃的實驗動物中心、臨床研究中心及疫苗中心及育成中心提出相關詢問,希望藉由了解來協助本院進一步發展。

林政委對於國內生物科技發展投注相當大的努力進行協調與整合,期望台灣生醫產業從上游研發、到臨床試驗以致育成產業發展,能快速建立一個成功的模式,以帶動國內生技產業向前邁進,因此對國衛院投注深切的期許,期望國衛院同仁齊聚於竹南永久院區後,能發揮更大的合作精神,不僅創造更優良的研究成果,同時帶動竹南基地相關產業共同成長。
《文: 賴瑨萱; 攝影: 劉傳文; 圖:行政院林逢慶政務委員(右二)》

學術活動
臨床試驗訓練課程

「臨床試驗」是臨床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環,擁有良好的設計及執行臨床試驗的能力也成為有志從事研究工作的臨床醫師們重要的技能,在專科醫師訓練養成的過程中也應該有充分的相關訓練。

此訓練課程由行政院衛生署委託國衛院癌症研究組執行之「新藥早期臨床試驗病房及相關實驗室」與癌症醫學會共同主辦,以年輕腫瘤內科醫師為對象。先期將以腫瘤專科為主進行對臨床試驗研究計畫撰寫之訓練及對目前臨床試驗執行面所常見的困難點做經驗交流。今年八月澳洲與美國癌症研究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AACR)合作,仿照AACR在美國舉辦臨床試驗研究者訓練營的方式舉辦亞太地區第一次的訓練課程,我國也有數位年輕醫師參加。因此,我們也以AACR的訓練模式為範本舉辦以臨床試驗設計為主題的臨床研究訓練課程。一方面讓未參加AACR八月於澳洲舉辦課程之fellow或有興趣的年輕主治醫師有一個完整接觸的機會;同時希望藉此讓年輕醫師在有資深腫瘤科主治醫師指導之下以指定的題目或有興趣的研究題目完成計畫書的撰寫,並選擇其中數個計畫案作為TCOG高度優先推動之研究計畫,當然也讓年輕醫師有交流及互相學習的機會。

訓練課程安排在二個週末進行。國衛院癌症組、台大醫院、林口長庚、高雄長庚、成大醫院、奇美醫院、基隆長庚、高醫、花蓮慈濟、彰基、馬偕、亞東等醫院分別推派醫師參加訓練。第一週於11月12日晚間至14日舉辦,邀請張元吉教授、許駿醫師、楊志新醫師、劉柯俊博士、常慧如醫師、劉仁沛教授、季瑋珠教授、鄭鴻鈞醫師、鮑力恆教授、陳立宗醫師、王正旭醫師做專題演講,並請學員分組討論,學員需於第一週完成protocol撰寫,第二週繳交授課導師繕改。

預定於11月27至28日進行第二週課程,邀請梁賡義院士、林志六醫師、張啟仁教授、盧曉華博士、陳秀宜博士、劉滄梧醫師、孔憲蘭博士做專題演講,並由學員分組報告討論其撰寫之臨床試驗計畫。
《文: 蒲冠君;攝影:蔣秀月,封威蓮;上圖:訓練課程盛況; 下圖:主席台(左起) 張元吉教授、彭汪院士、衛生署藥政處王惠珀處長、劉滄梧醫師 》